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配置方案确定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0217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配置方案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及每个储能配置方案的指标数据;基于主观赋权法与所述指标数据确定所述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不同指标下的主观权重;基于客观赋权法与所述指标数据计算所述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不同指标下的客观权重;对所述主观权重与所述客观权重进行组合得到组合权重;基于DS证据融合方法根据所述组合权重对所述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进行筛选,得到目标储能配置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主客观结合的方法,使得结果可信度更高,且在处理数据时几乎用到所有数据,进一步加强结果准确性;然后,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DS证据融合方法的优势,摆脱了对先验概率的依赖,使得结果准确度提高。提高。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配置方案确定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能源管理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储能配置方案确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节能环保成为发展的前提,故以风电、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发展迅速,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方式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等不确定性特征,其大规模接入电网将导致弃风弃光率升高、电能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储能系统凭借其自身所具有的调节灵活、响应迅速、安全可控等特性,逐渐走上了能源发展的舞台。“3060”目标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波动性电力负荷会给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带来严峻挑战。利用储能系统的能量时空平移特性,可确保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目前,储能技术正朝着转换高效化、高能量密度化和低应用成本化的方向发展。储能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需求响应等多种服务。针对电网侧多点布置的分布式储能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安装地点灵活等优点,与集中式储能相比较,节省了输配电资源和运行费用,同时降低了输配电过程中的线路损耗。但目前储能成本仍然较高,储能系统接入电网会影响网络潮流、电能质量和系统可靠性,储能系统的有序接入是其技术经济性得以充分展现的重要前提。
[0003]由于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峰谷套利机制的成熟,储能系统的规模化建设得到了广泛关注。而配置储能系统后给系统运行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付出一定成本。因此,如何全面评估储能系统配置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帮助决策者进行方案比选,对于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日渐成熟,储能配置方案评估的需求越来越多,亟需具有准确、快速的创新性评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储能配置方案确定方法,包括:
[0005]确定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及每个储能配置方案的指标数据;
[0006]基于主观赋权法与所述指标数据确定所述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不同指标下的主观权重;基于客观赋权法与所述指标数据计算所述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不同指标下的客观权重;
[0007]对所述主观权重与所述客观权重进行组合得到组合权重;
[0008]基于DS证据融合方法根据所述组合权重对所述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进行筛选,得到目标储能配置方案。
[0009]优选的,确定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及每个储能配置方案的指标数据,包括:
[0010]获取电力系统的储能配置需求;
[0011]根据所述储能配置需求确定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
[0012]根据所述储能配置需求确定若干个储能配置评价指标;
[0013]获取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每个储能配置评价指标下的指标数据。
[0014]优选的,在根据所述储能配置需求确定若干个储能配置评价指标后,对所述若干个储能配置评价指标进行分类,得到若干个类别评价指标。
[0015]优选的,基于主观赋权法与所述指标数据确定所述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不同指标下的主观权重,包括:
[0016]在所述若干个类别评价指标中任意选择一个类别评价指标作为目标类别评价指标,并获取所述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中的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所述目标类别评价指标下的指标数据;
[0017]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所述层次结构模型中的目标层为储能配置方案的组合权重最高;所述层次结构模型中的准测层为所述目标类别评价指标下的储能配置评价指标;所述层次结构模型中的因子层为所述的根据所述储能配置需求确定的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
[0018]基于所述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
[0019]对所述判断矩阵进行层次排序与一致性检验,得到所述判断矩阵中的矩阵元素针对所述目标层的相对权重;
[0020]逐层合成所述相对权重,得到所述主观权重;
[0021]重复以上方法,计算得到所述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中的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每个类别评价指标下的主观权重。
[0022]优选的,基于客观赋权法与所述指标数据计算所述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不同指标下的客观权重,包括:
[0023]根据归一化公式对所述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
[0024]根据归一化的指标数据计算所述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中的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每个指标下的权重作为指标权重;
[0025]根据所述指标权重计算每个指标数据的信息熵值;
[0026]根据所述每个指标数据的信息熵值计算所述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每个指标下的权重作为所述客观权重。
[0027]优选的,在所述指标为正指标时,所述归一化公式为:
[0028][0029]在所述指标为负指标时,所述归一化公式为:
[0030][0031]其中,所述正指标为与储能配置方案的权重成正相关的指标;所述负指标为与储能配置方案的权重成负相关的指标,X
ij
表示对第j个储能配置方案在第i个指标下的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后的指标数据;u、v、m、n均为预设值;max为取最大值函数,min为取最小值函数。
[0032]优选的,所述客观权重的计算公式包括:
[0033][0034]其中,X
ij
表示对第j个储能配置方案在第i个指标下的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后的指标数据;P
ij
为第j个储能配置方案在第i个指标下的权重,P
ij
满足∑P
ij
=1;
[0035][0036]其中,e
j
为第j个储能配置方案在第i个指标下的信息熵值,式中n为指标的总数;
[0037][0038]其中,ω
j
为第j个储能配置方案在第i个指标下的权重,且ω
j
为所述客观权重;m为储能配置方案的总数。
[0039]优选的,根据线性加权公式对所述主观权重与所述客观权重进行组合得到组合权重,其中,所述线性加权公式为:
[0040]ω0=ω
i
+(1


j
[0041]其中,ω0为所述组合权重;ω
i
为所述主观权重;ω
j
为所述客观权重;λ为由主观赋权确定的权重系数。
[0042]优选的,根据所述组合权重对所述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进行筛选,得到目标储能配置方案,包括:
[0043]根据所述组合权重构建DS证据融合的辨识框架;
[0044]根据所述辨识框架与所述储能配置方案的应用情景确定若干个基本概率分配函数;
[0045]基于DS证据融合规则,根据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合成公式对所述若干个基本概率分配函数进行合成,得到目标基本概率分配函数;
[0046]将每个储能配置方案的组合权重代入所述目标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将得到的所述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的权重作为目标权重,并根据所述目标权重对所述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进行排序,将目标权重最高的储能配置方案作为所述目标储能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配置方案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及每个储能配置方案的指标数据;基于主观赋权法与所述指标数据确定所述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不同指标下的主观权重;基于客观赋权法与所述指标数据计算所述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不同指标下的客观权重;对所述主观权重与所述客观权重进行组合得到组合权重;基于DS证据融合方法根据所述组合权重对所述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进行筛选,得到目标储能配置方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配置方案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及每个储能配置方案的指标数据,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储能配置需求;根据所述储能配置需求确定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根据所述储能配置需求确定若干个储能配置评价指标;获取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每个储能配置评价指标下的指标数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配置方案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储能配置需求确定若干个储能配置评价指标后,对所述若干个储能配置评价指标进行分类,得到若干个类别评价指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配置方案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主观赋权法与所述指标数据确定所述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不同指标下的主观权重,包括:在所述若干个类别评价指标中任意选择一个类别评价指标作为目标类别评价指标,并获取所述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中的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所述目标类别评价指标下的指标数据;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所述层次结构模型中的目标层为储能配置方案的组合权重最高;所述层次结构模型中的准测层为所述目标类别评价指标下的储能配置评价指标;所述层次结构模型中的因子层为所述的根据所述储能配置需求确定的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基于所述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对所述判断矩阵进行层次排序与一致性检验,得到所述判断矩阵中的矩阵元素针对所述目标层的相对权重;逐层合成所述相对权重,得到所述主观权重;重复以上方法,计算得到所述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中的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每个类别评价指标下的主观权重。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配置方案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客观赋权法与所述指标数据计算所述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不同指标下的客观权重,包括:根据归一化公式对所述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根据归一化的指标数据计算所述若干个储能配置方案中的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每个指标下的权重作为指标权重;根据所述指标权重计算每个指标数据的信息熵值;根据所述每个指标数据的信息熵值计算所述每个储能配置方案在每个指标下的权重作为所述客观权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配置方案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标为正指标时,所述归一化公式为:在所述指标为负指标时,所述归一化公式为:其中,所述正指标为与储能配置方案的权重成正相关的指标;所述负指标为与储能配置方案的权重成负相关的指标,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超鹏刘雨佳王亚超郭霄宇徐江周杰赵旭阳邢宇左元杰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