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及高C/N比污水的净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075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多个电极室,所述多个电极室包括相同数量的多个阳极室和多个阴极室,所述阳极室和阴极室交替排布形成序列,前序位电极室与后序位电极室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序列的首位为阳极室,序列的末位为阴极室,且末位阴极室与首位阳极室相接形成循环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前序位的阳极室中的氨氮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至后序位的阴极室,氨氮在后序位的阴极室中进行硝化反应,亚硝酸盐与硝酸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迁移至后序位的阳极室中进行反硝化脱氮,在反硝化脱氮时,能够利用后序位阳极室中的厌氧微生物分解污水中大量含碳有机物代谢生成的CO2、质子和电子,最终实现高C/N比污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同时净化。同时净化。同时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及高C/N比污水的净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及高C/N比污水的净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利用微生物催化作用使有机物如有机酸、蛋白质、糖类等降解,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污水,可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实现有效产电,近年来,关于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实现有机物降解和氮类物质去除已成为研究热点。
[0003]但是目前所开发的有膜微生物燃料电池大多为传统双室结构,且阳极室与阴极室的进水水质大多不同,阳极室的出水往往需要与其它工艺进行联合处理,处理后的水作为阴极室的进水。
[0004]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
4+
)形式存在的化合氮叫做氨氮。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0005]目前氨氮去除工艺主要为生物膜法,首先利用硝化菌将氨氮转变为硝基氮或亚硝基氮,进一步利用反硝化菌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极室,所述多个电极室包括相同数量的多个阳极室和多个阴极室,所述阳极室和阴极室交替排布形成序列,前序位电极室与后序位电极室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序列的首位为阳极室,序列的末位为阴极室,且末位阴极室与首位阳极室相接形成循环序列;每个电极室内均安装有电极组件,按照序列次序,相邻两极室内的电极组件分别通过电导线连接,同时,末位阴极室与首位阳极室内的电极组件也通过电导线连接;所述每个电极室的侧壁均开设有两个离子通道,按照序列次序,相邻两极室的离子通道位置对应且相连通;按照序列次序,位于前序位的阳极室和与其相邻的后序位的阴极室相连通的离子通道之间安装有阳离子交换膜,位于前序位的阴极室与其相邻的后序位的阳极室相连通的离子通道之间安装有阴离子交换膜,末位阴极室与首位阳极室相连通的离子通道之间安装有阴离子交换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各个电极室内设置双电极组件,在同一个电极室中,两个电极组件分别安装于靠近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的电极室顶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石墨毡和钛丝,所述石墨毡为片状,且竖向设置于电极室内部;所述钛丝的一端内插于石墨毡上,所述钛丝的一端,钛丝的中段固定于电极室顶壁,钛丝的另一端出露于电极室顶壁之外,所述电导线与出露于电极室顶壁之外的钛丝连接;所述电导线上设置有电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电极室中开设有参比电极孔,用于安装参比电极,所述参比电极采用银/氯化银参比电极。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国楷苏志强涂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