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97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照相机装置。提高了外观上的一体性、防尘性以及遮光性。照相机装置(1)具有:框架(90),其收纳于在前表面形成有开口(Q)的壳体的内部;以及镜头镜筒(4),其收纳透镜。镜头镜筒包含:固定筒(10),其具有从基部(11)沿X方向延伸的圆筒壁(12);以及驱动筒(20),其驱动配置于固定筒的圆筒壁的半径方向内侧的伸缩单元的伸缩,该伸缩单元能够穿过开口而在X方向上伸缩。驱动筒具有构成为能够在固定筒的圆筒壁与前罩(2)的开口的内周缘部之间旋转的圆筒部(21)。镜头镜筒还包含覆盖前罩的开口的内周缘部和驱动筒的圆筒部的罩筒(30),该罩筒构成为能够与驱动筒一起相对于固定筒旋转。构成为能够与驱动筒一起相对于固定筒旋转。构成为能够与驱动筒一起相对于固定筒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相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相机装置,尤其涉及具有能够沿着光轴方向伸缩的镜头镜筒的照相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公知有具有通过使操作环旋转而能够使1个以上的筒体沿光轴方向伸缩的镜头镜筒的照相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样的操作环设置成从形成于照相机的壳体的开口向前方延伸,以便能够从外部进行操作,因此形成在操作环的外周部与壳体的开口的内周缘部之间的间隙露出到外部。这样的间隙露出到外部不仅在外观上是优选的,也可能成为灰尘、光从外部进入到镜头镜筒的内部的原因。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282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提高了外观上的一体性、防尘性以及遮光性的照相机装置。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提高了外观上的一体性、防尘性以及遮光性的照相机装置。该照相机装置具有:壳体,其在前表面形成有开口;框架,其收纳于上述壳体的内部;以及镜头镜筒,其收纳至少一片透镜。上述镜头镜筒包含:固定筒,其具有固定于上述框架的基部和从上述基部沿轴向延伸的圆筒壁;伸缩单元,其配置于上述固定筒的上述圆筒壁的半径方向内侧,能够穿过上述壳体的上述开口而在上述轴向上伸缩;以及驱动筒,其驱动上述伸缩单元的伸缩。上述驱动筒具有第1圆筒部,该第1圆筒部构成为能够在上述固定筒的上述圆筒壁与上述壳体的上述开口的内周缘部之间旋转。上述镜头镜筒还包含覆盖上述壳体的上述开口的上述内周缘部和上述驱动筒的第1圆筒部的罩筒,该罩筒构成为能够与上述驱动筒一起相对于上述固定筒旋转。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照相机装置的立体图。
[0007]图2是示出在将图1的照相机装置中的镜头镜筒向前方伸出的同时拆下前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0008]图3是图1的照相机装置中的镜头镜筒的分解立体图。
[0009]图4是示出图1的照相机装置的镜头镜筒的驱动筒的立体图。
[0010]图5A是示出图1的照相机装置的镜头镜筒的固定筒的立体图。
[0011]图5B是示出图1的照相机装置的镜头镜筒的固定筒的立体图。
[0012]图6是示出图1的照相机装置的镜头镜筒的罩筒的立体图。
[0013]图7是示出图6的罩筒的安装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0014]图8是示出图1的照相机装置的镜头镜筒的旋转筒的立体图。
[0015]图9是将图1的照相机装置的镜头镜筒的键筒与安装于其后端部的连结框和第1遮光部件一起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0016]图10是将图1的照相机装置的镜头镜筒的直动筒与安装于其后端部的第2遮光部件一起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0017]图11A是图1的照相机装置处于最大伸出状态时的纵剖视图。
[0018]图11B是图1的照相机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纵剖视图。
[0019]图12是用于说明图9所示的后方遮光部件向框架的安装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0020]图13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前方遮光部件向连结框的安装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0021]标号说明
[0022]1:照相机装置;2:前罩;3:后罩;4:镜头镜筒;10:固定筒;11:基部;12:圆筒壁;13:卡合片;14:贯通凸轮槽;15:凸轮槽;16:轴向槽;20:驱动筒;21:(第1)圆筒部;22:延伸部;23:圆弧片;24:轴向槽;25:周向槽;26:连通槽;27:凹部;30:罩筒;31:(第2)圆筒部;32:圆环部;34:卡合部;35:钩部;35A:梁部;35B:卡合片;40:旋转筒;41:圆筒部;42:工作部;43:突出部;44:卡合片;45:凸轮槽;46:连通槽;50:键筒;51:圆筒部;52:轴向槽;53:连通槽;54:周向槽;55:连通槽;58:罩环;60:连结框;62:卡合部;64:突起;65:框部;70:直动筒;71:圆筒部;72:工作部;75:突起;90:框架;110:后方遮光部件;111:前方连结部;112:后方连结部;113:波纹管部;120:前方遮光部件;121:前方连结部;122:后方连结部;123:波纹管部;130、150、160:安装板;140:按压板;310:(第3)圆筒部;312:凸缘部;314:缺口部;316:限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参照图1至图13对本专利技术的照相机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在图1至图13中,对相同或相当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图1至图13中,存在夸张地示出各构成要素的比例尺、尺寸的情况、省略了一部分构成要素的情况。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提及的情况下,“第1”、“第2”等用语只是为了将构成要素相互区分而使用的,并不表示特定的位次、顺序。
[0024]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照相机装置1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中的照相机装置1是使用在拍摄后自动地进行显影的照片胶片的照相机(即显照相机),但本专利技术当然也能够应用于这样的即显照相机以外的照相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起见,将图1中的+X方向称为“前”或“前方”,将

X方向称为“后”或“后方”。
[0025]如图1所示,照相机装置1具有前罩2、安装于前罩2的后方的后罩3以及在内部收纳有透镜单元的镜头镜筒4。在前罩2上形成有取景窗5,与该取景窗5相邻地配置有闪光窗6。另外,在取景窗5的

Z方向侧配置有释放按钮7。在前罩2和后罩3的上部形成有在前罩2与后罩3之间沿Y方向延伸的排出缝8。从该排出缝8排出在拍摄后显影的照片胶片。
[0026]本实施方式中的镜头镜筒4构成为能够在光轴方向上伸缩。图1所示的状态的镜头镜筒4成为在光轴方向(X方向)上收缩最大的状态。将镜头镜筒4处于图1所示的状态时称为照相机装置1的“收缩状态”。图2示出了将镜头镜筒4在光轴方向P(X方向)上最大限度地伸出并拆下前罩2的状态。将镜头镜筒4处于图2所示的状态时称为照相机装置1的“最大伸出状态”。
[0027]如图2所示,在前罩2的前表面形成有大致圆形状的开口Q,镜头镜筒4的一部分通过该开口Q而在前罩2的前方沿着光轴P伸缩。在由前罩2和后罩3构成的壳体的内部收纳有大致长方体状的框架90。在该框架90的内部收纳有照片胶片等。在框架90上安装有镜头镜筒4。
[0028]图3是图1的照相机装置中的镜头镜筒4的分解立体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镜头镜筒4包含:固定筒10,其安装于框架90的前表面;驱动筒20(操作环),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固定筒10以不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旋转;罩筒30,其覆盖驱动筒20的外周;旋转筒40,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固定筒10旋转且能够在轴向上移动;键筒50,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固定筒10不旋转地与旋转筒40一起在轴向上移动;罩环58,其安装于键筒50的前缘;以及直动筒70,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固定筒10与键筒50一起旋转。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相机装置,其具有:壳体,其在前表面形成有开口;框架,其收纳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以及镜头镜筒,其收纳至少一片透镜,所述镜头镜筒包含:固定筒,其具有基部和圆筒壁,该基部固定于所述框架,该圆筒壁从所述基部沿轴向延伸;伸缩单元,其配置于所述固定筒的所述圆筒壁的半径方向内侧,能够穿过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而在所述轴向上伸缩;驱动筒,其驱动所述伸缩单元的伸缩,并且该驱动筒具有第1圆筒部,该第1圆筒部构成为能够在所述固定筒的所述圆筒壁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的内周缘部之间旋转;以及罩筒,其覆盖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内周缘部和所述驱动筒的所述第1圆筒部,构成为能够与所述驱动筒一起相对于所述固定筒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装置,其中,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内周缘部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的凸缘部,所述罩筒具有:第2圆筒部,其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凸缘部的前方沿所述轴向延伸;以及钩部,其具有在从所述第2圆筒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林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