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末端截留的智能化分流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060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末端截留的智能化分流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筒体,雨水收集筒体壁上设置有雨水管道预留孔,所述雨水管道穿过雨水管道预留进入雨水收集筒体内部,其下方接有截污挂篮装置;所述雨水收集筒体内底部通过隔板分隔为两个储水区;所述第一储水区和第二储水区内分别对应安装有分流大泵和分流小泵,雨水收集筒体内壁上设置有溢流孔;雨水收集筒体内部设置有雨水分流控制装置,包括:降雨分析模块、浊度分析模块和分流泵控制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初期雨水不经处理直接外排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还可以充分回收污染物浓度较低的后期雨水,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的社会效益。的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末端截留的智能化分流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末端截留的智能化分流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初期雨水水质受降雨强度、降雨时间间隔与雨型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雨水污染物负荷的不确定性较高,需要有效处理。而后期雨水相对洁净,水中污染物浓度低,是补充河湖的重要优质水源。山地地形的城市导致地表径流具有快排快泄的特点,径流对地表的冲刷强度大,初期雨水污染负荷大,但初期径流时间较平原区域短。目前,山地地形的城市少有开展初期雨水控制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虽然部分流域在治理中应用了调蓄池或开展了截留式合流制的建设,但建设参数均参照其他国内城市的案例,缺乏对本地区域的雨型特点、地形特征和径流汇集规律的考虑,缺乏相关的精确分流的技术及产品。因此,针对山地城市特征,亟需研发出适宜的雨水精确分流技术及产品,有效控制入河/湖高浓度初期雨水,避免初期雨水不经处理直接外排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对河/湖水环境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末端截留的智能化分流处理系统,能够避免初期雨水不经处理直接外排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还可以充分回收污染物浓度较低的后期雨水,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基于末端截留的智能化分流处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筒体,所述雨水收集筒体顶部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下方的雨水收集筒体壁上设置有雨水管道预留孔,所述雨水管道穿过雨水管道预留进入雨水收集筒体内部,所述雨水管道出口下方接有截污挂篮装置;所述雨水收集筒体内底部通过隔板分隔为两个储水区,分别为第一储水区和第二储水区;所述第一储水区和第二储水区内分别对应安装有分流大泵和分流小泵,所述分流大泵和分流小泵的出水口均与城市污水管网相接,所述隔板上方的雨水收集筒体内壁上设置有溢流孔;所述截污挂篮装置顶部固定有锁链,雨水收集筒体内顶部设有支撑杆,雨水收集筒体内第一储水区底部设有紧急排洪通道,紧急排洪通道上设有配重块,锁链绕过支撑杆并连接到配重块的上方;雨水收集筒体内部设置有雨水分流控制装置;所述雨水分流控制装置包括:降雨分析模块;用于获取雨量检测信息,并根据雨量检测信息判断是否有降雨,若是,则生成降雨信息,并记录降雨时间信息;浊度分析模块:用于获取水质信息,并根据水质信息判断雨水浊度是否超过浊度预设值,若是,则生成浊度处理信息;分流泵控制模块:用于在获取到浊度处理信息时,获取第一水位信息,并判断第一水位信息是否超过第一水位预设值,若是,则生成分流小泵启动控制信号,若否,则生成分流小泵关闭控制信号;还用于在生成分流小泵启动控制信号时,获取第二水位信息,并判断
第二水位信息是否超过第二水位预设值,若是,则生成分流大泵启动控制信号,若否,则生成分流大泵关闭控制信号。
[0005]进一步,所述雨水分流控制装置还包括:截污挂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截污挂篮装置的装载情况信息,并根据装载情况信息判断截污挂篮装置是否需要进行清洗,若是,则生成清理提示信息。
[0006]进一步,所述截污挂篮装置包括分隔设置的过滤区、除渣区和第三储水区,所述雨水管道出口接入过滤区,所述过滤区中设有转鼓式微滤机,所述转鼓式微滤机侧面中心通过管道连接第三储水区,所述除渣区内设有排除杂质的污物提升器和将过滤区的过滤区杂质抽入到污物提升器的抽吸管道以及抽吸装置,所述转鼓式微滤机、污物提升器和抽吸装置均与雨水分流控制装置电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雨水分流控制装置还包括:污物过滤模块:用于启动转鼓式微滤机对来水进行有效过滤。
[0008]进一步,所述雨水分流控制装置还包括:污物清理模块:用于在得到清理提示信息时,启动抽吸装置,将转鼓式微滤机隔离在外并沉积在过滤区底部的污物输送到污物提升器上,再由污物提升器将污物输送至外部存储区域。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末端截留的智能化分流处理分法,运用了上述系统所述的雨水收集筒体和雨水分流控制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降雨分析步骤:获取雨量检测信息,并根据雨量检测信息判断是否有降雨,若是,则生成降雨信息,并记录降雨时间信息;浊度分析步骤:获取水质信息,并根据水质信息判断雨水浊度是否超过浊度预设值,若是,则生成浊度处理信息;分流泵控制步骤:在获取到浊度处理信息时,获取第一水位信息,并判断第一水位信息是否超过第一水位预设值,若是,则生成分流小泵启动控制信号,若否,则生成分流小泵关闭控制信号;以及在生成分流小泵启动控制信号时,获取第二水位信息,并判断第二水位信息是否超过第二水位预设值,若是,则生成分流大泵启动控制信号,若否,则生成分流大泵关闭控制信号。
[0010]进一步,还包括:截污挂篮检测步骤:检测截污挂篮装置的装载情况信息,并根据装载情况信息判断截污挂篮装置是否需要进行清洗,若是,则生成清理提示信息。
[0011]进一步,还包括:污物过滤步骤:启动转鼓式微滤机对来水进行有效过滤。
[0012]进一步,还包括:污物清理步骤:在得到清理提示信息时,启动抽吸装置,将转鼓式微滤机隔离在外并沉积在过滤区底部的污物输送到污物提升器上,再由污物提升器将污物输送至外部存储区域。
[0013]原理及优点:1.本装置能够精确检测雨水的污染状态,准确分离污染雨水和清洁雨水,通过两个分流泵将污染雨水输送到城市污水管网,清洁雨水通过溢流孔流入附近河流湖泊;收集
与输送初期雨水快速,高效,环保和智能化,减少繁琐的人为操作,使用分流大泵和分流小泵,节约了能源。
[0014]2.通过截污挂篮装置可以隔除大中尺寸颗粒污染物,以此实现来水的预处理,具体是通过转鼓式微滤机对所分流的富含颗粒物的地表径流进行快速过滤处理,将极大地削减入河湖地表径流的污染负荷。从而能够避免初期雨水不经处理直接外排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
[0015]3.通过设置污物提升器和抽吸装置,有效提升颗粒污染物至设备外部,减少了个人工清渣环节,使得设备的便捷度增加。不再需要人工操作倾倒杂质,省时省力,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于末端截留的智能化分流处理系统的雨水分流控制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末端截留的智能化分流处理系统的控制逻辑框图;图3为基于末端截留的智能化分流处理系统中雨水收集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中截污挂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雨水收集筒体1、盖板2、雨水管道预留孔3、雨水管道4、透气阀5、截污挂篮装置6、分流大泵7、分流小泵8、爬梯9、溢流孔10、雨水分流控制装置11、不锈钢隔板12、传送带13、转鼓式微滤机14、溢流通道15、清洗通道16、清洗管道17、配重块18、过滤区19、除渣区20、第三储水区21。
[0018]实施例一一种基于末端截留的智能化分流处理系统,基本如图1、图2、图3所示,适宜于山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末端截留的智能化分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筒体,所述雨水收集筒体顶部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下方的雨水收集筒体壁上设置有雨水管道预留孔,所述雨水管道穿过雨水管道预留进入雨水收集筒体内部,所述雨水管道出口下方接有截污挂篮装置;所述雨水收集筒体内底部通过隔板分隔为两个储水区,分别为第一储水区和第二储水区;所述第一储水区和第二储水区内分别对应安装有分流大泵和分流小泵,所述分流大泵和分流小泵的出水口均与城市污水管网相接,所述隔板上方的雨水收集筒体内壁上设置有溢流孔;所述截污挂篮装置顶部固定有锁链,雨水收集筒体内顶部设有支撑杆,雨水收集筒体内第一储水区底部设有紧急排洪通道,紧急排洪通道上设有配重块,锁链绕过支撑杆并连接到配重块的上方;雨水收集筒体内部设置有雨水分流控制装置;所述雨水分流控制装置包括:降雨分析模块;用于获取雨量检测信息,并根据雨量检测信息判断是否有降雨,若是,则生成降雨信息,并记录降雨时间信息;浊度分析模块:用于获取水质信息,并根据水质信息判断雨水浊度是否超过浊度预设值,若是,则生成浊度处理信息;分流泵控制模块:用于在获取到浊度处理信息时,获取第一水位信息,并判断第一水位信息是否超过第一水位预设值,若是,则生成分流小泵启动控制信号,若否,则生成分流小泵关闭控制信号;还用于在生成分流小泵启动控制信号时,获取第二水位信息,并判断第二水位信息是否超过第二水位预设值,若是,则生成分流大泵启动控制信号,若否,则生成分流大泵关闭控制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末端截留的智能化分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分流控制装置还包括:截污挂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截污挂篮装置的装载情况信息,并根据装载情况信息判断截污挂篮装置是否需要进行清洗,若是,则生成清理提示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末端截留的智能化分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挂篮装置包括分隔设置的过滤区、除渣区和第三储水区,所述雨水管道出口接入过滤区,所述过滤区中设有转鼓式微滤机,所述转鼓式微滤机侧面中心通过管道连接第三储水区,所述除渣区内设有排除杂质的污物提升器和将过滤区的过滤区杂质抽入到污物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强唐铸宋克林罗义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