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潮模砂铸造铸钢件的浇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084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潮模砂铸造铸钢件的浇注系统,包括直浇道、第一横浇道、第二横浇道、多个第一内浇道、多个第二内浇道、多个过滤器,所述第一横浇道、所述第二横浇道轴向连接;所述直浇道垂直连通于所述第一横浇道、所述第二横浇道的连接部位处,所述直浇道的安装位置对立面处安装有直浇道窝座;多个所述第一内浇道、多个所述第二内浇道一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浇道、所述第二横浇道上,另一端与铸钢件型腔连通;所述直浇道、所述第一横浇道、所述第二横浇道、多个所述第一内浇道、多个所述第二内浇道的通道均为圆柱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减轻浇注系统的重量,还能减少铸件的冷隔、起皮、气孔、夹渣等铸造缺陷。造缺陷。造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潮模砂铸造铸钢件的浇注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潮模砂铸造铸钢件的浇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铸钢的特点是熔点高,流动性差,收缩大,易氧化。浇注系统常规设计多采用矩形或梯形截面,钢液在其中流动时,由于矩形和梯形截面的浇注系统本身特性,其尖角部位形成流阻,使得本来流动性就差的钢液流动受阻,流速不均,影响铸件成型,易产生冷隔、起皮、气孔、夹渣的缺陷。对于潮模砂含水份多,砂层厚,排气性差。就更容易产生这些铸造缺陷。因此设计一种可以有效提升成品率,同时减少铸件的冷隔、起皮、气孔、夹渣等铸造缺陷的浇注系统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不仅能减轻浇注系统的重量,还能减少铸件的冷隔、起皮、气孔、夹渣的铸造缺陷的浇注系统。
[000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潮模砂铸造铸钢件的浇注系统,包括直浇道、第一横浇道、第二横浇道、多个第一内浇道、多个第二内浇道、多个过滤器,所述第一横浇道、所述第二横浇道轴向连接;所述直浇道垂直连通于所述第一横浇道、所述第二横浇道的连接部位处,所述直浇道的安装位置对立面处安装有直浇道窝座;多个所述第一内浇道、多个所述第二内浇道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浇道、所述第二横浇道上,多个所述第一内浇道和多个所述第二内浇道的另一端均与铸钢件型腔连通,多个所述过滤器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内浇道、多个所述第二内浇道上。
[0005]进一步的,所述直浇道、所述第一横浇道、所述第二横浇道、多个所述第一内浇道、多个所述第二内浇道的通道均为圆柱型结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浇注系统为开放式浇注系统,所述浇注系统的通道截面积比为,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1:1.1:(1.2~1.3);所述横浇道包括所述第一横浇道、所述第二横浇道,所述内浇道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内浇道、多个所述第二内浇道。
[0007]进一步的,所述直浇道窝座,高出所述第一横浇道、所述第二横浇道5~10mm。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09]在直浇道通道底端设置直浇道涡座,起缓冲作用,缩短直浇道与横浇道拐弯处的高度紊流区,且因为注入的最初金属液中,常带有一定量的气体,在直浇道窝座处可以浮出去,避免气孔之类的铸造缺陷产生;
[0010]浇注系统为一模多穴,提高生产效率,且第一内浇道、第二内浇道对称分布于第一横浇道、第二横浇道上,使铸钢件型腔能同时均衡地充满;
[0011]内浇道上均设置有过滤器,保证浇注液均被过滤,滤渣;
[0012]使用开放式浇注系统,把浇注系统的截面积比设计为定值范围内,提高成品率的
效果;
[0013]本技术设计了圆形截面的浇注系统,由于其圆形截面的浇注系统,使得钢液在其系统中流动不产生流阻,各个浇道中钢液流速均匀,且光滑快速,加快了钢液的充型效率,不仅减小浇注系统各截面的比例关系,减轻浇注系统的重量,还能减少铸件的冷隔、起皮、气孔、夹渣的铸造缺陷。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直浇道、2:第一横浇道、3:第二横浇道、4:第一内浇道、5:第二内浇道、6:过滤器、7:直浇道窝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7]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潮模砂铸造铸钢件的浇注系统,包括一个直径为54mm的直浇道1、一个直径为40mm的第一横浇道2、一个直径为40mm的第二横浇道3、四个直径为22mm的第一内浇道4、四个直径为22mm的第二内浇道5、八个过滤器6。过滤器6尺寸为60mm*60mm*22mm,材料为碳化硅或氧化锆。需注意的是,直浇道1、第一横浇道2、第二横浇道3、四个第一内浇道4、四个第二内浇道5的通道均为圆柱型结构,因其截面为圆形,使得钢液在其系统中流动不产生流阻,各个浇道内的钢液流速均匀,且光滑快速,加快钢液的充型效率。
[0021]第一横浇道2、第二横浇道3轴向连接,直浇道1垂直连通于第一横浇道2、第二横浇道3的连接部位处,直浇道1的安装位置对立面处安装有直浇道窝座7。直浇道窝座7,高出第一横浇道2、第二横浇道3 5~10mm,便于缓冲金属液,并排出金属液中气泡。
[0022]浇注系统为一模八穴,第一横浇道2、第二横浇道3上各设置有四个第一内浇道4、四个第二内浇道5,四个第一内浇道4、四个第二内浇道5分别成X型中心对称结构,四个第一内浇道4和四个第二内浇道5另一端均与铸钢件型腔连通,提高生产效率,使铸钢件型腔能同时均衡地充满。八个过滤器6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四个第一内浇道4、四个第二内浇道5上,阻挡夹杂物。
[0023]浇注系统为开放式浇注系统,浇注系统的通道截面积比为,直浇道1:横浇道:内浇道=1:1.1:(1.2~1.3);横浇道包括第一横浇道2、第二横浇道3,内浇道包括四个第一内浇
道4、四个第二内浇道5。通过控制直浇道1、横浇道、内浇道的总截面积,控制浇注时间和浇注速度,得到完整、合格率高的铸件。
[0024]本技术一种用于潮模砂铸造铸钢件的浇注系统在使用时:
[0025]经由浇口杯引导金属液向下,从直浇道1引入;进入直浇道1的金属液先到达直浇道1内通道底端的直浇道窝座7,缓冲并滤除金属液中的气体,改善内浇道的流量分布;然后平稳进入第一横浇道2、第二横浇道3,第一横浇道2、第二横浇道3上分别安装有四个内浇道,金属液经由内浇道向铸型型腔内灌输金属液,浇注系统为一模八穴,提高生产效率,且第一内浇道4、第二内浇道5对称分布,使铸钢件型腔能同时均衡地充满;在内浇道上安装有过滤器6,阻挡夹杂物进入型腔。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潮模砂铸造铸钢件的浇注系统,包括直浇道、第一横浇道、第二横浇道、多个第一内浇道、多个第二内浇道、多个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浇道、所述第二横浇道轴向连接;所述直浇道垂直连通于所述第一横浇道、所述第二横浇道的连接部位处,所述直浇道的安装位置对立面处安装有直浇道窝座;多个所述第一内浇道、多个所述第二内浇道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浇道、所述第二横浇道上,多个所述第一内浇道和多个所述第二内浇道的另一端均与铸钢件型腔连通,多个所述过滤器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内浇道、多个所述第二内浇道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潮模砂铸造铸钢件的浇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彬田书涛史玉锋李小娟靳宝杨炯谢瑜柴瞬
申请(专利权)人:西峡县内燃机进排气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