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094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包括固定组件,包括主壳体、设置于主壳体表面的移动壳,以及设置于主壳体表面的定位件;以及,夹紧组件,包括设置于主壳体侧表面的联动件,以及可与联动件配合的抱紧件;以及,防雨组件,包括与定位件配合的配合件,以及与配合件固定连接的防雨板;以及,监测组件,包括设置于主壳体表面的电流互感器,以及与电流互感器电性连接的电阻件,以及设置于主壳体表面的显示灯,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住铜棒,夹紧组件夹紧电线杆,如果发生漏电,监测组件开始作用并且通过显示灯来发出警示,如果需要进行防护,可以滑动配合件使得防雨板舒展开来达到防护作用。动配合件使得防雨板舒展开来达到防护作用。动配合件使得防雨板舒展开来达到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特别是一种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供电系统中,对无低压三相四线供电系统,只要发生漏电,地线就有电流产生,由于线路绝缘破损接触到导电体发生漏电的经常发生,这种漏电通常数天乃至数个月都不被得知,通常是通过电费异常或台区线损异常被发现。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0003]同时,很多警告器仅仅依靠内部的夹紧装置进行固定,往往会出现不稳定安装不牢固的问题,而且,由于装置处于室外工作,在面对一些恶劣天气,可能会影响装置的工作状态。因此就需要一种能够实时提醒不需要电源供电、安装牢固并且能够有一定防护的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传统测漏电需要电源供电,不能长时间测量且安装固定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其包括,固定组件,包括主壳体、设置于所述主壳体表面的移动壳,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壳体表面的定位件;以及,夹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壳体侧表面的联动件,以及可与所述联动件配合的抱紧件;以及,防雨组件,包括与所述定位件配合的配合件,以及与所述配合件固定连接的防雨板;以及,监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壳体表面的电流互感器,以及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电性连接的电阻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壳体表面的显示灯。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壳包括可拆卸螺栓,所述可拆卸螺栓与所述主壳体配合连接,所述移动壳还包括侧表面的第一齿条,所述移动壳一端成曲线状,另一端成波浪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壳体表面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主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柱端部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定位柱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联动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主壳体侧表面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配合。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联动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联动件还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
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抱紧件包括固定连接与所述主壳体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端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抱紧件还包括与所述伸缩杆伸缩配合的夹紧杆,所述夹紧杆包括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杆分别上下朝向,所述夹紧杆呈环抱形态相向运动,所述夹紧杆之间所留空间能够适配所述第二齿轮。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配合件包括与所述定位柱滑动配合的滑动箱、设置于所述滑动箱表面的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与所述防雨板固定连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配合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壳体表面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主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端部设置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与所述防雨板固定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固定组件固定铜棒,夹紧组件夹紧电线柱来达到整体固定的效果,同时,通过防雨组件的作用在面对恶劣天气时能够起到有效防护,通过监测组件在漏电时能够实时监测并能给到提醒。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19]图1为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的结构图。
[0020]图2为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的侧视图。
[0021]图3为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的夹紧组件局部示意图。
[0022]图4为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的监测组件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5]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地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6]实施例1
[0027]参照图1、图2和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包括固定组件100、夹紧组件200、防雨组件300和监测组件400,通过固定组件100和夹紧组件200来固定整体装置以及夹紧铜棒,通过防雨组件300来为整体装置提供外部防护,通过监测组件400实时监测是否存在漏电情况并且提醒发出警告。
[0028]具体的,固定组件100,包括主壳体101、设置于主壳体101表面的移动壳102,以及设置于主壳体101表面的定位件103,移动壳102能够刚好安装在主壳体101上,移动壳102一侧中间镂空给夹紧组件200留有空间。
[0029]优选的,夹紧组件200,包括设置于主壳体101侧表面的联动件201,以及可与联动件201配合的抱紧件202,联动件201主要用于对不同电线杆粗细的调节,从而带动抱紧件202适配所需抱紧的电线杆,达到固定作用。
[0030]优选的,防雨组件300,包括与定位件103配合的配合件301,以及与配合件301固定连接的防雨板302,配合件301主要用来带动防雨板302运动,自行调节防雨板302的状态,在平时不使用防雨组件300时,可拖动配合件301将防雨板302立起来,防雨板302可以采用聚碳酸酯材质,其底部与配合件301可焊接连接。
[0031]优选的,监测组件400,包括设置于主壳体101表面的电流互感器401,以及与电流互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100),包括主壳体(101)、设置于所述主壳体(101)表面的移动壳(102),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壳体(101)表面的定位件(103);以及,夹紧组件(200),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壳体(101)侧表面的联动件(201),以及可与所述联动件(201)配合的抱紧件(202);以及,防雨组件(300),包括与所述定位件(103)配合的配合件(301),以及与所述配合件(301)固定连接的防雨板(302);以及,监测组件(400),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壳体(101)表面的电流互感器(401),以及与所述电流互感器(401)电性连接的电阻件(402),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壳体(101)表面的显示灯(4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壳(102)包括可拆卸螺栓(102a),所述可拆卸螺栓(102a)与所述主壳体(101)配合连接,所述移动壳(102)还包括侧表面的第一齿条(102b),所述移动壳(102)一端成曲线状,另一端成波浪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103)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壳体(101)表面的定位柱(103a),所述定位柱(103a)与所述主壳体(10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10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柱(103a)端部的橡胶垫(103b),所述橡胶垫(103b)与所述定位柱(103a)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201)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主壳体(101)侧表面的第一齿轮(201a),所述第一齿轮(201a)与所述第一齿条(102b)配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源地线电流警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运廖科兢张鹏李淼林李智翔宁晓婷赵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林北流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