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光顶连接结构及采光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965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光顶连接结构及采光顶系统,采光顶连接结构包括盖板、托板以及至少一个弹性连接件,盖板包括盖板主体,盖板主体具有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一安装部,第一固定部适于与底座连接,托板包括托板主体,托板主体具有第二固定部以及第二安装部,第二固定部适于与底座连接,盖板主体与托板主体平行间隔设置,弹性连接件设置于盖板主体与托板主体之间,弹性连接件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托板主体连接和/或弹性连接件一端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盖板主体连接。上述结构的采光顶连接结构在受到地震等会产生振动的外力侵袭时,振动传播经过弹性连接件后吸收部分能量从而变弱,进而提高了采光顶连接结构以及采光顶的抗震性能。及采光顶的抗震性能。及采光顶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光顶连接结构及采光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光顶连接结构及采光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采光顶又叫做玻璃屋顶,主要由钢构和安全玻璃组成。随着大型公共建筑的大量兴建,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自然采光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采光顶应用也更加广泛,采光顶的造型、构造和功能也越来越新颖、复杂和多样化,在屋顶上大面积设置玻璃采光顶进行室内采光,更为符合节能、环保和健康自然的理念。
[0003]目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采光顶大多采用多块采光玻璃板组合而成,每块玻璃之间通过预留缝隙来设置连接构件。然而在现有技术当中所使用的连接结构往往较为单一,在采光顶受到地震等外力侵袭时无法起到良好的抗震接效果,从而导致采光顶整体性遭到破坏,甚至倒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由于连接构件结构较为单一,导致抗震效果较差的缺陷。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采光顶连接结构,包括:
[0006]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盖板主体,所述盖板主体具有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固定部适于与底座连接;
[0007]托板,所述托板包括托板主体,所述托板主体具有第二固定部以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固定部适于与底座连接,所述盖板主体与所述托板主体平行间隔设置;
[0008]至少一个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与所述托板主体之间,所述弹性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托板主体连接和/或所述弹性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盖板主体连接。
[0009]可选地,上述采光顶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沿所述盖板主体以及所述托板主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槽,弹性连接件一端卡接于所述连接槽内,另一端与所述托板主体或所述盖板主体连接。
[0010]可选地,上述采光顶连接结构,所述弹性连接件远离所述连接槽一端具有中空结构。
[0011]可选地,上述采光顶连接结构,还包括:
[0012]第一收边件,所述第一收边件包括第一收边件主体,所述第一收边件主体具有第一收边件固定部以及第一收边件安装部,所述第一收边件固定部适于与龙骨连接;
[0013]第二收边件,所述第二收边件包括第二收边件主体,所述第二收边件主体具有第二收边件固定部以及第二收边件安装部,所述第二收边件固定部适于与龙骨连接,所述第一收边件主体与所述第二收边件主体平行间隔设置;
[0014]所述第一收边件以及所述第二收边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
[0015]可选地,上述采光顶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收边件与所述托板在重力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收边件适于与所述托板、底座以及龙骨围合成柱状腔体。
[0016]可选地,上述采光顶连接结构,还包括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设置于柱状腔体内。
[0017]可选地,上述采光顶连接结构,所述保温组件包括:
[0018]第一保温件,所述第一保温件设置于柱状腔体内,且设置于所述托板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
[0019]第二保温件以及第三保温件,所述第二保温件以及所述第三保温件设置于柱状腔体内,且设置于龙骨上。
[0020]可选地,上述采光顶连接结构,还包括降噪组件,所述降噪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收边件远离所述第二收边件一端,所述降噪组件适于吸收外界的噪音。
[0021]一种采光顶系统,包括玻璃组件、龙骨、底座以及任一项所述的采光顶连接结构,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玻璃组件与所述龙骨之间,所述底座适于承托所述玻璃组件。
[0022]可选地,上述采光顶系统,所述玻璃组件包括玻璃板以及玻璃框,所述玻璃框设置于玻璃板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玻璃框一端与所述玻璃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0023]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4]1.本技术提供的采光顶连接结构,包括盖板、托板以及至少一个弹性连接件,盖板包括盖板主体,盖板主体具有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一安装部,第一固定部适于与底座连接,托板包括托板主体,托板主体具有第二固定部以及第二安装部,第二固定部适于与底座连接,盖板主体与托板主体平行间隔设置,弹性连接件设置于盖板主体与托板主体之间,弹性连接件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托板主体连接和/或弹性连接件一端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盖板主体连接。上述结构的采光顶连接结构在受到地震等会产生振动的外力侵袭时,盖板与托板之间的弹性连接件可以吸收大部分的振动,降低振动在采光顶上的传播效率,提高了上述结构的采光顶连接结构的抗震性能。
[0025]2.本技术提供的采光顶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收边件以及第二收边件,第一收边件包括第一收边件主体,第一收边件主体具有第一收边件固定部以及第一收边件安装部,第一收边件固定部适于与龙骨连接,第二收边件包括第二收边件主体,第二收边件主体具有第二收边件固定部以及第二收边件安装部,第二收边件固定部适于与龙骨连接,第一收边件主体与第二收边件主体平行间隔设置,第一收边件以及第二收边件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上述结构的采光顶连接结构,通过在建筑物的龙骨一侧增设第一收边件以及第二收边件,并且通过弹性连接,使得其在室内具有美观性的同时,降低了采光顶连接结构在受到地震等会产生振动的外力侵袭时,振动在建筑物主体上的传播效率,进一步地提高了采光顶连接结构的抗震效果。
[0026]3.本技术提供的采光顶连接结构,还包括保温组件,保温组件设置于柱状腔体内。通过在柱状腔体内增设保温组件,可以使得外界温度传导至盖板以及托板后,保温组件可以及时吸收其中大部分的热量,并且降低其进一步朝向室内传导的效率,从而使得上述结构的采光顶连接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采光顶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采光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
盖板;11

盖板主体;12

第一固定部;13

第一安装部;
[0033]2‑
底座;
[0034]3‑
托板;31

托板主体;32

第二固定部;33

第二安装部;
[0035]4‑
弹性连接件;
[0036]5‑
第一收边件;5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光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所述盖板(1)包括盖板主体(11),所述盖板主体(11)具有第一固定部(12)以及第一安装部(13),所述第一固定部(12)适于与底座(2)连接;托板(3),所述托板(3)包括托板主体(31),所述托板主体(31)具有第二固定部(32)以及第二安装部(33),所述第二固定部(32)适于与底座(2)连接,所述盖板主体(11)与所述托板主体(31)平行间隔设置;至少一个弹性连接件(4),所述弹性连接件(4)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11)与所述托板主体(31)之间,所述弹性连接件(4)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托板主体(31)连接和/或所述弹性连接件(4)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盖板主体(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光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部均为沿所述盖板主体(11)以及所述托板主体(31)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槽,弹性连接件(4)一端卡接于所述连接槽内,另一端与所述托板主体(31)或所述盖板主体(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光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4)远离所述连接槽一端具有中空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光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收边件(5),所述第一收边件(5)包括第一收边件(5)主体,所述第一收边件(5)主体具有第一收边件(5)固定部以及第一收边件(5)安装部,所述第一收边件(5)固定部适于与龙骨(6)连接;第二收边件(7),所述第二收边件(7)包括第二收边件(7)主体,所述第二收边件(7)主体具有第二收边件(7)固定部以及第二收边件(7)安装部,所述第二收边件(7)固定部适于与龙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光中罗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