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传输纸张的印刷机械,其包括印刷装置和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包括传送组件和烘干组件,传送组件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第一和第二传送组件,壳体包括支撑板、第一侧板、与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的翻板、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翻板之间的第二与第三侧板,以及顶板,第一侧板的上部内侧设有两第一导向槽,顶板邻近翻板的端部内侧设有两第二导向槽,顶板的内侧中间设有第三导向槽,第一传送组件包括两第一支撑件、通过连杆与两第一支撑件连接的导杆、能够推动导杆移动的电动推杆,以及安装在两第一支撑件上的多个轮组,第一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和第二导向槽中,导杆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三导向槽中。第三导向槽中。第三导向槽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传输纸张的印刷机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传输纸张的印刷机械。
技术介绍
[0002]印刷机械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通常包括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和对印刷后的纸张上的油墨进行干燥的烘干装置。由于印刷装置刚印刷后的纸张上的油墨处于潮湿状态,如果直接进行纸张的收集和装订会导致油墨沾染在其他纸张,进而影响印刷质量。此外,当前的印刷机械在印刷完纸张后,通常将印刷后的纸张直接送至传送带上,然后传送带会继续传送印刷后的纸张,电热丝加热后的风吹向纸张以将印刷后的纸张上的油墨烘干。然而,现有的印刷机械的烘干装置的传送带上的纸张被热风吹过后会产生抖动,引起纸张上的未干的油墨扩散,从而导致印刷质量低;此外,热风吹向纸张还会导致纸张变形或者位置偏移等问题,这也会导致纸张上的未干的油墨扩散,从而导致印刷质量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可以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传输纸张的印刷机械。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传输纸张的印刷机械,包括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和对印刷后的纸张上的油墨进行干燥的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传送组件和安装在所述传送组件的上方的烘干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上方,纸张在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之间传送,所述壳体包括位于底部的支撑板、邻接所述印刷装置的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的翻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翻板之间的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以及与所述支撑板相对设置的顶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上部内侧设有两第一导向槽,所述顶板邻近所述翻板的端部内侧设有两第二导向槽,所述顶板的内侧中间设有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包括两第一支撑件、通过连杆与两第一支撑件连接的导杆、能够推动导杆移动的电动推杆,以及安装在两第一支撑件上的多个轮组,每一第一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中,所述导杆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三导向槽中,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在顶板上。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支撑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轮组的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端部的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导向槽中的第一导向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部的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导向槽中的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相对设置的进纸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相对设置的出纸部。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纸部与出纸部均呈L形,且两者内侧齐平并突出于所述安装部的内侧,两者的底侧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上表面齐平。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用于纸张进入的入口,所述翻板上设有用
于纸张输出的出口,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安装有设置在所述入口和进纸部之间的入口导板,所述翻板的内侧安装有设置在所述出口和出纸部之间的出口导板。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组件的轮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的第一轮和安装在所述第一轮上的第二轮,其中所述第二轮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轮上下移动。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轮的内侧与所述进纸部和出纸部的内侧齐平,所述第一轮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安装部上的轮轴和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轮轴上的轮圈。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轮安装在所述轮轴上,所述轮轴设有沿其轴向的贯穿的开槽,所述开槽呈方形,其上端面设有向下延伸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开槽的外侧抵接有第一抵接块,所述开槽的内侧抵接有第二抵接块,所述第一抵接块和第二抵接块通过一连接块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开槽的上端面,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固定,所述第二轮的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二抵接块上。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支撑板上的两第二支撑件、安装在两第二支撑件之间的多个传动辊和绕设在传动辊上的传送带,所述轮组的第一轮的轮圈抵靠在所述传送带上,随着所述传送带的移动而转动。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杆包括滑动接合在第三导向槽的基部和自基部朝向所述第一支撑件突起的凸起部,所述连杆的一端以铰接的方式安装在凸起部上,另一端以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所述安装部上。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上设有多个进风孔,所述烘干组件输出的热风通过进风孔进入所述传送组件中以对纸张进行烘干。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印刷机械在烘干纸张上的未干油墨时,能够适配不同尺寸的纸张,且能够防止纸张在传送过程中的抖动、偏移等,保证纸张在传送带上的稳定传送,进而能够减小纸张上未干的油墨发生扩散的可能性,实现纸张的高效传输,并达到了提升印刷机械的印刷质量的目的。
[0015]2、通过设置导向柱,能够减小弹簧发生弯折的可能性,达到了提升纸张相对第二传送组件的位置稳定性的目的;在使用时,弹簧以压缩的状态位于开槽中,当纸张移动至第二轮下方时,弹簧将第二轮压向纸张,以防止在烘干时,纸张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抖动、偏移或变形等。
[0016]3、连杆能够使得两第一支撑件随着导杆的移动而彼此靠近或远离相同的距离,从而带动两第一支撑件上的轮组彼此靠近或远离相同的距离,实现装置的控制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高效传输纸张的印刷机械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高效传输纸张的印刷机械的烘干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烘干装置的传送组件的部分部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还进一步示出了局部放大图。
[0020]图4示出了图2所示的烘干装置的传送组件的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5示出了图2所示的烘干装置的传送组件的第一传送组件的一方向的立体示意
图。
[0022]图6示出了图2所示的烘干装置的传送组件的第一传送组件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还进一步示出了局部放大图。
[0023]图7示出了图2所示的烘干装置的传送组件的第一传送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00
‑
印刷机械;1
‑
印刷装置;2
‑
烘干装置;20
‑
烘干组件;201
‑
送风模组;202
‑
加热丝;203
‑
空气过滤件;21
‑
传送组件;210
‑
壳体;101
‑
支撑板;102
‑
第一侧板;1021
‑
第一导向槽;103
‑
第二侧板;104
‑
第三侧板;105
‑
翻板;51
‑
第二导向槽;106
‑
顶板;61
‑
进风孔;62
‑
第三导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传输纸张的印刷机械,包括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和对印刷后的纸张上的油墨进行干燥的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传送组件和安装在所述传送组件的上方的烘干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上方,纸张在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之间传送,所述壳体包括位于底部的支撑板、邻接所述印刷装置的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的翻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翻板之间的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以及与所述支撑板相对设置的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部内侧设有两第一导向槽,所述顶板邻近所述翻板的端部内侧设有两第二导向槽,所述顶板的内侧中间设有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包括两第一支撑件、通过连杆与两第一支撑件连接的导杆、能够推动导杆移动的电动推杆,以及安装在两第一支撑件上的多个轮组,每一第一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中,所述导杆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三导向槽中,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在顶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传输纸张的印刷机械,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支撑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轮组的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端部的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导向槽中的第一导向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部的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导向槽中的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相对设置的进纸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相对设置的出纸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传输纸张的印刷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纸部与出纸部均呈L形,且两者内侧齐平并突出于所述安装部的内侧,两者的底侧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上表面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传输纸张的印刷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用于纸张进入的入口,所述翻板上设有用于纸张输出的出口,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安装有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朋波,胡延杰,高东涛,窦磊,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金恒宇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