一种非对称非平行的多平面式扬声器后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429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非对称非平行的多平面式扬声器后腔,包括后腔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后腔壳体底部并向内凸起的锥体部,所述锥体部上设有向外凸起的曲面结构以及以曲面结构关联延伸的非对称非平行的曲面,所述锥体部用于反射声音向四周扩散;后腔壳体内设有向内凸起且沿周向均布的多个分隔块,多个所述分隔块将所述后腔壳体内腔分隔为多个朝向所述锥体部的消音腔;所述消音腔的竖侧壁均为非垂直于Z轴平面结构;进入后腔壳体的声音经过锥体部上的曲面结构以及关联曲面结构的非对称非平行的曲面后向四周扩散进入到消音腔中,在消音腔的竖侧壁之间来回折射、衍射并衰减,从而实现在消音腔内将多余声波进行消音,减小了声音失真,提升了外放音质。提升了外放音质。提升了外放音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对称非平行的多平面式扬声器后腔


[0001]本技术涉及扬声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对称非平行的多平面式扬声器后腔。

技术介绍

[0002]扬声器中高音区产生的声音除了向外发出外,还有一部分向后腔壳体内部发出,而进入后部的声音经过反射后可能掺杂到向外发出的声音中,从而造成发出的声音呈现异常音和失真的现象,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消音材料对向后发出的声音进行吸收以及减弱,但是由于吸音材料的局限性,仍然有一部分声音会向外掺杂发出,导致整个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不纯粹、不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对称非平行的多平面式扬声器后腔,解决了现有的扬声器中向内部发出的声音不能完全消音而导致向外发出的声音具有杂音和失真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非对称非平行的多平面式扬声器后腔,包括后腔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后腔壳体底部并向内凸起的锥体部,所述锥体部上设有向外凸起的曲面结构以及以曲面结构关联延伸的非对称非平行的曲面,所述锥体部用于反射声音向四周扩散;
[0006]所述后腔壳体内设有向内凸起且沿周向均布的多个分隔块,多个所述分隔块将所述后腔壳体内腔分隔为多个朝向所述锥体部的消音腔;
[0007]所述消音腔的竖侧壁均为非垂直于Z轴平面结构。
[0008]优选的,相邻所述分隔块之间的消音腔内填充有吸声材料。
[0009]优选的,所述后腔壳体底部设有向内凸起的锥体座,所述锥体部设于所述锥体座顶部。
[0010]优选的,所述分隔块的数量为五个,所述消音腔的数量为5个。
[0011]优选的,所述消音腔的宽度从所述锥体部一侧向所述后腔壳体一侧逐渐增加。
[0012]优选的,所述后腔壳体的直径从开口侧向底部逐渐缩小。
[0013]优选的,所述分隔块与所述后腔壳体之间设有环槽;
[0014]所述环槽为台阶结构,所述环槽内填充有吸音棉。
[0015]优选的,所述后腔壳体上设有位于开口侧并沿着周向均布设置的多个安装卡扣。
[0016]优选的,所述安装卡扣的数量为五个,所述安装卡扣的截面形状呈方形,用于与扬声器主体及面板可拆卸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分隔块顶部开设有藏胶孔。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通过在后腔壳体内设置多个分隔会将内腔分隔为多个消音腔,并让消音腔的竖侧
壁均为非垂直于Z轴的平面结构,即为斜面结构,进入后腔壳体的声音经过锥体部上的曲面结构以及关联曲面结构的非对称非平行的曲面后向四周扩散进入到消音腔中,然后在消音腔的竖侧壁之间来回折射、衍射并衰减,从而实现在消音腔内将多余声波进行消音,避免进入内部的声音再次向外发出的情况,整个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中减少了异常音的存在,减小了声音失真,提升了外放音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轴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轴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3中的A出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后腔壳体1、锥体部2、曲面结构3、分隔块4、消音腔5、平面结构6、锥体座7、环槽8、安装卡扣9、藏胶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9]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非对称非平行的多平面式扬声器后腔,包括后腔壳体1以及设于所述后腔壳体1底部并向内凸起的锥体部2,所述锥体部2上设有向外凸起的曲面结构3以及以曲面结构3关联延伸的对称非平行的曲面,所述锥体部2用于反射声音向四周扩散;将整个结构安装在扬声器上后,向内发出的声音进入后腔壳体1后,让声音向四周扩散;同时,在所述后腔壳体1内设有向内凸起且沿周向均布的多个分隔块4,多个所述分隔块4将所述后腔壳体1内腔分隔为多个朝向所述锥体部2的消音腔5;并且所述消音腔5的竖侧壁均为非垂直于Z轴平面结构6,即全部为斜面结构;向四周扩散的声音进入到消音腔5后在内部产生折射、衍射以及衰减的作用,由于消音腔5的竖侧壁均为有斜度的平面结构6,从而使得声音在竖侧壁之间形成不断反射,声波减少发出,经过衰减后的声音衰减到不再具有杂音的情况,减少失真,从而让整个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较为纯粹、干净、避免了内部杂音产生的影响。
[0030]具体的,相邻的所述分隔块4之间的消音腔5中填充有吸声材料,吸声材料可采用常规具有吸音作用的材料,通过分隔块4在声音反射过程中进行吸音,能够加快声音衰减的速度,提高消音效果。
[0031]同时,在后腔壳体1底部设有向内凸起的锥体座7,所述锥体部2设于所述锥体座7顶部,从而能够通过锥体座7内表面的倾斜方向将声音进一步引导至消音腔5内。
[0032]具体的,所述分隔块4的数量为五个,所述消音腔5的数量为5个,形成较为均匀地分布方式,便于声音尽量进入到消音腔5中并提高声音的消音效果。
[0033]并且所述消音腔5的宽度从所述锥体部2一侧向所述后腔壳体1一侧逐渐增加,从
而使得相邻的竖侧壁之间具有夹角,保证声音的反射效果能够持续在竖侧壁之间。
[0034]具体的,所述后腔壳体1的直径从开口侧向底部逐渐缩小,从而便于将进入的声音向中间聚拢后向四周扩散,提高消音效果。
[0035]具体的,在所述分隔块4与所述后腔壳体1之间设有环槽8,所述环槽8为台阶结构,在环槽8内填充有吸音棉,由此在声音向下传递过程中,通过吸音棉先进行吸音,便于提高后续在消音腔5内的消音效果。
[0036]具体的,所述后腔壳体1上设有位于开口侧并沿着周向均布设置的多个安装卡扣9,且安装卡扣9的数量为五个,并且安装卡扣9的截面形状呈方形,用于与扬声器主体及面板可拆卸连接,从而通过转动安装方式连接到扬声器主体及面板上上,便于快速拆卸或组装。
[0037]同时,在所述分隔块4顶部开设有藏胶孔10,便于在安装后具有一定的定位作用,保证安装到位。
[00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对称非平行的多平面式扬声器后腔,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腔壳体(1)以及设于所述后腔壳体(1)底部并向内凸起的锥体部(2),所述锥体部(2)上设有向外凸起的曲面结构(3)以及以曲面结构(3)关联延伸的非对称非平行的曲面,所述锥体部(2)用于反射声音向四周扩散;所述后腔壳体(1)内设有向内凸起且沿周向均布的多个分隔块(4),多个所述分隔块(4)将所述后腔壳体(1)内腔分隔为多个朝向所述锥体部(2)的消音腔(5);所述消音腔(5)的竖侧壁均为非垂直于Z轴平面结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非平行的多平面式扬声器后腔,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分隔块(4)之间的消音腔内填充有吸声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对称非平行的多平面式扬声器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腔壳体(1)底部设有向内凸起的锥体座(7),所述锥体部(2)设于所述锥体座(7)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对称非平行的多平面式扬声器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块(4)的数量为五个,所述消音腔(5)的数量为5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田周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鼎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