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茶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80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茶叶盒,其包括茶叶盒盖、茶叶盒体及撬刀,所述茶叶盒盖设有凹槽、透明面板、连接座及支撑脚,所述茶叶盒体设有微型电子秤、稳固结构、缺角出口、防滑结构及网格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微型电子秤便于对撬落下来的茶叶即可进行称重显示,无需倒出转移,节省步骤,防止部分茶叶跌落的情况,保证冲茶时所需茶叶重量的准确,提高后续泡茶的质量及口感品质;通过设置网格加强结构使得盒体底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可承受撬茶动作时的压力,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嵌入凹腔便于撬刀的收纳,从而防止撬刀丢失或者乱放置的情况出现,提高便利性的同时,提高后续收纳洁净度。洁净度。洁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茶叶盒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日用品的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茶叶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养生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饮茶的需求愈来愈多。长期以来,人们对压制的茶叶(如茶砖和茶饼)的取用,均使用简易的茶针,通过手工小心翼翼的撬取,钻取,为了方便收集撬取茶叶的收集及放置,通常需要茶饼放置在撬茶盘上进行撬取动作,现有的撬茶盘的种类越来越多,除传统的防潮、保质密封包装外还不断最求美观、实用,由此不断被推陈出新,如专利201320306814.9公开的一种缺角盒盖的茶叶盒,该茶叶盒包括盒盖和盒体,所述盒盖上至少切割有一个缺角,所述盒体的对角处设有三角座,茶盖既能取茶又能倒茶,反复使用清洁卫生,具有制造成本底,使用方便,美观、经济实用的效果,但该茶叶盒还存在以下问题:1.无称重显示功能,为提高茶叶的口感,水的用量及茶叶的用量均有要求,现有的方式是将茶叶从茶饼上撬下来,然后将茶叶倒入到外部称台进行称重,然后再将茶叶转移到泡茶工具内进行冲泡处理,该方式步骤繁琐,无法在撬茶盘上实现撬茶及称重的动作,且转移过程中可能导致部分茶叶跌落的情况出现,操作不方便;2.该茶叶盒的强度较低,支撑力较差,长时间的撬茶动作可能导致盒体变形,影响后续的使用;3.该茶叶盒只能用于茶饼的放置,无撬刀收纳功能,撬刀通常放置在外,影响放置整洁性,且功能性较低,利用率较少;4.由专利号:201320306814.9中的附图可以看出,该茶叶盒的表面为平整表面,较为光滑,若手表面残留水渍或汗渍容易出现滑手跌落的情况,且不利于撬茶动作时的拿持,影响撬茶效率;5.该茶叶盒的密封效果较差,容易影响茶饼后续的保存质量及品质;6.该茶叶盒无茶饼固定结构,撬茶时,茶饼可能在盒体底面上移动,影响撬茶的动作及效率,针对上述问题,且便于人们方便及反复使用,需要一种多功能的茶叶盒来实现茶饼茶叶的放置保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项技术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茶叶盒。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多功能茶叶盒,其包括茶叶盒盖、茶叶盒体及撬刀,所述茶叶盒盖包括盒盖面板和盒盖侧板,所述盒盖面板与盒盖侧板之间采用无缝拼接的方式拼接而成,所述盒盖面板还设有凹槽及透明面板,所述透明面板设置在所述盒盖面板的上表面,所述盒盖面板与透明面板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盒盖面板还设有连接座,所述茶叶盒体设有微型电子秤及稳固结构,所述茶叶盒体包括盒体底板、盒体侧板及茶叶放置腔,所述盒体底板与盒体侧板之间采用无缝拼接的方式拼接而成,所述盒体侧板还设有防滑结构,所述盒盖面板还设有嵌入凹腔,所述撬刀设置在所述嵌入凹腔内,所述连接座设有支撑脚,所述茶叶盒体设有缺角出口,所述连接座的一端面与茶叶盒体的缺角出口的端面相适配。
[0006]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底板还设有网格加强结构,所述盒体底板设有夹层,所述
网格加强结构设置在所述夹层内,所述网格加强结构由多条加强筋构成,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多个扣勾及多个扣槽,多个所述扣勾分别设置在所述盒盖面板的表面边线内,多个所述扣槽分别设置透明面板的下表面上,所述扣勾与扣槽配合连接。
[0007]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多块磁铁一及多块磁铁二,多块所述磁铁一以线性阵列的方式分别设置在所述盒盖面板的表面上,多个所述磁铁二以线性阵列的方式分别设置在所述透明面板的底面上,所述磁铁一与磁铁二一一对应并磁吸连接。
[0008]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底板设有放置凹腔一,所述放置凹腔一设置缺角出口的旁侧,所述放置凹腔一的两内侧面均设有弧形凸块,所述微型电子秤设置在放置凹腔一内,并通过两弧形凸块压紧固定,所述微型电子秤包括称台及显示器,所述稳固结构包括两凸块,两所述凸块分别设置在镜像相对设置的盒体底板的上表面上,且两所述凸块设置在所述微型电子秤的后方。
[0009]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嵌入凹腔设置在所述盒盖面板的底面上,所述嵌入凹腔内还设有两镜像相对的弧形凸块一,所述弧形凸块一用于将撬刀放置时的卡住固定,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外侧面上,所述支撑脚包括两支撑块及中间稳定块,所述中间稳定块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中心的外侧面上,两所述支撑块以镜像相对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中间稳定块的两端,所述中间稳定块内设有稳定铅块。
[0010]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多个防滑面,多个所述防滑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盒体侧板的外侧面上,多个所述防滑面均由多条凸条交错构成的网状凸起结构。
[0011]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缺角出口倒有斜度引导面。
[0012]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底板与盒体侧板之间的内部衔接处均倒有圆弧面一,所述盒盖侧板的外侧面均还设有多个凹槽三。
[0013]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盒盖侧板设有拼接凹槽,所述盒体侧板均还设有拼接凸起,所述拼接凹槽与所述拼接凸块配合连接,所述拼接凹槽的两内侧面均设有多个球体凸点,所述球体凸点用于拼接凸起插入到拼接凹槽内时的夹紧作用。
[0014]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座设有密封圈一,所述拼接凹槽内设有密封圈二。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微型电子秤用于起称重显示的作用,从而便于对撬落下来的茶叶即可进行称重显示,无需倒出转移,节省步骤,防止部分茶叶跌落的情况,保证冲茶时所需茶叶重量的准确,提高后续泡茶的质量及口感品质;通过设置网格加强结构使得盒体底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可承受撬茶动作时的压力,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可使得盒体底板重量减轻;通过设置嵌入凹腔便于撬刀的收纳,从而防止撬刀丢失或者乱放置的情况出现,提高便利性的同时,提高后续收纳洁净度;通过设置防滑结构用于提高摩擦力,从而提高防滑性,便于拿持进行撬茶操作;通过设置密封圈一及密封圈二用于提高茶叶盒盖与茶叶盒体合紧时的全面密封性,从而更好的保护多功能茶叶盒内的茶饼;通过设置稳固结构用于起稳固作用,对茶饼进行撬茶动作时的固定,从而保证其不会出现移位,提高撬茶效率及便利;通过设置倒有斜度引导面的缺角出口用于茶叶的引导倒出;通过设置透明面板及凹槽用于图片的放置,结合设置支撑脚用于树立放置的作用,结合中间稳定块用于提供重力保证树立时的放置稳定,使得多功能茶叶盒可充当茶叶包装作用的同时,还可充当相框的作用,提高实用性及功能性;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结构便于盒盖面板与透明面板之间的快速拆卸及安装,便于对凹槽内的图片进行更换。
[001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施例1的多功能茶叶盒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施例1的多功能茶叶盒分解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施例1的茶叶盒盖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施例1、实施例2的茶叶盒体正视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的A

A剖视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施例2的多功能茶叶盒整体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茶叶盒,其包括茶叶盒盖、茶叶盒体及撬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盒盖包括盒盖面板和盒盖侧板,所述盒盖面板与盒盖侧板之间采用无缝拼接的方式拼接而成,所述盒盖面板还设有凹槽及透明面板,所述透明面板设置在所述盒盖面板的上表面,所述盒盖面板与透明面板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盒盖面板还设有连接座,所述茶叶盒体设有微型电子秤及稳固结构,所述茶叶盒体包括盒体底板、盒体侧板及茶叶放置腔,所述盒体底板与盒体侧板之间采用无缝拼接的方式拼接而成,所述盒体侧板还设有防滑结构,所述盒盖面板的底部还设有嵌入凹腔,所述撬刀设置在所述嵌入凹腔内,所述连接座设有支撑脚,所述茶叶盒体设有缺角出口,所述连接座的一端面与茶叶盒体的缺角出口的端面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茶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底板还设有网格加强结构,所述盒体底板设有夹层,所述网格加强结构设置在所述夹层内,所述网格加强结构由多条加强筋构成,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多个扣勾及多个扣槽,多个所述扣勾分别设置在所述盒盖面板的表面边线内,多个所述扣槽分别设置透明面板的下表面上,所述扣勾与扣槽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茶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多块磁铁一及多块磁铁二,多块所述磁铁一以线性阵列的方式分别设置在所述盒盖面板的表面上,多个所述磁铁二以线性阵列的方式分别设置在所述透明面板的底面上,所述磁铁一与磁铁二一一对应并磁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茶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底板设有放置凹腔一,所述放置凹腔一设置缺角出口的旁侧,所述放置凹腔一的两内侧面均设有弧形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振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朕典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