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笋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38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酸笋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特别涉及酸笋加工设备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清洗箱、进料斗、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驱动电机、滤水板、排料叶片、挤压机构,通过呈V型第一叶片及呈倒V型的第二叶片交替分布设置可以扩大清洗范围,保证清洗的彻底性,第一叶片及第二叶片设有多组且长短不一,如此设置可以实现清洗的不规律性,提高清洗效果;通过设置挤压机构实现酸笋清洗后的挤压脱水处理,便于下一步工序的进行。于下一步工序的进行。于下一步工序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笋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酸笋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于一种酸笋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酸笋是广西的传统调味佳品,菜肴中加入少量的酸笋,其味浓郁绵长。酸笋也是普遍人喜食酸味食品,主要有酸笋、酸菜,广西三粉(老友粉、螺蛳粉、桂林米粉)是广西酸笋饮食文化的特色。
[0003]在酸笋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清洗装置来实现清洗,现有的清洗装置清洗效果差,无法实现彻底清洗且清洗后无法实现对酸笋的脱水,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酸笋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克服了现有的清洗装置清洗效果差,无法实现彻底清洗且清洗后无法实现对酸笋的脱水,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的缺点。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酸笋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进料斗、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驱动电机、滤水板、排料叶片、挤压机构,所述清洗箱顶部两侧均设有所述进料斗,所述清洗箱内下部横向设有所述滤水板,所述清洗箱顶部内壁与所述滤水板之间竖直转动安装有所述第一转轴及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多组长短不一且呈V型第一叶片,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多组长短不一且呈倒V型的第二叶片,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端与第一皮带轮相连,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端与第二皮带轮相连,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皮带轮相连,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二皮带轮相连,所述第一转轴及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一侧均连接有所述排料叶片,所述滤水板下方为第一集水区,所述第一集水区底部一侧设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滤水板的上方对应的所述清洗箱两侧壁上均通过第一出料口与挤压机构相连,所述第一出料口上设有卸料闸门,所述挤压机构的出料端下方设有集料筒,所述清洗箱底部设有支撑腿。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呈交替分布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集水区底部设有往所述第一排水管方向倾斜的导水块。
[0010]优选地,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挤压筒、旋转轴、电机、挤压叶片、过滤网、第二集水区、第二排水管、第二出料口,所述挤压筒呈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挤压筒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通,所述挤压筒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出料口,所述挤压筒内转动安装有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电机进行驱动,所述旋转轴上设有所述挤压叶片,所述挤压叶片下方设有所述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下方设有第二集水区,所述第二集水区底部最低处设有所述第二排水管。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0012]优选地,所述挤压叶片为螺旋叶片且所述挤压叶片的螺距沿所述挤压筒一端至另一端依次递减。
[0013]优选地,所述滤水板上均匀分布有滤水孔。
[0014](3)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酸笋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克服了现有的清洗装置清洗效果差,无法实现彻底清洗且清洗后无法实现对酸笋的脱水,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的缺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通过呈V型第一叶片及呈倒V型的第二叶片交替分布设置可以扩大清洗范围,保证清洗的彻底性,第一叶片及第二叶片设有多组且长短不一,如此设置可以实现清洗的不规律性,提高清洗效果。
[0017]2、通过排料叶片的转动将酸笋排入到挤压筒内,启动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带动挤压叶片实现对酸笋的挤压脱水,挤压后的水通过过滤网进入到第二集水区内最后从第二排水管排出,脱水后的酸笋落入到集料筒中,便于下一步工序的进行。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滤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为:1

清洗箱、2

进料斗、3

第一转轴、31

第一叶片、4

第一皮带轮、5

第二转轴、51

第二叶片、6

第二皮带轮、7

驱动电机、8

皮带、9

滤水板、91

滤水孔、10

第一集水区、101

导水块、102

第一排水管、103

第一控制阀、11

排料叶片、111

第一出料口、112

卸料闸门、12

挤压机构、121

挤压筒、122

旋转轴、123

电机、124

挤压叶片、125

过滤网、126

第二集水区、127

第二排水管、128

第二控制阀、129

第二出料口、13

集料筒、14

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酸笋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1、进料斗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5、驱动电机7、滤水板9、排料叶片11、挤压机构12,所述清洗箱1顶部两侧均设有所述进料斗2,所述清洗箱1内下部横向设有所述滤水板9,所述清洗箱1顶部内壁与所述滤水板9之间竖直转动安装有所述第一转轴3及所述第二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3上设有多组长短不一且呈V型第一叶片31,所述第二转轴5上设有多组长短不一且呈倒V型的第二叶片51,所述第一转轴3的轴端与第一皮带轮4相连,所述第二转轴5的轴端与第二皮带轮6相连,所述驱动电机7与所述第一皮带轮4相连,所述第一皮带轮4通过皮带8与所述第二皮带轮6相连,所述第一转轴3及所述第二转轴5的下端一侧均连接有所述排料叶片11,所述滤水板9下方为第一集水区10,所述第一集水区10底部一侧设有第一排水管102,所述第一排水管102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03,所述滤水板9的上方对应的所述清洗箱1两侧壁上均通过第一出料口111与挤压机构12相连,所述第一出料口111上设有卸料闸门112,所述挤压机构12的出料端下方设有集料筒13,所述清洗箱1底部设有支撑腿14。
[0024]所述第一叶片31和所述第二叶片51呈交替分布设置,所述第一集水区10底部设有往所述第一排水管102方向倾斜的导水块101,所述挤压机构12包括挤压筒121、旋转轴122、电机123、挤压叶片124、过滤网125、第二集水区126、第二排水管127、第二出料口129,所述挤压筒121呈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挤压筒121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料口111相连通,所述挤压筒121另一端设有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笋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箱(1)、进料斗(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5)、驱动电机(7)、滤水板(9)、排料叶片(11)、挤压机构(12),所述清洗箱(1)顶部两侧均设有所述进料斗(2),所述清洗箱(1)内下部横向设有所述滤水板(9),所述清洗箱(1)顶部内壁与所述滤水板(9)之间竖直转动安装有所述第一转轴(3)及所述第二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3)上设有多组长短不一且呈V型第一叶片(31),所述第二转轴(5)上设有多组长短不一且呈倒V型的第二叶片(51),所述第一转轴(3)的轴端与第一皮带轮(4)相连,所述第二转轴(5)的轴端与第二皮带轮(6)相连,所述驱动电机(7)与所述第一皮带轮(4)相连,所述第一皮带轮(4)通过皮带(8)与所述第二皮带轮(6)相连,所述第一转轴(3)及所述第二转轴(5)的下端一侧均连接有所述排料叶片(11),所述滤水板(9)下方为第一集水区(10),所述第一集水区(10)底部一侧设有第一排水管(102),所述第一排水管(102)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03),所述滤水板(9)的上方对应的所述清洗箱(1)两侧壁上均通过第一出料口(111)与挤压机构(12)相连,所述第一出料口(111)上设有卸料闸门(112),所述挤压机构(12)的出料端下方设有集料筒(13),所述清洗箱(1)底部设有支撑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笋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31)和所述第二叶片(51)呈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少镁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宝丰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