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饲管固定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548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鼻饲管固定贴。一种鼻饲管固定贴,包括上固定区和下固定带,上固定区包括鼻固定区,在鼻固定区的两侧设置有面固定区,鼻固定区和面固定区上均匀设置有通气孔;在面固定区和鼻固定区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吸油垫,吸油垫为条形结构,吸油垫位于面固定区的下部位置;下固定带包括缠绕区和固定区,缠绕区的前端和鼻固定区连接,自与鼻固定区连接的位置处向下两个下固定带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固定区和缠绕区连接,并且固定区和缠绕区之间的夹角大于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饲管固定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鼻饲管固定贴。

技术介绍

[0002]鼻饲是在特殊情况下人工把胃管经鼻腔置入食道中,先把食物用磨碎机打糊,用大注射器连接胃管接头下面的大注食口,连接牢固后,手动加压推杆活塞往患者胃中打水和食物,帮助不能自主吞咽的患者提供水和食物,维持体内代谢、体重和营养。目前,在鼻孔位置留置导管时,一般采用“人”字形的鼻贴,在使用时粘胶层粘贴在皮肤表面上,而大面积的粘结层粘结紧密的固定在皮肤上,容易造成鼻部皮肤的红肿、发炎。鼻部三角区容易分泌油脂,当油脂分泌过多时,容易使固定贴和皮肤分离,影响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鼻饲管固定贴,该种固定贴具有透气和吸油结构,在保证固定效果的同时,有效减轻对皮肤的损害。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鼻饲管固定贴,包括上固定区和下固定带,所述下固定带连接在上固定区的下方,所述上固定区包括鼻固定区,在鼻固定区的两侧设置有面固定区,所述鼻固定区和面固定区上均匀设置有通气孔;在面固定区和鼻固定区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吸油垫,所述吸油垫为条形结构,所述吸油垫位于面固定区的下部位置;所述下固定带包括缠绕区和固定区,所述缠绕区的前端和鼻固定区连接,自与鼻固定区连接的位置处向下两个下固定带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固定区和缠绕区连接,并且固定区和缠绕区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所述上固定区和下固定带自上而下均包括固定层、粘胶层和离型纸层。<br/>[0005]优选的,所述吸油垫的长度小于鼻固定区的宽度。
[0006]优选的,所述吸油垫中填充有吸油海绵。
[0007]优选的,所述吸油垫的高度大于1毫米小于3毫米。
[0008]优选的,所述下固定带中固定区的长度小于缠绕区的长度。
[0009]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在于:先将上固定区的离型纸层揭开,使上固定区的两个吸油垫分别卡在鼻翼两侧的凹陷位置处,再将鼻固定区固定粘贴在鼻头位置处,最后再将面固定区展开使其粘贴在鼻翼两侧的面颊处。将上固定区固定完成后,再将下固定带分别缠绕在两根鼻饲管上,其中下固定带的缠绕区负责缠绕在下固定带上,而下固定带的固定区则是将鼻饲管粘贴到面部。如此,通过下固定带将鼻饲管和上固定区连接在一起,并将其牢固粘贴在面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鼻固定区的两侧增加了面固定区,整个上固定区的长度增加,总长度在7厘米至10里面之间,且在鼻固定区和面固定区之间弧形连接,贴合鼻部高于面部的结构特点,能够更好的贴合在鼻部和面部,进而减少褶皱,达到良好的固定作用。2、在鼻固定区和面固定区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吸油垫,所述吸油垫为条形结构,一
方面由于鼻翼位置处较低,在与面部连接时,容易形成空间,会影响固定效果。而吸油垫的存在则可以鼻翼两侧较低的位置给垫平,可以使固定贴更加平整的粘贴在面部,提高固定效果。另一发面,吸油垫内部填充有吸油海绵,可以吸收鼻部三角区分泌的油脂,减少油脂对固定贴的侵蚀,提高固定效果。3、在鼻固定区和面固定区上均设置有通气孔,可以使皮肤更加透气,减少对皮肤的憋闷,减少皮肤发炎等情况。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固定层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粘胶层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1中沿AA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固定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
[0016]1、上固定区;2、下固定带;3、鼻固定区;4、面固定区;5、通气孔;6、吸油垫;7、缠绕区;8、固定区;9、固定层;10、粘胶层;11、离型纸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一种鼻饲管固定贴,包括上固定区1和下固定带2,所述下固定带2连接在上固定区1的下方,所述上固定区1包括鼻固定区3,在鼻固定区3的两侧设置有面固定区4,所述鼻固定区3和面固定区4上均匀设置有通气孔5;在面固定区4和鼻固定区3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吸油垫6,所述吸油垫6为条形结构,所述吸油垫6位于面固定区4的下部位置;所述下固定带2包括缠绕区7和固定区8,所述缠绕区7的前端和鼻固定区3连接,自与鼻固定区3连接的位置处向下两个下固定带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固定区8和缠绕区7连接,并且固定区8和缠绕区7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所述上固定区1和下固定带2自上而下均包括固定层9、粘胶层10和离型纸层11。
[0019]吸油垫6的长度小于鼻固定区3的宽度,所述吸油垫6中填充有吸油海绵,所述吸油垫6的高度大于1毫米小于3毫米。
[0020]下固定带2中固定区8的长度小于缠绕区7的长度。
[0021]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在于:先将上固定区1的离型纸层11揭开,使上固定区1的两个吸油垫6分别卡在鼻翼两侧的凹陷位置处,再将鼻固定区3固定粘贴在鼻头位置处,最后再将面固定区4展开使其粘贴在鼻翼两侧的面颊处。将上固定区1固定完成后,再将下固定带2分别缠绕在两根鼻饲管上,其中下固定带2的缠绕区7负责缠绕在下固定带2上,而下固定带2的固定区8则是将鼻饲管粘贴到面部。如此,通过下固定带2将鼻饲管和上固定区1连接在一起,并将其牢固粘贴在面部。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鼻固定区3的两侧增加了面固定区4,整个上固定区1的长度增加,总长度在7厘米至10里面之间,且在鼻固定区3和面固定区4之间弧形连接,贴合鼻部高于面部的结构特点,能够更好的贴合在鼻部和面部,进而减少褶皱,达到良好的固定作用。2、在鼻固定区3和面固定区4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吸油垫6,所述吸油垫6为
条形结构,一方面由于鼻翼位置处较低,在与面部连接时,容易形成空间,会影响固定效果。而吸油垫6的存在则可以鼻翼两侧较低的位置给垫平,可以使固定贴更加平整的粘贴在面部,提高固定效果。另一方面,吸油垫6内部填充有吸油海绵,可以吸收鼻部三角区分泌的油脂,减少油脂对固定贴的侵蚀,提高固定效果。3、在鼻固定区3和面固定区4上均设置有通气孔5,可以使皮肤更加透气,减少对皮肤的憋闷,减少皮肤发炎等情况。
[0023]在本技术中,鼻固定区3的宽度设置在4厘米到6厘米之间,由于个体差异必然存在一些不能完全贴合,因此在设计时,会将鼻固定区3和面固定区4的尺寸设计的较大,在使用时,通过吸油垫6来进行定位,吸油垫6卡在鼻翼两侧的低位置区,然后鼻固定区3粘贴在鼻部,尺寸宽裕的位置重叠在鼻头顶部。当然,也可以选择一些弹性材料,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个体之间鼻部的大小差异。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饲管固定贴,包括上固定区和下固定带,所述下固定带连接在上固定区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区包括鼻固定区,在鼻固定区的两侧设置有面固定区,所述鼻固定区和面固定区上均匀设置有通气孔;在面固定区和鼻固定区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吸油垫,所述吸油垫为条形结构,所述吸油垫位于面固定区的下部位置;所述下固定带包括缠绕区和固定区,所述缠绕区的前端和鼻固定区连接,自与鼻固定区连接的位置处向下两个下固定带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固定区和缠绕区连接,并且固定区和缠绕区之间的夹角大于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帅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创奇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