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勘查用无人机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65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勘查用无人机防护结构,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内置有信息采集模块,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信息采集模块相连接,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旋翼支臂下方设置有插接固定件,所述插接固定件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弧形防护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查设备技术领域,无人机本体的旋翼支臂下方通过插接固定件连接有弧形防护架,所述弧形防护架的水平高度与旋翼高度相一致,可以对旋翼部分进行半包覆式的保护,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在勘察飞行过程中螺旋桨与障碍物产生直接磕碰,从而造成设备损伤。从而造成设备损伤。从而造成设备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勘查用无人机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地质勘查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地质勘查用无人机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热病、测绘等领域应用广泛。
[0003]申请号为CN202222627855.X、名称为一种无人机螺旋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中,明确指出,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螺旋桨容易碰到树枝、电线等外物,导致无法正常飞行,因此,需要使用无人机螺旋桨保护装置,但现有的无人机螺旋桨保护装置均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安装,安装较为烦琐,安装速度较慢,且对于螺旋桨保护装置采用环形保护架时,环形保护架与螺旋桨处于同一水平面,半径大于螺旋桨转动半径,对螺旋桨转动平面提供保护,无法对螺旋桨的上部则无法提供保护。
[0004]申请号为CN202222622270.9、名称为一种具有螺旋桨防护结构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中,明确指出,目前无人机的螺旋桨通常都是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若无人机的侧边发生碰撞会导致螺旋桨会首先与碰撞面接触,会造成无人机螺旋桨的损坏,导致无人机会坠毁,因此需要对无人机进行改进。
[0005]在地质勘查过程中需要借助飞行器携带云台相机在高空对地质进行勘查,现有的勘查用无人机结构较为单一,缺乏保护装置,无人机在降落时,由于没有缓冲机构,易造成机体的损坏,并且在勘察过程中无人机的螺旋桨容易被撞击损坏,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术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勘查用无人机防护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勘查用无人机结构较为单一,缺乏保护装置,无人机在降落时,易造成机体的损坏,并且在勘察过程中无人机的螺旋桨容易被撞击损坏的问题。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质勘查用无人机防护结构,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内置有信息采集模块,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信息采集模块相连接,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旋翼支臂下方设置有插接固定件,所述插接固定件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弧形防护架,所述弧形防护架的水平高度与旋翼高度相一致,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下部装配连接有L型支脚,所述L型支脚下部设置有缓冲防护件。
[0008]上述插接固定件包括固定套、滑杆以及紧固螺栓,所述固定套安装于旋翼支臂的下端面上,所述滑杆插装于固定套内且一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螺栓贯穿固定套侧壁且与滑杆侧壁上的螺纹孔装配连接。
[0009]上述缓冲防护件包括固定杆以及橡胶套,所述固定杆设置于同一侧的两个L型支脚的下端上,所述橡胶套包覆于固定杆外,所述橡胶套底面开设有防滑纹。
[0010]上述弧形防护架外侧贴装有柔性防护条。
[0011]上述弧形防护架采用碳纤维材料框架结构。
[0012]上述固定套下端设置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内旋接有防护支杆,所述防护支杆的下端设置有辅助支脚。
[0013]上述防护支杆为轻质合金空腔管材。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勘查用无人机防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地质勘查无人机本体的旋翼支臂下方通过插接固定件连接有弧形防护架,弧形防护架的水平高度与旋翼高度相一致,可以对旋翼部分进行半包覆式的保护,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在勘察飞行过程中螺旋桨与障碍物产生直接磕碰,从而造成设备损伤;
[0017]2、弧形防护架通过插接固定件与地质勘查无人机本体进行装配连接,可以对损坏的弧形防护架单独进行更换,且更换方式非常简单,可以有效保证地质勘查无人机本体的使用效率;
[0018]3、地质勘查无人机本体底部设置有支座以及缓冲防护件,可以在地质勘查无人机本体降落时,在垂直方向上提供一个缓冲支撑作用,同时有效保证支撑部位与地面或者停机平台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降落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弧形防护架的局部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地质勘查无人机本体;2、摄像头;3、旋翼支臂;4、安装座;5、弧形防护架;6、支座;7、L型支脚;8、固定套;9、滑杆;10、紧固螺栓;11、固定杆;12、橡胶套;13、柔性防护条;14、螺纹座;15、防护支杆;16、辅助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
[0025]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地质勘查用无人机防护结构:
[0026]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

3可知,本方案的地质勘查无人机本体1内置有信息采集模块,地质勘查无人机本体1底部设置有摄像头2,摄像头2与信息采集模块相连接,地质勘查无人机本体1的旋翼支臂3下方设置有插接固定件,插接固定件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座4,安装座4上设有弧形防护架5,弧形防护架5的水平高度与旋翼高度相一致,地质勘查无人机本
体1的旋翼支臂3下方通过插接固定件连接有弧形防护架5,弧形防护架5采用碳纤维材料框架结构且外侧贴装有柔性防护条13,可以对旋翼部分进行半包覆式的保护,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在勘察飞行过程中螺旋桨与障碍物产生直接磕碰,从而造成设备损伤,弧形防护架5通过插接固定件与地质勘查无人机本体1进行装配连接,可以对损坏的弧形防护架5单独进行更换,且更换方式非常简单,可以有效保证地质勘查无人机本体1的使用效率,地质勘查无人机本体1底部设置有支座6,支座6下部装配连接有L型支脚7,L型支脚7下部设置有缓冲防护件,可以在地质勘查无人机本体1降落时,在垂直方向上提供一个缓冲支撑作用,同时有效保证支撑部位与地面或者停机平台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降落的安全性。
[002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插接固定件包括固定套8、滑杆9以及紧固螺栓10,固定套8安装于旋翼支臂3的下端面上,滑杆9插装于固定套8内且一端与安装座4固定连接,滑杆9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紧固螺栓10贯穿固定套8侧壁且与滑杆9侧壁上的螺纹孔装配连接,对现有的地质勘查无人机本体1进行改进,在其旋翼支臂3下部安装有固定套8,固定套8内插装有滑杆9,并利用紧固螺栓10对滑杆9进行锁紧固定,从而将滑杆9一端的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勘查用无人机防护结构,包括无人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内置有信息采集模块,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信息采集模块相连接,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旋翼支臂下方设置有插接固定件,所述插接固定件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弧形防护架,所述弧形防护架的水平高度与旋翼高度相一致,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下部装配连接有L型支脚,所述L型支脚下部设置有缓冲防护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查用无人机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固定件包括固定套、滑杆以及紧固螺栓,所述固定套安装于旋翼支臂的下端面上,所述滑杆插装于固定套内且一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螺栓贯穿固定套侧壁且与滑杆侧壁上的螺纹孔装配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芃曹煚辉常丽丽付莹莹洪月华荆博刘立柱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辽宁总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