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合金、铅蓄电池用正极、铅蓄电池、以及蓄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001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8
本申请提供能够制造难以产生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正极用铅层的腐蚀的铅蓄电池用正极的铅合金。铅合金含有0.4质量%以上且2质量%以下的锡、以及0.004质量%以下的铋,余部由铅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另外,对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法对上述铅合金的表面进行分析而创建的晶体取向分布图进行图像解析,提取晶体取向差为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铅合金、铅蓄电池用正极、铅蓄电池、以及蓄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铅合金、铅蓄电池用正极、铅蓄电池、以及蓄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铅蓄电池的正极具备由铅合金形成的正极用铅层、以及配置于该正极用铅层的表面的活性物质。现有的铅蓄电池用正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由公知的铅、铅合金形成。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73420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但是,在使用铅蓄电池时,正极用铅层会逐渐被腐蚀。此时,腐蚀沿着正极用铅层所使用的铅合金具有的晶粒的粒界推进,存在该腐蚀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正极用铅层的可能性。特别是,在为了电池的轻量化、电池内的容积的利用率的提高、铅的使用量的削减等而使正极用铅层变薄的情况下,该技术问题更加显著。
[0008]如果产生这样的贯通,则电的传导路径被断开,存在电池的内部电阻增大、无法发挥规定的特性的可能性。此外,例如在双极型铅蓄电池中,由于贯通孔形成于正极用铅层,从而在其它部件中腐蚀也进一步推进,由于正极侧、负极侧的电解液相互混合的所谓液体接界的现象,从而电池特性劣化,在最差的情况下,存在无法使用的可能性。
[0009]于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为提供:能够抑制粒界腐蚀的推进的铅合金;即便是抑制了厚度也难以产生腐蚀导致的厚度方向的贯通的正极用铅层以及使用了该正极用铅层的铅蓄电池用正极;以及使用该铅蓄电池用正极所构成的、难以产生内部电阻的上升且可以实现长寿命化的铅蓄电池及蓄电系统。
[0010]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铅合金,其宗旨在于,该铅合金含有0.4质量%以上且2质量%以下的锡、以及0.004质量%以下的铋,余部由铅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对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法对表面进行分析而创建的晶体取向分布图进行图像解析,提取晶体取向差为5
°
以上的晶粒间的取向差边界与在指定的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的交点,在测量了所提取的交点中邻接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上述距离的平均值为50μm以下。
[0012]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铅合金,其宗旨在于,该铅合金含有0.4质量%以上且2质量%以下的锡、以及0.004质量%以下的铋,并且,还含有0.1质量%以下的钙和0.1质量%以下的银中的至少一方,余部由铅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对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法对表面进行分析而创建的晶体取向分布图进行图像解析,提取晶体取向差为5
°
以上的晶粒间的取向差边界与在指定的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的交点,在测量了所提取的交点中邻接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上述距离的平均值为50μm以下。其宗旨在于:更
优选地,该距离的平均值为30μm以下。
[0013]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铅蓄电池用正极,其宗旨在于,具备:由上述一个方式或上述另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铅合金形成的正极用铅层、以及配置于该正极用铅层的表面的活性物质,正极用铅层的厚度为0.5mm以下。
[0014]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铅蓄电池其宗旨在于,具备:上述又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铅蓄电池用正极。
[0015]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蓄电系统其宗旨在于,具备上述又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铅蓄电池该,该蓄电系统是用于对铅蓄电池进行蓄电的蓄电系统。
[0016]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即便是抑制了厚度也能够难以产生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正极用铅层的腐蚀的铅合金;通过该铅合金形成的铅蓄电池用正极;以及使用该铅蓄电池用正极所构成的、难以产生内部电阻的上升的铅蓄电池及蓄电系统。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铅蓄电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极型铅蓄电池的结构的剖视图。
[0019]图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蓄电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0020]图3是说明现有例的铅合金及本专利技术例的铅合金中的晶粒的大小及腐蚀的图。
[0021]图4是说明对晶体取向分布图进行图像解析的方法的图,该晶体取向分布图是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法对铅合金的表面进行分析而创建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例子的实施方式。此外,可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入各种变更或改良,加入了这样的变更或改良的方式也可以包含于本专利技术。
[0023]参照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铅蓄电池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铅蓄电池1为双极型铅蓄电池,其为如下所述的结构:具有将负极110固定于平板状的第一板11的第一板单元、将电解层105固定于框板状的第二板12的第二板单元、依次将正极120和基板111和负极110固定于框板状的第三板13的第三板单元、以及将正极120固定于平板状的第四板14的第四板单元,通过相互组合而呈大致矩形。
[0024]在第一板11上,以与固定于该第一板11的负极110电连接的状态固定有负极端子107。
[0025]在第四板14上,以与固定于该第四板14的正极120电连接的状态固定有正极端子108。
[0026]第二板单元和第三板单元能够根据期望的蓄电容量,交替地设置任意的层数。
[0027]第一~第四板11、12、13、14及基板111例如由公知的成型树脂构成。
[0028]电解层105例如由浸渗有硫酸等电解液的玻璃纤维垫等构成。
[0029]负极110例如由负极用铅层102和负极用活性物质层104构成,该负极用铅层102是由公知的铅箔所构成的。
[0030]正极120由正极用铅层101和正极用活性物质层103构成,该正极用铅层101是由后述的本实施方式的铅合金的箔构成的。
[0031]正极120和负极110分别固定于基板111的正面及背面,通过适当的方法而电连接。或者,也可以将正极120和负极110分别固定于两片基板111的一方的面上,将另一方的面彼此电连接并固定。
[0032]为了电解液不会流出,各板11~14通过适当的方法相互固定以使内部成为密闭状态。
[0033]在具有这样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1中,通过基板111、正极用铅层101、正极用活性物质层103、负极用铅层102、以及负极用活性物质层104构成作为铅蓄电池用电极的双极电极130。双极电极是指通过一片电极具有正极、负极双方的功能的电极。
[0034]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铅蓄电池1为如下所述的电池构成:通过对电解层105介于正极120与负极110之间而成的单体进行交替地多层层叠并组装,从而将单体彼此串联连接,该正极120具有正极用活性物质层103,该负极110具有负极用活性物质层104。
[0035]需要指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铅蓄电池的例子示出了具备通过一片电极具有正极、负极双方的功能的双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铅合金,其中,含有0.4质量%以上且2质量%以下的锡、以及0.004质量%以下的铋,余部由铅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对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法对表面进行分析而创建的晶体取向分布图进行图像解析,提取晶体取向差为5
°
以上的晶粒间的取向差边界与在指定的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的交点,在测量了所提取的所述交点中邻接的两个所述交点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所述距离的平均值为50μm以下。2.一种铅合金,其中,含有0.4质量%以上且2质量%以下的锡、以及0.004质量%以下的铋,并且,还含有0.1质量%以下的钙和0.1质量%以下的银中的至少一方,余部由铅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对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法对表面进行分析而创建的晶体取向分布图进行图像解析,提取晶体取向差为5
°
以上的晶粒间的取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洋荻原吉章山内美保田中彰中村秀人新垣雅进古川淳万原彻山田惠造小出彩乃佐藤笃志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