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84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净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净水器,旨在解决现有净水器的多个反渗透过滤构件的平均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净水器将第一净水管路和第二净水管路设置成选择性地接入主管路中,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和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沿水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第一净水管路中,且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和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沿水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第二净水管路中,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和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均与浓水管路相连。第一净水管路和第二净水管路的设置能够使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和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过滤顺序周期性调整,将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相对苛刻的使用环境切换为相对宽松的使用环境,以延长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使用寿命。渗透过滤构件的使用寿命。渗透过滤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水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器
,具体提供一种净水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反渗透净水器的纯水流量越做越大,当整机通量超过1200加仑之后,已经渐渐地开始普及使用双反渗透过滤构件来实现超大通量净水器的目的。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使用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超大通量净水器,其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反渗透过滤构件串联的方案,其技术核心为第一支反渗透过滤构件的浓水为第二支反渗透过滤构件的进水,两支反渗透过滤构件产生的纯水为净水器的纯水,第二支反渗透过滤构件产生的浓水进行排放。
[0003]然而上述净水器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即,处于下游的第二支反渗透过滤构件以第一支反渗透过滤构件的浓水作为原水的设置方式会使得第二支反渗透过滤构件的使用条件变得异常苛刻,进而导致其寿命大大缩短。实际使用中,处于下游的第二支反渗透过滤构件的寿命仅有处于上游的第一支反渗透过滤构件的寿命的一半,假设处于上游的第一支反渗透过滤构件的更换周期是六年,则处于下游的第二支反渗透过滤构件的更换周期只有三年,这样对消费者和服务商都不友好,消费者需要提前更换第二支反渗透过滤构件,增加使用成本,而服务商则会增加上门次数,造成不便。
[000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净水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净水器的多个反渗透过滤构件的平均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净水器,所述净水器包括主管路、第一净水管路、第二净水管路、浓水管路、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和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所述第一净水管路和所述第二净水管路均与所述主管路相连,且所述第一净水管路和所述第二净水管路设置成能够选择性地接入所述主管路中,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沿水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净水管路中,且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和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沿水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净水管路中,且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均与所述浓水管路相连。
[0007]在上述净水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均包括三个接口,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二接口均与所述主管路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三接口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一净水管路包括第一连接管路和第二连接管路,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主管路的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三接口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浓水管路相连。
[0008]在上述净水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均包括三个接口,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二接口均与所述主管路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三接口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二净水管路包括第三连接管路和第四连接管路,所述第三连接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主管路的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三连接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三接口相连,所述第四连接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四连接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浓水管路相连。
[0009]在上述净水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0010]在上述净水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一接口之间,且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成仅允许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中的水由所述第一控制阀流向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一接口;并且/或者所述第二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下游,且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成仅允许所述第二连接管路中的水由所述第二控制阀流向所述浓水管路。
[0011]在上述净水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四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
[0012]在上述净水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三接口之间,且所述第三单向阀设置成仅允许所述第三连接管路中的水由所述第三控制阀流向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三接口;并且/或者所述第四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四单向阀,所述第四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四控制阀的下游,且所述第四单向阀设置成仅允许所述第四连接管路中的水由所述第四控制阀流向所述浓水管路。
[0013]在上述净水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主管路上设置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净水管路的入水口和所述第二净水管路的入水口相连。
[0014]在上述净水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主管路还设置有前置过滤构件,所述前置过滤构件设置于所述增压泵的上游;并且/或者所述主管路上还设置有后置过滤构件,所述后置过滤构件与所述第一净水管路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净水管路的出水口相连。
[0015]在上述净水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主管路上还设置有高压开关,所述高压开关设置于所述主管路的出水口附近。
[0016]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与主管路相连的第一净水管路和第二净水管路,能够按照一定的周期调整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和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过滤顺序,将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相对苛刻的使用环境切换为较为宽松的使用环境,以延长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使用寿命;此外,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和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在苛刻的使用环境和宽松的使用环境来回切换的情形下,能够利用水流冲刷表面的沉淀,减少污堵,以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综合来看,上述设置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更换周期,假设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和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在水流仅正向流动的情形下,分别需要六年和三年进行更换,那么在水流正向和逆向来回切换流动的情形下,则仅需要五年后一同更换,这样既能够有效降低消费者的使用成本,还能够有效降低服务商的上
门更换次数。
[0017]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单向阀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的水在第二净水管路接入主管路时逆流入第一连接管路中;第三单向阀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水在第一净水管路接入主管路时逆流入第三连接管路中;第二单向阀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第二连接管路中的水在第二净水管路接入主管路时逆流入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中;第四单向阀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第四连接管路中的水在第一净水管路接入主管路时逆流入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中。
[0018]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增压泵能够加快水经过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和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速度,保证净水器的纯水通量,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0019]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前置过滤构件的设置能够预先去除主管路中的水携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包括主管路、第一净水管路、第二净水管路、浓水管路、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和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所述第一净水管路和所述第二净水管路均与所述主管路相连,且所述第一净水管路和所述第二净水管路设置成能够选择性地接入所述主管路中,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沿水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净水管路中,且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和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沿水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净水管路中,且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均与所述浓水管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均包括三个接口,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二接口均与所述主管路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三接口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一净水管路包括第一连接管路和第二连接管路,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主管路的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三接口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浓水管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均包括三个接口,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二接口均与所述主管路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三接口和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二净水管路包括第三连接管路和第四连接管路,所述第三连接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主管路的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三连接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三接口相连,所述第四连接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反渗透过滤构件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四连接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浓水管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刘青谢交兵张延庆解丹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