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温固体表面的液氮润湿接触角测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温流体介质润湿性评定的
,具体涉及一种超低温固体表面的液氮润湿接触角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润湿接触角是固体表面的重要性质之一,用来评定液体在某一固定表面浸润铺展的难易程度,主要受固体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微观几何结构的影响。对润湿行为的定量研究始于T. Young,其在1805年引入润湿角的概念并提出了著名的杨氏方程。根据该方程,Young认为对于理想光滑表面,液体在其上的接触角仅和固
‑
气、固
‑
液、液
‑
气界面的表面张力有关,降低固体表面能可提高疏液性。由于润湿性在流体润滑、自清洁、防雾、抗结冰结霜、耐腐蚀、油水分离、液体无损转移、液体运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相关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应用。
[0003]润湿接触角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类:称重法及外形图像法。前者需用到润湿天平或渗透法接触角仪,但目前应用最广泛、测量较准确的还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温固体表面的液氮润湿接触角测量装置,包括有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有氮气氛围保护组件,所述氮气氛围保护组件包括有顶板(9)、侧板(14)、透明观测板(19)和透明背板(20),所述顶板(9)、侧板(14)、透明观测板(19)和透明背板(20)与底板(1)共同组成一个封闭容腔,其中,所述顶板(9)通过固定螺栓(10)固定连接在侧板(14)的顶端;所述封闭容腔内部设置有超低温固态表面冷却组件,所述顶板(9)上安装有液氮滴定组件,所述封闭容腔外部正对所述透明观测板(19)一侧设置有润湿接触角观测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温固体表面的液氮润湿接触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温固态表面冷却组件包括有液氮容腔(18),所述液氮容腔(18)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所述液氮容腔(18)的顶部设置有U型开口,所述U型开口处通过超低温密封胶连有冷却银板(15),所述冷却银板(15)的水平底面上放置有样品(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低温固体表面的液氮润湿接触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温固态表面冷却组件还包括有液氮罐(2)、液氮循环泵(5)、液氮输出管(6)和液氮回收管(4),所述液氮罐(2)放置在封闭容腔外部,所述液氮循环泵(5)固定安装在液氮罐(2)顶端且液氮循环泵(5)的泵芯伸至液氮罐(2)内部,所述液氮输出管(6)一端固定连接在液氮循环泵(5)上;所述液氮回收管(4)一端固定连接在液氮罐(2)侧壁上端,所述液氮回收管(4)远离液氮罐(2)一端贯穿侧板(14)与液氮容腔(18)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低温固体表面的液氮润湿接触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氛围保护组件还包括有氮气罐(11)、第一氮气阀(3)、第二氮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吉敏,郑城,江涛,刘焜,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