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硬度废水的高密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02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硬度废水的高密沉淀池,包括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混凝池、絮凝池、斜板沉淀浓缩池,第一反应池内侧设置有进水管,第一反应池通过池底的孔洞与第二反应池连接,第二反应池通过顶部溢流进入混凝池,混凝池和与絮凝池通过底部的配水通道连接,絮凝池与斜板沉淀浓缩池通过下部的导流槽连通,絮凝池通过絮凝池搅拌机提升后溢流进入斜板沉淀浓缩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混凝池和絮凝池的分开设置,在混凝池设置导流筒,并在絮凝池单独设置慢速搅拌提升搅拌器,可以解决高硬度废水除硬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淤积和结垢问题,同时具有表面负荷高、污泥浓度高、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能力强等优势。抗冲击能力强等优势。抗冲击能力强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硬度废水的高密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一种用于高硬度废水的高密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高密池沉淀池在用于处理高硬度废水除硬过程中,由于产生的污泥量大,在混凝/絮凝区流向斜板沉淀过程中极容易产生淤积,并产生结垢堵塞通道,需要每隔3

6个月停机后进行彻底的除垢清淤,导致系统无法连续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硬度废水的高密沉淀池,该高密度沉淀池除硬度效率高,不会产生污泥淤积和结垢问题,混凝絮凝效果显著,沉淀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结构简单,高效经济,占地面积小。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高硬度废水的高密沉淀池,包括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混凝池、絮凝池、斜板沉淀浓缩池,所述的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并排设置;所述的第一反应池内侧设置有进水管,并且所述的第一反应池通过池底的孔洞与第二反应池连接,所述的第二反应池通过顶部溢流进入混凝池,所述的混凝池和与絮凝池通过底部的配水通道连接,所述的絮凝池与斜板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硬度废水的高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池(1)、第二反应池(2)、混凝池(3)、絮凝池(4)、斜板沉淀浓缩池(5),所述的第一反应池(1)、第二反应池(2)并排设置;所述的第一反应池(1)内侧设置有进水管,并且所述的第一反应池(1)通过池底的孔洞与第二反应池(2)连接,所述的第二反应池(2)通过顶部溢流进入混凝池(3),所述的混凝池(3)与絮凝池(4)通过底部的配水通道连接,所述的絮凝池(4)与斜板沉淀浓缩池(5)通过下部的导流槽连通,且所述的絮凝池(4)通过絮凝池搅拌机(10)提升后溢流进入斜板沉淀浓缩池(5);所述的混凝池(3)内设有混凝剂加药管和导流筒(9),所述的导流筒(9)两侧设有相应的隔板(17),通过所述的隔板(17)将混凝池(3)分割为两部分,且所述的隔板(17)底部设置了连通孔,所述的导流筒(9)底部设有缓冲平缓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硬度废水的高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反应池(1)、第二反应池(2)、混凝池(3)为正方形结构,所述的絮凝池(4)为长方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硬度废水的高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反应池(1)内设置有石灰或烧碱加药管道,所述的第二反应池(2)内设置有碳酸钠加药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新春武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汉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