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错DC-DC电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33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8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交错D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错DC

DC电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交错DC

DC电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5G)的发展,当前的通信基站和设备对通讯功放类电子设备需求量不断上升,通讯类电源设备的功率等级也在不断向上提升。其中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升压式变换电路(boost电路)等电路因具有宽输入、宽输出的特性,并且能够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其在非隔离应用场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电源设备的效率,主要针对Buck电路、Boost电路在轻载条件下优化控制策略,来达到高效节能效果,其中主要优化策略模式有:跳脉冲模式和Burst(突发)模式。跳脉冲模式可以在较窄的输入电流范围内提供恒定频率的不连续电流操作,防止电感器的反向电流,得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但是轻载效率低于Burst模式,并且纹波电流较大;而简单的Burst模式可以根据设定的输出电压高值和输出电压低值来控制MOS驱动的开关以降低模块损耗,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但是由于简单Burst模式下直接根据输出电压对MOS驱动进行控制,无法在较大负载范围内实现高效。
[0003]并且伴随着5G通讯基站的电源设备功率等级不断提升,单路Buck电路或Boost电路渐渐被性价比更高的交错Buck电路、交错Boost电路和交错Buck

Boost电路替代,而系统在不同时段所需功率差异较大,故在不同负载下使电源设备保持较高效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针对交错DC

DC电路的优化策略一般是在轻载工作模式时,关闭交错DC

DC电路中的一路变压电路,以此降低轻载高效模式下的损耗,从而提高电源设备的效率。
[0004]但是,根据当下的优化策略,在高效轻载模式下,直接关断交错DC

DC电路中的一路变压电路,对交错DC

DC电路的效率提升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交错DC

DC电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旨在尽可能提升交错DC

DC电路的工作效率和节能效果,提高交错DC

DC电路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错DC

DC电路控制方法,包括:在交错DC

DC电路当前工作模式为轻载高效模式的情况下,获取负载电流和电感临界计算电流;根据负载电流和电感临界计算电流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轻载高效模式;其中,轻载高效模式包括一路轻载高效模式和两路交错轻载高效模式,当前轻载高效模式为一路轻载高效模式或两路交错轻载高效模式;采用当前轻载高效模式对应的控制模式对电路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交错DC

DC电路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交错DC

DC电路当前工作模式为轻载高效模式的情况下,获取负载电流和电
感临界计算电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负载电流和电感临界计算电流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轻载高效模式;其中,轻载高效模式包括一路轻载高效模式和两路交错轻载高效模式,当前轻载高效模式为一路轻载高效模式或两路交错轻载高效模式;控制模块,用于采用当前轻载高效模式对应的控制模式对电路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的交错DC

DC电路控制方法。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交错DC

DC电路控制方法。
[00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错DC

DC电路控制方法,在检测到交错DC

DC电路进入轻载高效模式后,获取交错DC

DC电路中的负载电流和电感临界计算电流,根据负载电流和电感临界计算电流的关系,对交错DC

DC电路当前轻载高效模式为一路轻载高效模式或两路交错轻载高效模式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采用对应的控制模式对电流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通过根据负载电流和电感临界计算电流的关系,对轻载高效模式进行进一步细分和识别,使得在负载较小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细化电路的控制策略;根据当前轻载高效模式采用对应的控制模式对电路工作状态进行控制,进一步优化了负载较小时电路的控制模式,从而提高电路的效率,进而进一步降低工作过程中的损耗,尽可能提升交错DC

DC电路的工作效率和节能效果,提高交错DC

DC电路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1]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001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错DC

DC电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1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错DC

DC电路的整体架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采用Burst模式控制交错DC

DC电路的流程示意图;
[0015]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主控芯片控制开关管和续流管开通关断的时序图;
[0016]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正常运行模式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0017]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交错Buck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交错Buck

Boost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交错DC

DC电路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由
技术介绍
可知,单路Buck电路或Boost电路渐渐被性价比更高的交错Buck电路、交错Boost电路和交错Buck

Boost电路替代,而系统在不同时段所需功率差异较大,故在不同负载下使电源设备保持较高效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根据当下的优化策略,在高效轻载模式下,直接关断交错DC

DC电路中的一路变压电路,对交错DC

DC电路的效率提升十分有
限。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交错DC

DC电路的工作效率和节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错DC

DC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交错DC

DC电路当前工作模式为轻载高效模式的情况下,获取负载电流和电感临界计算电流;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电感临界计算电流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轻载高效模式;其中,所述轻载高效模式包括一路轻载高效模式和两路交错轻载高效模式,所述当前轻载高效模式为所述一路轻载高效模式或所述两路交错轻载高效模式;采用所述当前轻载高效模式对应的控制模式对电路工作状态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DC

DC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电感临界计算电流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轻载高效模式,包括:检测所述负载电流是否大于所述电感临界计算电流的二分之一;在所述负载电流大于所述电感临界计算电流的二分之一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当前轻载高效模式为所述两路交错轻载高效模式;在所述负载电流不大于所述电感临界计算电流的二分之一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当前轻载高效模式为所述一路轻载高效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DC

DC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负载电流,包括:获取所述交错DC

DC电路的电路拓扑类型;根据所述电路拓扑类型,按照预设方式确定所述负载电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错DC

DC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路拓扑类型,按照预设方式获取所述负载电流,包括:在所述电路拓扑类型为降压

降压交错电路的情况下,将各降压电路的电感电流平均值作为所述负载电流;在所述电路拓扑类型为升压

升压交错电路的情况下,将各升压电路的电感电流平均值与所述交错DC

DC电路的相对应占空比的乘积作为所述负载电流;其中,所述相对应占空比为1减去所述交错DC

DC电路的占空比;在所述电路拓扑类型为降压

升压交错电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交错DC

DC电路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负载电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错DC

DC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交错DC

DC电路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负载电流,包括:在所述工作状态为降压状态的情况下,将各降压电路的电感电流平均值作为所述负载电流;在所述工作状态为升压状态的情况下,将各升压电路的电感电流平均值与所述交错DC

DC电路的所述相对应占空比的乘积作为所述负载电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DC

DC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当前轻载高效模式对应的控制模式对电路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包括:在所述当前轻载高效模式为所述一路轻载高效模式的情况下,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