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式识别的塘坝复蓄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42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塘坝复蓄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包括建立经参数率定验证的塘坝灌溉系统模拟模型;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模型,根据多种类型塘坝灌溉系统长系列复蓄次数模拟成果的复蓄次数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序列,将复蓄次数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响应关系划分为若干个模式;对于每个模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塘坝复蓄次数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根据每个模式的回归模型以及待定塘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取值,先确定模式,再对塘坝复蓄次数进行确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不同类型塘坝复蓄次数确定问题。解决了不同类型塘坝复蓄次数确定问题。解决了不同类型塘坝复蓄次数确定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模式识别的塘坝复蓄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农田水利、水资源管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塘坝复蓄次数确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南方丰水地区,作为主要灌溉水源之一的塘坝,具有面广量大、管理形式多元、计量建设滞后、管理基础薄弱等特点,基于复蓄次数的塘坝灌溉系统灌溉用水量估算方法是当前主要方法,而复蓄次数确定方法研究很少,复蓄次数影响因素系统研究目前空白,因此复蓄次数确定是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0003]现有《基于径流曲线数模型的江淮丘陵区塘坝复蓄次数计算模型》提出运用径流曲线数模型处理塘坝灌区无资料水文模拟计算问题,构建了塘坝灌区降雨径流模拟模型,并依据 Penman

Monteith公式计算了各典型作物的需水量,并通过塘坝灌溉系统的水量平衡分析合理地推算了塘坝系统复蓄次数。现有《基于 DEM 和 SCS 模型的重庆岩溶槽谷区塘堰复蓄次数的计算》提出以重庆市两个典型岩溶槽谷区为研究区,通过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划分集水区,依据径流曲线数模型(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塘坝复蓄次数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经参数率定验证的塘坝灌溉系统模拟模型;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模型,根据多种类型塘坝灌溉系统长系列复蓄次数模拟成果的复蓄次数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序列,将复蓄次数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响应关系划分为若干个模式;对于每个模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塘坝复蓄次数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根据每个模式的回归模型以及待定塘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取值,先确定模式,再对塘坝复蓄次数进行确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经参数率定验证的塘坝灌溉系统模拟模型,包括:建立复蓄次数目标函数,如下式:,;获取决策变量,所述决策变量为塘坝第i年第t时段供水量,当塘坝蓄水量满足面临时段灌溉用水要求时,,当塘坝蓄水量不足、不能面临时段灌溉用水要求时,;建立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包括:(1)水位约束:;(2)水量平衡约束:;(3)工程能力约束:;(4)非负约束:上述各式中的各变量大于等于零;式中:为目标函数,为历年复蓄次数组成的时间序列;为第i年复蓄次数,为系列总年数,为年内时段总数,为塘坝总容积,为塘坝第i年第t时段第j灌溉用水户需水量,为用水户数量,为水利用系数,为塘坝第i年第t时段可以供给水量,为第t时段塘坝蓄水位,、分别为第t时段塘坝蓄水位上限值和下限值;、分别为第t时段初和时段末塘坝蓄水容积,为第t时段塘坝来水量,为第t时段塘坝蒸发渗漏量,为第t时段塘坝弃水量;为第t时段各类工程实际通过水量,为各类工程最大能力;根据所述目标函数、决策变量以及约束条件,建立塘坝灌溉系统模拟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与验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模型,根据多种类型塘坝
灌溉系统长系列复蓄次数模拟成果的复蓄次数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序列,将复蓄次数与其影响因素的响应关系划分为若干个模式,包括:基于目标函数和其主要影响因素,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将复蓄次数与其影响因素的响应关系划分为个模式,其中为塘坝复蓄次数主要影响参数矩阵,,为主要影响因素个数;其中,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将复蓄次数与其影响因素的响应关系划分为个模式,具体为:对于给定的一个包含个多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武华一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