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凤英专利>正文

集成颅内压监测功能的脑室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29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颅内压监测功能的脑室引流装置,属于神经外科医疗器械,用于颅内压监测及脑室引流。其主装置面板呈长方体形状,面板于测压管两侧分别设有毫米水柱和相对应毫米汞柱刻度。测压管与引流管之间以二通或三通阀门相连,旋转阀门方向可以实现测压和引流功能的转换。其面板背侧与固定滑道相连,通过上下滑动面板使基线尺与外耳道平齐可以精准设定测压及引流基点,由此可以准确测量颅内压及设定引流高度。也可以通过上下滑动面板调节引流液面高度,当颅压达到设定压力值后实现自动引流。固定滑道通过滑块及固定夹片固定于床头或输液架上,滑块可以上下滑动,固定夹片可以旋转以适应不同高度和形状的床头来固定本装置。固定本装置。固定本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颅内压监测功能的脑室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颅内压监护仪通常以压力感应探头置于颅内,大多数是置于脑室内,连接颅内压监护仪后将压力信号转换为屏幕上的数字信号,以观察颅内压变化。其优点是观察方便,管道密闭,无菌性能好,缺点是设备昂贵,价钱十几万到二十几万元不等,其压力传感器探头属于自费项目,价格较贵,一万元多一根,一次性使用,一般病人最多监护一周,确实比较浪费。简易颅内压监护装置确实也有人专利技术,例如,公告号为CN2528392Y的这个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简易两用颅内压监护仪”,其是通过一枚开放式测压管连接脑室引流管监测颅内压,过于简陋,并且不是密闭装置,极易引发颅内感染,不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规定,不适合临床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电子装置颅内压监护仪价格昂贵问题,而简易装置又存在不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的缺陷,还有现有引流装置不能直观准确的测量颅内压和设定引流高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密闭测压管固定于标注刻度的测压装置上,测压管与脑室引流装置以二通阀门或三通阀门连接,通过测压管中液面高度读数监测颅内压,通过二通阀门或三通阀门改变液体流向完成脑室引流,实现引流和测压装置二合一。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颅内压监测功能的脑室引流装置,包括可调节的固定系统(固定滑道、固定滑块、固定夹片)、带刻度标尺的主装置面板、基线定位尺一、基线定位尺二、测压管、二通阀门(或三通阀门)、连接管、引流管、储液壶、引流袋。
[0005]上述的集成颅内压监测功能的脑室引流装置,测压管、连接管、引流管、储液壶和引流袋形成一个密闭系统,由此可避免微生物进入管道内引发颅内感染。
[0006]上述的集成颅内压监测功能的脑室引流装置,将测压管、引流管、连接管、二通阀门、储液壶、基线定位尺一、基线定位尺二固定于主装置面板,测压管底端正好处于主装置面板刻度0处。主装置面板通过固定滑道固定于床头或输液架上。使用时以连接管连接测压管于脑室引流管上,把基线定位尺一或基线定位尺二打开放至水平位,通过主装置面板在固定滑道上下移动使基线定位尺一或基线定位尺二位于病人双侧外耳道连线水平确定测量基线(零点),通过观察测压管内液面高度对应的刻度数值测量颅内压,测量数值直观准确。需要引流时将二通阀门旋转90度就可以行脑室引流,引流高度预设在135毫米,如需要调节引流高度则将固定螺丝一旋松向上或向下滑动主装置面板重新设定引流高度,调节后的引流高度由135毫米加减上下调整的高度数值就可以计算得出。
[0007]上述的集成颅内压监测功能的脑室引流装置,以二通阀门或三通阀门与脑室引流系统管路连接,通过改变阀门方向,既可以单纯测颅压,也可以单纯脑室引流,还可以测压
和引流同时进行。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集成装置采用密闭式管道系统固定于带刻度标尺的面板上测量颅内压,有效消除了“一次性简易两用颅内压监护仪”开放式管道引发颅内感染的缺陷。目前医疗机构常规使用颅内压监护仪为探头感应式电子产品,设备十几万元至二十几万元不等,使用探头为一次性材料,一万多元一根,属于自费项目,医疗机构及患者负担均不小。本技术以一次性塑料制品为原料,成本低廉,大大降低医疗机构的器械成本及患者医疗费用的负担。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主装置示意图;图2为固定装置示意图。
[0011]图中1.固定滑道,2.主装置面板,3.二通阀门,4.固定螺丝一,5.测压管,6.基线定位尺一,7.基线定位尺二,9.连接管,10.引流管,11.排气过滤阀,12.储液壶,13.接引流袋口,14.接脑室引流管口,15.固定滑块,16.旋紧螺栓孔,17.固定夹片,18.固定螺丝二,19.固定螺丝三,20.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集成颅内压监测的脑室引流装置包括主装置面板2、固定滑道1、固定滑块15、固定夹片17、基座20、测压管5、连接管9、引流管10、储液壶12、基线定位尺一6、基线定位尺二7。测压管5与引流管10顶端以连接管9相连,中间在135毫米高处以二通阀门3相连,二通阀门3事先置于关闭状态,引流管10下端连接储液壶12,上述零件预先固定于主装置面板2上,测压管5底端正好处于主装置面板2刻度0处。使用时将测压管5下端接脑室引流管口14与脑室引流管相连,将储液壶12下端接引流袋口13与引流袋相连,形成密闭管路系统。暂时关闭脑室引流管。将主装置面板2安装于固定滑道1上,固定滑道1以固定滑块15及固定夹片17固定于床头或输液架上。以旋紧螺栓16和固定螺丝三19固定稳妥后将固定螺丝一4旋松,把基线定位尺一6或基线定位尺二7打开放至水平位,向上或向下滑动主装置面板2使基线定位尺一6或基线定位尺二7与外耳道平齐设定测量基线(零点)后将固定螺丝一4旋紧,打开脑室引流管即可以测量颅内压,液面对应的刻度数就是病人的实时颅内压数值。将二通阀门3旋转90度就可以行脑室引流,引流高度预设在135毫米,如需要调节引流高度则将固定螺丝一4旋松上、下滑动调节主装置面板重新设定引流高度后将固定螺丝一4旋紧,调节后的引流高度由135毫米加减上、下调整的高度数值计算得出。
[0013]【实施例2】二通阀门也可以改为三通阀门,放置于同水平测压管三通部位,改二通阀门为三通阀门。优点是通过旋转阀门方向可以实现单纯测压、单纯引流、测压管与引流管同时开放,也可以同时关闭引流测压系统。缺点是三通阀门附近的液面高度看不清,不利于准确读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颅内压监测功能的脑室引流装置,包括主装置面板(2)、固定滑道(1)、固定滑块(15)、固定夹片(17)、基座(20)、测压管(5)、连接管(9)、引流管(10)、二通阀门(3)、储液壶(12)、基线定位尺一(6)、基线定位尺二(7);其特征在于,测压管(5)、连接管(9)、引流管(10)、二通阀门(3)、储液壶(12)、基线定位尺一(6)、基线定位尺二(7)固定于主装置面板(2)上,测压管(5)与引流管(10)顶端以连接管(9)相连,中间在135毫米高处以二通阀门(3)相连,引流管下端连接储液壶(12),测压管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耀马凤英王熙胤
申请(专利权)人:马凤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