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液冷箱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090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集成液冷箱体结构。它包括左右平行布置的左梁和右梁,所述左梁和右梁之间连接有空腔结构的液冷板,所述液冷板前后端面开口、左右端面密封,所述液冷板内腔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置有N个第一隔板,从而将液冷板分隔为N+1个流道,从左至右第一个所述流道进水端连通有进水嘴,从左至右第N+1个所述流道出水端连通有出水嘴,所述液冷板后端面设置有用于封堵液冷板空腔的后流道堵条,所述液冷板前端面设置有用于封堵液冷板空腔的前流道堵条,从而使冷却水能够在液冷板空腔内顺着N+1个流道进行来回往复流动。本箱体结构整体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使电池板空间利用率增大;同时无需安装单独的液冷管道,极大降低生产总成本。产总成本。产总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液冷箱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包的液冷
,具体地指一种集成液冷箱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电池包的散热效果和散热均匀性影响着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0003]当前电池包成熟的液冷方案是箱体和液冷板是单独的两个部件,其中液冷板采用口琴管、蛇形管、冲压板、型材板等多种形式,箱体与液冷板之间采用机械固定。
[0004]但是液冷板需要占用单独的空间,因此电池板空间空间利用率低,从而导致能量密度偏低;同时,液冷板需要进行单独安装,工艺成本较高,箱体加上液冷板的总成本也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出一种集成液冷箱体结构,将液冷板空腔集成液冷,能够满足各流道的流量均匀分布,使得液冷效果达到最佳,使电池板空间利用率增大,电池包能量密度得到提高;同时无需安装单独的液冷管道,极大降低生产总成本。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本专利技术集成液冷箱体结构,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左右平行布置的左梁和右梁,所述左梁和右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液冷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平行布置的左梁(1)和右梁(2),所述左梁(1)和右梁(2)之间连接有空腔结构的液冷板(3),所述液冷板(3)前后端面开口、左右端面密封,所述液冷板(3)内腔从左至右依次间隔设置有N个第一隔板(3

1),从而将液冷板(3)分隔为N+1个流道(3

2),从左至右第一个所述流道(3

2)进水端连通有进水嘴(3

3),从左至右第N+1个所述流道(3

2)出水端连通有出水嘴(3

4),所述液冷板(3)后端面设置有用于封堵液冷板(3)空腔的后流道堵条(3

5),所述液冷板(3)前端面设置有用于封堵液冷板(3)空腔的前流道堵条(3

6),从而使冷却水能够在液冷板(3)空腔内顺着N+1个流道(3

2)进行来回往复流动;所述液冷板(3)位于后边沿的上方悬空设置有连接在左梁(1)和右梁(2)之间的前法兰梁(4),所述前法兰梁(4)内侧设置有连接在左梁(1)和右梁(2)之间的、且位于液冷板(3)上方的前模组梁(5),所述液冷板(3)位于前边沿的上方悬空设置有连接在左梁(1)和右梁(2)之间的后梁(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液冷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流道(3

2)内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隔板(3

7),从而使流道(3

2)宽度为15~25mm,满足箱体的强度强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液冷箱体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臣智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