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92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折弯装置,包括机架、工作平台、第一升降气缸、第二升降气缸、两折弯气缸,所述机架上设置所述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两承托架;该折弯装置通过设置第二升降气缸、输送带,实现自动将工件输送至承托架上以及将承托架上折弯后的工件输出,然后通过设置第一升降气缸、压紧块,实现将工件压紧于两承托架上,以便于后续进行折弯加工,再通过设置折弯架、折弯气缸,实现对承托架上的工件左右两侧进行折弯,整体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且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可靠。且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可靠。且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料折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上料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许多金属部件生产中,常涉及许多加工工艺,如折弯、切割、打磨、抛光等,其中,在烤箱内胆、水箱等生产时,需要采用金属板材进行折弯,而现有的折弯装置,通常是人工手动上料出料,即将待折弯的板材放置于机床上,然后控制机床对板材进行折弯,折弯完成后,手动取出工件,整体加工过程自动化程度低,不利于生产加工。公开号为CN110560591B,提供了一种折弯装置。折弯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包括用于承载待折弯件的承载部;推料组件,设置在机架上,推料组件包括推料部,推料部沿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推动位于承载部上的待折弯件,以使待折弯件运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处;折弯组件,折弯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以对位于第一预设位置的待折弯件进行折弯;退料组件,设置在机架上,退料组件包括退料部,退料部沿第二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推动完成折弯后的待折弯件,以使完成折弯后的待折弯件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处;其中,第一预设方向与第二预设方向的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换热器的折弯加工增大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并使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该折弯装置无法实现自动上料出料,且无法对板材进行折弯,以形成烤箱内胆、水箱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上料折弯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自动上料折弯装置,包括机架、工作平台、第一升降气缸、第二升降气缸、两折弯气缸,所述机架上设置所述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两承托架,两所述承托架并列间隔设置,两所述承托架用于共同承托待折弯的工件,所述承托架外侧边铰接有折弯架,所述折弯气缸连接折弯架用于带动折弯架向上摆动折弯工件,所述第一升降气缸位于两承托架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向下连接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用于将工件压紧于两承托架上;
[0005]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向上连接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用于带动工件进入或退出两承托架。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工件自动上料、折弯、出料,该折弯装置通过设置第二升降气缸、输送带,实现自动将工件输送至承托架上以及将承托架上折弯后的工件输出,然后通过设置第一升降气缸、压紧块,实现将工件压紧于两承托架上,以便于后续进行折弯加工,再通过设置折弯架、折弯气缸,实现对承托架上的工件左右两侧进行折弯,整体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且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可靠。
[0007]进一步地,所述折弯架底部成形有连接块,所述机架分别铰接两折弯气缸,两所述折弯气缸对称设置,所述折弯气缸的活塞杆铰接连接块。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
带动折弯架摆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压紧块的数量为两,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所述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向下连接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底部设置两所述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位于承托架的正上方,其中所述升降座上设置有多条第一引导杆,多个所述第一引导杆分别向上穿过支架。
[0009]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的数量为四,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向上连接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转动连接四条所述输送带,四所述输送带并列间隔设置,每两两所述输送带之间设置所述承托架,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竖向设置用于带动四条输送带上下移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有主动轮,四条所述输送带的转动轮分别通过一传动轴依次连接,所述传动轴上套装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带动输送带输送。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架底部设置有多条第二引导杆,多条所述第二引导杆分别向下穿过工作平台。
[0012]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夹紧气缸、两后挡板、两侧挡板,所述夹紧气缸与两后挡板前后设置,所述夹紧气缸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夹紧气缸连接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与两后挡板前后夹持工件,两所述侧挡板分别左右设置。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夹持工件。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一。
[0014]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二。
[0016]图4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三。
[0018]其中,1为机架,11为工作平台,12为支架,13为夹紧气缸,131为前挡板,14为后挡板,15为侧挡板,21为第一升降气缸,22为升降座,221为第一引导辊,23为压紧块,31为第二升降气缸,32为输送带,321为传动轴,322为从动轮,33为升降架,331为第二引导辊,34为伺服电机,341为主动轮,342为第一皮带,4为承托架,41为折弯架,411为连接块,42为折弯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参见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自动上料折弯装置,包括机架1、工作平台11、第一升降气缸21、第二升降气缸31、两折弯气缸42,机架1上设置工作平台11,工作平台11上设置有两承托架4,两承托架4并列间隔设置,两承托架4用于共同承托待折弯的工件,承托架4外侧边铰接有折弯架41,折弯气缸42连接折弯架41用于带动折弯架41向上摆动折弯工件,第一升降气缸21位于两承托架4的正上方,第一升降气缸21向下连接有压紧块23,压紧块23用于将工件压紧于两承托架4上。
[0022]在本实施例中,折弯架41底部成形有连接块411,机架1分别铰接两折弯气缸42,两折弯气缸42对称设置,折弯气缸42的活塞杆铰接连接块411。
[0023]在本实施例中,压紧块23的数量为两,工作平台11上设置有支架12,支架12上设置第一升降气缸21,第一升降气缸21竖向设置,第一升降气缸21向下连接有升降座22,升降座22底部设置两压紧块23,压紧块23位于承托架4的正上方,其中升降座22上设置有多条第一引导杆221,多个第一引导杆221分别向上穿过支架12。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折弯装置,包括机架(1)、工作平台(11)、第一升降气缸(21)、第二升降气缸(31)、两折弯气缸(4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所述工作平台(11),所述工作平台(11)上设置有两承托架(4),两所述承托架(4)并列间隔设置,两所述承托架(4)用于共同承托待折弯的工件,所述承托架(4)外侧边铰接有折弯架(41),所述折弯气缸(42)连接折弯架(41)用于带动折弯架(41)向上摆动折弯工件,所述第一升降气缸(21)位于两承托架(4)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升降气缸(21)向下连接有压紧块(23),所述压紧块(23)用于将工件压紧于两承托架(4)上;所述第二升降气缸(31)向上连接有输送带(32),所述输送带(32)用于带动工件进入或退出两承托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架(41)底部成形有连接块(411),所述机架(1)分别铰接两折弯气缸(42),两所述折弯气缸(42)对称设置,所述折弯气缸(42)的活塞杆铰接连接块(4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23)的数量为两,所述工作平台(11)上设置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上设置所述第一升降气缸(21),所述第一升降气缸(21)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升降气缸(21)向下连接有升降座(22),所述升降座(22)底部设置两所述压紧块(23),所述压紧块(23)位于承托架(4)的正上方,其中所述升降座(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从伟吕达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雪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