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带结构及照明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287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灯带结构,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包括底盘和扩散面罩,扩散面罩与底盘围合形成发光空间;设有连接部的遮光件,使扩散面罩固定安装于底盘;安装于底盘且位于发光空间中的光源模块,光源模块包括多个第一LED灯珠和多个第二LED灯珠,多个第一LED灯珠与连接部相邻,且均匀包围在连接部的周侧,多个第二LED灯珠位于多个第一LED灯珠远离连接部的一侧,并且,多个第二LED灯珠沿扩散面罩的延伸方向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照明灯具,包括灯具本体以及该灯带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位于BOSS柱附近的LED灯珠的光被遮挡,使得灯在点亮后扩散面罩上出现阴影、发光不均匀的缺陷,提高了光线的均匀度,优化了灯具的照明效果。具的照明效果。具的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带结构及照明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灯带结构及照明灯具。

技术介绍

[0002]BOSS柱,一般沿其轴向开设有自攻螺纹孔,主要用于两个非金属构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在一些灯具结构中,普遍用到BOSS柱来固定连接灯具的底盘和扩散面罩。
[0003]然而,在现有的灯具中,由于BOSS柱穿设在LED灯珠附近,此时BOSS柱会遮挡LED灯珠发出的光,使得部分光线被BOSS柱所遮挡,导致灯具在点亮后扩散面罩上出现阴影、发光不均匀,整灯点亮后效果看起来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灯带结构及照明灯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位于BOSS柱附近的LED灯珠的光被遮挡,使得灯在点亮后扩散面罩上出现阴影、发光不均匀的缺陷,提高了光线的均匀度,优化了灯具的照明效果。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灯带结构,包括:底盘和扩散面罩,所述扩散面罩与所述底盘围合形成发光空间,所述发光空间包括第一发光区、第二发光区和遮光区,所述第一发光区和所述第二发光区分别位于所述遮光区的两侧,且所述遮光区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带结构(1),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0)和扩散面罩(20),所述扩散面罩(20)与所述底盘(10)围合形成发光空间,所述发光空间包括第一发光区(60)、第二发光区(70)和遮光区(80),所述第一发光区(60)和所述第二发光区(70)分别位于所述遮光区(80)的两侧,且所述遮光区(80)对应的所述扩散面罩(20)处设有过孔;设有连接部的遮光件(30),所述连接部穿设所述过孔并与所述底盘(10)连接,使所述扩散面罩(20)固定安装于所述底盘(10),且使所述遮光件(30)固定安装并遮挡于所述遮光区(80)对应部分的所述扩散面罩(20)表面;安装于所述底盘(10)且位于所述发光空间中的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多个第一LED灯珠(40)和多个第二LED灯珠(50),多个所述第一LED灯珠(40)与所述连接部相邻,且均匀围布在所述连接部的周侧,多个所述第二LED灯珠(50)位于多个所述第一LED灯珠(40)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并且,多个所述第二LED灯珠(50)沿所述灯带结构(1)的延伸方向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带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BOSS柱(90),所述BOSS柱(90)与所述过孔通过连接件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带结构(1),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第一LED灯珠(40)之间的间距为所述BOSS柱(90)外径的1.2倍至1.5倍,并且,任意第一LED灯珠(40)到所述BOSS柱(90)的轴线的距离为所述BOSS柱(90)外径的1.5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带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BOSS柱(90)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10)边沿,多个所述第一LED灯珠(40)呈半圆周状围布在所述BOSS柱(90)的周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带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BOSS柱(90)沿所述灯带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海谢建民沈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