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纳米有机朗肯循环的光伏光热水电系统及调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有机朗肯循环的光伏光热水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与传统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诸如太阳能和风能,具有来源广泛、易于获取和低碳环保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力量。
[0003]可再生能源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未被利用的余热,具有可观的回收和利用效益,被视为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在方案。
[0004]可再生能源和余热利用仍存在限制:
[0005]1.海上光伏发电系统因处于海边,海上盐雾会沉积在光伏板表面形成盐雾结晶,严重影响光电转换效率;且在海上,无适合的淡水清洗光伏板;
[0006]2.现有余热和太阳能品位低,难以高效生产电力和淡水;
[0007]3.可再生能源的数量、品质和间歇性难以匹配用户动态变化的能量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进行光伏板清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纳米有机朗肯循环的光伏光热水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有机朗肯循环、蒸发
‑
冷凝器(7)和光伏发电装置(8);所述纳米有机朗肯循环为所述蒸发
‑
冷凝器(7)提供热能,用于所述蒸发
‑
冷凝器(7)内海水蒸发;所述蒸发
‑
冷凝器(7)内海水蒸发冷凝后形成的淡水用于所述光伏发电装置(8)的清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光热水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
‑
冷凝器(7)包括蒸发腔(701)和冷凝腔(702);所述蒸发腔(701)内形成的淡水蒸汽经中间腔通道(710)流入所述冷凝腔(702),在所述冷凝腔(702)内冷凝成淡水;所述蒸发腔(701)内设有海水喷头(703)和蒸发腔盘管(704),所述蒸发腔盘管(704)与所述纳米有机朗肯循环连接,从所述纳米有机朗肯循环内获取热能并加热从所述海水喷头(703)喷出的海水;所述冷凝腔(702)内设有冷凝腔盘管(705)、海水喷头水管(708)和淡水出口管(709);海水经所述海水喷头水管(708)在所述冷凝腔(702)吸热后,经所述海水喷头(703)喷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光热水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喷头(703)设置在所述蒸发腔盘管(704)上方;海水经所述海水喷头水管(708)和海水喷头(703),以海水雾气形式向下经过所述蒸发腔盘管(704);所述蒸发
‑
冷凝器(7)内剩余的浓海水在蒸发腔(701)底部通过浓海水出口管(711)进入浓海水箱(12);所述冷凝腔(702)冷凝蒸发后的淡水蒸汽并形成淡水,在冷凝腔(702)底部通过淡水出口管(709)进入淡水箱(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光热水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有机朗肯循环包括风力发电机(1)、容积式集热器(2)、膨胀机(3)、冷凝器(4)、工质存储箱(5)和工质泵(6);所述容积式集热器(2)包括聚集太阳能的集热管(201)和为所述集热管(201)提供太阳能的聚光器(202);流经所述集热管(201)的纳米有机工质(501)通过纳米粒子吸收所述集热管(201)内聚集的太阳能,提高所述纳米有机工质(501)的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光热水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1)主要包括叶片(101)、发电机(102)、发电机外壳(103)和发电机盘管(104);所述膨胀机(3)由内部膨胀机转子(301)和外部膨胀机外壳(302)组成,依靠膨胀机底座(303)支撑;所述冷凝器(4)由内部冷凝器盘管(401)和外部冷凝器外壳(402)组成;所述工质存储箱(5)包括纳米有机工质循环管(502)、有机工质补给管(506)和纳米粒子...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