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洪涝的智能监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589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区域洪涝的智能监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对大区域中多个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及节点标识信息进行分析,细分成多个子区域,并基于每个子区域的洪涝相关数据及基于洪涝相关数据分析出的风险因子进行分析,得到每个子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从而得到大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能够提高洪涝情况的分析准确性及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对区域的洪涝情况进行监测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进而有利于根据检测到的洪涝数据及时且准确地采取对应的防控措施,减少洪灾的发生情况。减少洪灾的发生情况。减少洪灾的发生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洪涝的智能监测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洪涝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区域洪涝的智能监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国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形成机理复杂、灾害损失严重。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扩张的双重影响,城市洪涝灾害问题日趋突出, 城市暴雨的突发性、洪涝形成机理的复杂性、灾害损失的严重性和外界环境的动态性突显开展城市洪涝灾害研究的紧迫性。
[0003]目前,一般是通过在特定区域,如低洼区域,设置能够识别不同水位的水位监测传感器对水位进行监测,并根据水位监测传感器的监测结果启动相应的洪涝防控措施。然而,实践发现,现有通过设置水位传感器对洪涝进行监测的准确性较低,无法为洪涝防控提供精准及时的防控方案。因此,提出一种如何提高区域洪涝的监测准确性的技术方案显得尤为总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区域洪涝的智能监测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区域洪涝的监测准确性。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区域洪涝的智能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监测洪涝的目标区域中多个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及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的标识信息;根据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的标识信息,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子目标区域,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且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述物联网节点互不重叠;根据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确定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对于任一所述子目标区域,根据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及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分析所述子目标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根据所有所述子目标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洪涝情况。
[000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包括降雨数据、建筑数据、水位数据、环境数据及地形地貌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降雨数据包括降雨雨滴大小和/或降雨雨滴速度,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建筑数据包括建筑类型、建筑密集度、建筑材质及建筑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水位数据包括当前水位及单位时间内水位变化量,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环境数据包括气流环流数据、区域热岛效应数据、绿植数
据及河流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包括该子目标区域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及防灾能力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所述根据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及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分析所述子目标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包括:根据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所包含的所有子风险因子,对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中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进行划分,得到与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所包含的每个所述子风险因子对应的洪涝相关数据,每个所述子风险因子对应的洪涝相关数据的数量大于等于1;计算每个所述子风险因子与其对应的所有所述洪涝相关数据之间的洪涝对应参数,每个所述子风险因子对应的洪涝对应参数包括表示该子风险因子对应的所有所述洪涝相关数据对所述子目标区域的致灾贡献参数和/或防控贡献参数;根据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每个所述子风险因子对应的洪涝对应参数,分析所述子目标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
[000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包括级别相同的物联网节点和/或级别不相同的物联网节点;所述方法还包括:对于任一所述子目标区域,当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包括级别不相同的所述物联网节点时,针对任一级别的所述物联网节点,确定级别在所述物联网节点下一级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的数量;当所述数量大于等于2时,分析级别在所述物联网节点下一级的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所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的每个数据,得到每个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分析类型;判断级别在所述物联网节点下一级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中是否存在数据分析类型相同的目标物联网节点;当判断结果为否,执行所述的根据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及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分析所述子目标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的操作。
[000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对每个所述目标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进行交互校验;当校验通过时,执行所述的根据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及该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分析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的操作;其中,所述对每个所述目标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进行交互校验,包括:对于任一所述目标物联网节点,根据所述目标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的每个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分析类型,确定数据分析类型相同的数据的数量;判断该数量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数量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校验通过;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所述目标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的每个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分析类型,确定每个所述数据对洪涝分析结果的影响度,并在每个所述数据
对应的影响度大于等于预设影响度阈值时,确定校验通过。
[00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每个所述目标物联网节点的节点位置及节点类型,并根据每个所述目标物联网节点的节点类型,分析每个所述目标物联网节点所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对洪涝分析结果的重要度;根据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对应的重要度,为每个所述目标物联网节点的节点类型及节点位置,分配对应的权值;根据每个所述目标物联网节点的节点类型、节点位置及对应的权值,计算每个所述目标物联网节点的重要值;判断每个所述目标物联网节点对应的重要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重要值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所述的对每个所述目标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进行交互校验的操作。
[00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当判断出级别在所述物联网节点下一级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中存在数据分析类型相同的目标物联网节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每个所述目标物联网节点上传洪涝相关数据的上传时间;判断每两个所述目标物联网节点上传洪涝相关数据的上传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是否小于等于预设间隔时长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所述的对每个所述目标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进行交互校验的操作。
[001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区域洪涝的智能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监测洪涝的目标区域中多个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及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的标识信息;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的标识信息,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子目标区域,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且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述物联网节点互不重叠;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确定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洪涝的智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监测洪涝的目标区域中多个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及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的标识信息;根据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的标识信息,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子目标区域,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且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述物联网节点互不重叠;根据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确定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对于任一所述子目标区域,根据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及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分析所述子目标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根据所有所述子目标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洪涝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洪涝的智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包括降雨数据、建筑数据、水位数据、环境数据及地形地貌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降雨数据包括降雨雨滴大小和/或降雨雨滴速度,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建筑数据包括建筑类型、建筑密集度、建筑材质及建筑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水位数据包括当前水位及单位时间内水位变化量,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环境数据包括气流环流数据、区域热岛效应数据、绿植数据及河流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包括该子目标区域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及防灾能力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区域洪涝的智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及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分析所述子目标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包括:根据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所包含的所有子风险因子,对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中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进行划分,得到与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所包含的每个所述子风险因子对应的洪涝相关数据,每个所述子风险因子对应的洪涝相关数据的数量大于等于1;计算每个所述子风险因子与其对应的所有所述洪涝相关数据之间的洪涝对应参数,每个所述子风险因子对应的洪涝对应参数包括表示该子风险因子对应的所有所述洪涝相关数据对所述子目标区域的致灾贡献参数和/或防控贡献参数;根据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每个所述子风险因子对应的洪涝对应参数,分析所述子目标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区域洪涝的智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包括级别相同的物联网节点和/或级别不相同的物联网节点;所述方法还包括:对于任一所述子目标区域,当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包括级别不相同的所述物联网节点时,针对任一级别的所述物联网节点,确定级别在所述物联网节点下一级的所有所述物联
网节点的数量;当所述数量大于等于2时,分析级别在所述物联网节点下一级的每个所述物联网节点所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的每个数据,得到每个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分析类型;判断级别在所述物联网节点下一级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中是否存在数据分析类型相同的目标物联网节点;当判断结果为否,执行所述的根据所述子目标区域所包含的所有所述物联网节点上传的洪涝相关数据及所述子目标区域的风险因子,分析所述子目标区域的洪涝分析结果的操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区域洪涝的智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对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龙华丁镇陈绮王少波丘维敏刘寒青周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