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可见光光纤激光器的白色混合激光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14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光纤激光器的白色混合激光光源,包括:蓝光泵浦源,所述蓝光泵浦源连接有传光模块,传光模块连接有机械结构模块;所述机械结构模块内设置有增益光纤,通过所述增益光纤对接收的光束进行混合得到不同色温的白色激光,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蓝光半导体二极管体积小、成本低、功率高的特性,以及光纤激光器的转换效率高、体积小和散热性能优异的特点,实现了低能耗、高输出、发热低、易集成的三基色混合白光激光光源。该光源可以作为高性能的光源应用于激光显示领域,也可以应用于需要特定光谱的照明领域或农业领域等方面。面。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可见光光纤激光器的白色混合激光光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见光光纤激光器的白色混合激光光源。

技术介绍

[0002]自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以来,激光已经在通信,安防,光存储,制造加工和激光显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可见光波段的激光,由于其高单色性,高亮度和高方向性,使得激光显示成为了最新一代的大色域显示技术。另外,某些特定波长的激光在农业作物培育和特种照明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在激光显示领域,早期的光源是气体、固体激光器,由于产生激光的过程复杂、结构复杂、生产工艺复杂、稳定性差、可靠性差等缺点,已经基本淘汰。目前市场上以半导体激光器为主。半导体激光器是基于半导体芯片制备技术而研发设计的激光器,通过激发相应禁带宽度的半导体材料或通过对全固态激光器进行非线性频率转换产生激光,输出功率高,可以直接获得红绿蓝激光,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0003]1.单管功率不足,通过许多单管的合成拼接才能得到大功率显示光源,耦合损耗导致需要复杂的热管理;光束质量较差,需要额外的光学合成与整形元件。这两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见光光纤激光器的白色混合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蓝光泵浦源(1),所述蓝光泵浦源(1)连接有传光模块,传光模块连接有机械结构模块(6);所述机械结构模块(6)内设置有增益光纤,通过所述增益光纤对接收的光束进行混合得到不同色温的白色激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见光光纤激光器的白色混合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光模块为多模耦合光纤;所述包括第一多模光纤(2)、第二多模光纤(3)和第三多模光纤(4);所述第一多模光纤(2)、第二多模光纤(3)和第三多模光纤(4)和按照从上到下顺序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可见光光纤激光器的白色混合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光纤按照从上至下按照增益光纤一(8)、增益光纤二(9)、传光光纤(10)的顺序在机械结构模块(6)内排列,所述传光光纤(10)用于传导蓝光;所述第一多模光纤(2)与增益光纤一(8)对接;所述第二多模光纤(3)与增益光纤二(9)对接;所述第三多模光纤(4)与传光光纤(10)对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可见光光纤激光器的白色混合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模光纤(2)的尾端设置有第一光纤端面反射镜一(501),所述增益光纤一(8)与第一多模光纤(2)对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光纤端面反射镜二(111);所述第二多模光纤(3)的尾端设置有第二光纤端面反射镜一(502),所述增益光纤二(9)与第二多模光纤(3)对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光纤端面反射镜二(112);所述第三多模光纤(4)的一端设置有蓝光高透膜一(503),在传光光纤(10)与第三多模光纤(4)对接的一端设置有蓝光高透膜二(1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立全尹亚铁叶成伟田大伟张金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全色光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