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61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夹,包括底座、上夹持板、弹簧,所述底座上成形有两连接座、两固定座,两所述连接座并列间隔设置,所述固定座位于连接座的外侧,所述弹簧中部折弯成形有顶压部,所述弹簧设置于底座上,所述弹簧两端分别绕过两连接座后插入两固定座内;该板夹通过设置底座、上夹持板、弹簧,利用连接座、转动子实现上夹持板与底座之间的较佳,然后利用固定座实现固定弹簧,通过按压上夹持板实现打开该板夹,松开上夹持板后,通过弹簧推动上夹持板摆动关闭该板夹实现夹持对应物品,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可靠,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夹


[0001]本技术涉及办公文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板夹。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办公中,纸张等物品需要夹子将其固定,以便于涂写或进行其他用途,现有的板夹,其夹持稳固性不足,且结构相对复杂,反复使用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公开号为CN101005950B,公开了一种夹子,用于夹持纸捆的双稳定夹子,由金属片制成,在其上表面(3)上具有至少一个孔,其在稳定的打开位置(用于将纸放入或取出)和稳定的闭合位置(用于夹持纸)之间肘转,其包括被折叠形成第一和第二件的单片材料,所述第一件和第二件布置成容纳要在其间被夹持的物品,所述第一件中具有孔,至少绕着所述孔的一些材料被塑性变形,从而所述第一件具有稳定的第一位置和稳定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至少所述第一件的自由端具有大体凸形,在所述第二位置中,至少所述第一件的自由端具有大体凹形,其中所述折叠部中的所述材料的至少一部分被成形为抵抗趋于打开所述夹子的力。该夹子虽然结构简单,但使用时间长后容易变形,从而导致无法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实用可靠的板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板夹,包括底座、上夹持板、弹簧,所述底座上成形有两连接座、两固定座,两所述连接座并列间隔设置,所述固定座位于连接座的外侧,所述弹簧中部折弯成形有顶压部,所述弹簧设置于底座上,所述弹簧两端分别绕过两连接座后插入两固定座内;
[0005]所述上夹持板底部开有限位槽,所述上夹持板底部成形有两转动子,所述转动子插入连接座内实现上夹持板铰接底座,所述顶压部设置于限位槽内用于推动上夹持板向下摆动。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简单实用,操作简便,该板夹通过设置底座、上夹持板、弹簧,利用连接座、转动子实现上夹持板与底座之间的较佳,然后利用固定座实现固定弹簧,通过按压上夹持板实现打开该板夹,松开上夹持板后,通过弹簧推动上夹持板摆动关闭该板夹实现夹持对应物品,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可靠,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
[0007]进一步地,两所述连接座左右设置,两所述连接座的左侧分别开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供转动子插入。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上夹持板铰接底座。
[0008]进一步地,位于左侧的所述连接座左侧设置所述固定座,位于右侧的所述的连接座右侧设置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侧壁开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前后贯穿整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孔用于供弹簧端部插入。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固定弹簧。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持板底部中侧成形有两连接块,两所述连接块左右并列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块的右侧成形所述转动子。
[0010]进一步地,所述顶压部呈U型结构,所述顶压部向上倾斜设定角度使顶压部的顶部推动上夹持板向下摆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成形有卡挡条,所述卡挡条沿底座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卡挡条用于卡挡弹簧。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配合固定座将弹簧固定于底座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持板底部前侧开设所述限位槽,所述上夹持板顶部前侧成形有按压槽,所述上夹持板开有两通孔,所述通孔上下贯穿整个上夹持板,所述通孔向下对准转动子。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持板后侧向下折弯成形有夹持部。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提高夹紧物品的稳固性。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开有两第一安装孔,所述底座上开有两第二安装孔,通过弹性扣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实现将底座可拆卸安装于底板上,所述上夹持板向下摆动配合底板用于将物品夹持于底板上。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底板,以便于将纸张等物品放置于底板上,然后通过上夹持板与底板配合夹持物品,且通过设置弹性扣,使底座与底板可拆卸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成形有多段螺纹条,所述夹持部底部成形有夹持条。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提高物品夹持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一。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二。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三。
[0020]图5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安装于底板立体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安装于底板分解图。
[0024]其中,1为底座,11为连接座,111为连接孔,12为固定座,121为固定孔,13为卡挡条,14为第二安装孔,2为上夹持板,21为限位槽,22为转动子,221为连接块,23为通孔,24为夹持部,241为夹持条,25为按压槽,3为弹簧,31为顶压部,4为底板,41为第一安装孔,42为弹性扣,43为螺纹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参见附图1至附图8所示,一种板夹,包括底座1、上夹持板2、弹簧3,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成形有两连接座11、两固定座12,两连接座11并列间隔设置,固定座12位于连接座11的外侧,弹簧3中部折弯成形有顶压部31,弹簧3设置于底座1上,弹簧3两端分别绕过两连接座11后插入两固定座12内。
[0028]上夹持板2底部开有限位槽21,上夹持板2底部成形有两转动子22,转动子22插入连接座11内实现上夹持板2铰接底座1,顶压部31设置于限位槽21内用于推动上夹持板2向下摆动;具体地,顶压部31呈U型结构,顶压部31向上倾斜设定角度使顶压部31的顶部推动上夹持板2向下摆动。
[0029]在本实施例中,两连接座11左右设置,两连接座11的左侧分别开有连接孔111,连接孔111供转动子22插入。
[0030]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左侧的连接座11左侧设置固定座12,该连接座11与固定座12之间留有足够空间使转动子22进入或退出连接座11的连接孔111,位于右侧的的连接座11右侧设置固定座12,固定座12侧壁开有固定孔121,固定孔121前后贯穿整个固定座12,固定孔121用于供弹簧3端部插入。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夹,包括底座(1)、上夹持板(2)、弹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成形有两连接座(11)、两固定座(12),两所述连接座(11)并列间隔设置,所述固定座(12)位于连接座(11)的外侧,所述弹簧(3)中部折弯成形有顶压部(31),所述弹簧(3)设置于底座(1)上,所述弹簧(3)两端分别绕过两连接座(11)后插入两固定座(12)内;所述上夹持板(2)底部开有限位槽(21),所述上夹持板(2)底部成形有两转动子(22),所述转动子(22)插入连接座(11)内实现上夹持板(2)铰接底座(1),所述顶压部(31)设置于限位槽(21)内用于推动上夹持板(2)向下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夹,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连接座(11)左右设置,两所述连接座(11)的左侧分别开有连接孔(111),所述连接孔(111)供转动子(22)插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夹,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的所述连接座(11)左侧设置所述固定座(12),位于右侧的所述的连接座(11)右侧设置所述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侧壁开有固定孔(121),所述固定孔(121)前后贯穿整个固定座(12),所述固定孔(121)用于供弹簧(3)端部插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板(2)底部中侧成形有两连接块(221),两所述连接块(221)左右并列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浓根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麦朗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