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电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014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电管控系统,包括近电告警传感器、电源模块、RFID、FLASH存储器、A/D模块、报警模块、WIFI模块和MCU,其中,所述MCU分别与所述近电告警传感器、所述RFID、所述FLASH存储器、所述A/D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和所述WIFI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近电告警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近电告警传感器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实现人工测量,即可防止工作人员触碰设备带电线路,并能将工作人员的告警信息及时传递至远程客户端,方便进行远程监控。监控。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电管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现场接电线作业安全管控
,具体涉及一种近电管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保证电力现场作业安全进行,需要给作业人员提供范围更广、类型更多、精度更高、应用价值更高的安全辅助设备。当前电力现场作业一直沿用安规制度和现场人为监督的方式进行电力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主要在以下方面问题:电力现场作业电场分布不明朗,缺乏配网现场作业的安全预警体系,触电风险理论基础非常薄弱。
[0003]电力现场作业安全缺乏有效的关于电场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报警装置,这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这也大大地提高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导致无法及时处理发现和处理人身事故隐患。电力现场作业一般需要进行接地线操作,因为现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齐,对设备的熟悉程度不够,在工作人员精力不集中、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在接地线操作时,容易出现接触不到位或者安装不到位等情况,进而使得后续操作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0004]目前,没有较理想的防控设备防止触电,普遍采用的近电告警器多为接触式验电器,或为感应式验电器,现有近电告警器需要人为事先测量,其灵敏度参差不齐,难以有效检验设备或线路是否带电,不能有效防止电力工作人员触电事故发生,且事故发生后无法第一时间得到触电人员的相关信息,不利于救援的展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电管控系统,通过运放滤波电路模块将测量信号放大,达到远程感应警告的目的,并通过RFID将记录准确的报警人员信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近电管控系统,包括:近电告警传感器、电源模块、报警模块、RFID、运放滤波电路模块和MCU,其中,所述MCU分别与所述RFID和所述报警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近电告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近电告警传感器与所述运放滤波电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近电告警传感器用于形成测量信号,所述运放滤波电路模块用于将测量信号传递至MCU,所述RFID用于识别身份信息,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发出报警信号。
[0007]可选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包括NPN型硅管、电阻R36、电阻R38和PG单元;所述NPN型硅管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36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8一端与所述NPN型硅管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NPN型硅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NPN型硅管的发射极连接地线,所述NPN型硅管的集电极与所述PG单元连接,所述NPN型硅管的发射极与电阻R38电性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近电告警传感器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
[0009]可选的,还包括WIFI模块,所述WIFI模块与MCU电性连接,用于传递报警信息至远程。
[0010]可选的,所述运放滤波电路模块为轨对轨运放LMV358,所述近电告警传感器采用C20作为测量电容。
[0011]可选的,所述近电管控系统还包括FLASH存储器和A/D模块,所述MCU分别与所述FLASH存储器和A/D模块电性连接,所述FLASH存储器用于存储工作人员电场信息,所述A/D模块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0012]可选的,所述A/D模块为单通道的单次转换A/D。
[0013]可选的,所述A/D模块包括ADC寄存器、ADC采样事件寄存器、ADC规则序列寄存器、ADC规则数据寄存器和ADC状态寄存器;所述ADC寄存器为ADC_CR1和ADC_CR2,所述ADC采样事件寄存器为ADC_SMPR1和ADC_SMPR2,所述ADC规则序列寄存器为ADC_SQR1、ADC_SQR2和ADC_SQR3,所述ADC规则数据寄存器为ADC_DR,所述ADC状态寄存器为ADC_SR。
[0014]可选的,所述近电告警传感器采用C20作为测量电容。
[0015]可选的,还包括温湿度模块,所述温湿度模块与MCU电性连接,用于记录环境信息;所述温湿度模块包括感湿元件和测温元件,所述感湿元件和测温元件通过单片机建立联系。
[0016]可选的,所述报警模块具有震动贴片传感器和发光二极管,用于进行光声报警。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了运放滤波电路模块,能够进行远距离感应,保护工人安全,通过近电告警传感器感应的方式,当电力现场工作人员携带近电告警传感器靠近时,报警模块会发出报警,防止工作人员触碰设备带电线路,同时本专利技术设置了RFID,能够识别工作人员编码和地理位置信息。
[0019]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设置了WIFI模块,能够通过WIFI模块将工作人员的告警信息传递至远程客户端,方便进行远程监控。
[0020]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设置了FLASH存储器,能够保证断电时也能将现场人员数据记录在FLASH存储器中。
[0021]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近电告警传感器可穿戴,能够方便现场工作人员佩戴。同时,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温湿度模块,能够方便采集工作人员周边的温度和湿度信息,方便对现场环境情况进行监控,能够及时了解现场环境情况,避免环境条件对本专利技术运行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2]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专利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近电管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报警模块电路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近电告警传感器电路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运放滤波电路模块电路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电路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蜂鸣器电路图。
[0029]其中,1—近电告警传感器;2—电源模块;3—RFID;4—FLASH存储器;5—A/D模块;6—温湿度模块;7—报警模块;8—WIFI模块;9—MCU。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00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电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电告警传感器(1)、电源模块(2)、报警模块(7)、RFID(3)、运放滤波电路模块和MCU(9),其中,所述MCU(9)分别与所述RFID(3)和所述报警模块(7)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2)与所述近电告警传感器(1)电性连接,所述近电告警传感器(1)与所述运放滤波电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近电告警传感器(1)用于形成测量信号,所述运放滤波电路模块用于将测量信号传递至MCU(9),所述RFID(3)用于识别身份信息,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发出报警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电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7)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包括NPN型硅管、电阻R36、电阻R38和PG单元;所述NPN型硅管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36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8一端与所述NPN型硅管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NPN型硅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NPN型硅管的发射极连接地线,所述NPN型硅管的集电极与所述PG单元连接,所述NPN型硅管的发射极与电阻R38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电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电告警传感器(1)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电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WIFI模块(8),所述WIFI模块(8)与MCU(9)电性连接,用于传递报警信息至远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电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放滤波电路模块为轨对轨运放LMV35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小飞司渭滨覃巍陈涛李晓东李善刚吴亚军李勋涛韩黎黎朱平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睿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