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剪力墙以及结构计算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959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剪力墙以及结构计算分析方法,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金属框和第二金属框,第一金属框和第二金属框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连接机构包括连接金属、纵向预应力钢筋和横向预应力钢筋,连接金属的两端分别和第一金属框和第二金属框固定连接,横向预应力钢筋的两端分别和第一金属框和第二金属框固定连接,纵向预应力钢筋位于横向预应力钢筋侧边,本申请利用连接机构实现对钢板剪力墙进行初步的外力缓冲,若震能更强,则利用连接金属、纵向预应力钢筋和横向预应力钢筋进行更深层次的缓冲,通过多层次的缓冲设置,则能够保证剪力墙的自恢复性能。能够保证剪力墙的自恢复性能。能够保证剪力墙的自恢复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剪力墙以及结构计算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
,具体为一种钢板剪力墙以及结构计算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剪力墙是房屋或者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载荷或者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载荷和竖向载荷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是一种抗震墙,剪力墙在处于受弯工作状态时,才能有足够的延性,故剪力墙应该是高细的,如果剪力墙太长时,将形成低宽剪力墙,会受剪破坏,剪力墙呈脆性,不利于抗震,所以在同一轴线上的连续剪力墙过长时,将楼板或者小桥梁分为若干个墙段,每个墙段可以是单片墙、小开口墙或者联肢墙。
[0003]在专利申请号为202111382984.0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高强度钢板剪力墙,并具体公开了解决当钢板墙的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定制框架进行安装,造成原有框架浪费的问题,所以上述文件采用了抵块和转杆,两个抵块分别抵接在两个第一杆连接转动处和两个第二杆连接转动处,同时由于第一杆的另一端和第二杆的另一端均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户型槽上,将第一杆和第二杆完全撑开,使得第一杆和第二杆能够稳定支撑起成型框的各个位置,使得框架的整体结构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框(1)和第二金属框(3),所述第一金属框(1)和第二金属框(3)通过连接机构(2)连接,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连接金属(212)、纵向预应力钢筋(214)和横向预应力钢筋(213),所述连接金属(212)的两端分别和第一金属框(1)和第二金属框(3)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预应力钢筋(213)的两端分别和第一金属框(1)和第二金属框(3)固定连接,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214)位于横向预应力钢筋(213)侧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框(1)和第二金属框(3)两侧分别固定有固定底座(21),所述固定底座(21)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隔板(27)和第二隔板(23),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21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隔板(27)和第二隔板(2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框(1)和第二金属框(3)侧边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座(210)和第二安装座(211),所述横向预应力钢筋(213)通过混凝土浇筑和第一安装座(210)、第二安装座(21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框(1)和第二金属框(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金属框(1)侧边设置有联通槽,所述第一金属框(1)侧壁上设置有安装侧耳(25),所述安装侧耳(25)上安装有预应力金属安装板(29),所述预应力金属安装板(29)和连接金属(212)形成浇筑槽(28),所述第一金属框(1)顶部开设有第一浇筑口(22),所述第一浇筑口(22)的输出端连接浇筑槽(2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框(1)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李志超庄乐孟祥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紫朔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