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的导引机构及具有该导引机构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55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门的导引机构,包括第一导引单元及一第二导引单元;第一导引单元结合于一箱子的开口端的第二侧框板;第二导引单元结合于该门的活动边;该第二导引单元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外侧端的上边设有一抵靠斜面;该抵靠斜面的内侧端比外侧端低;当该凹槽容置该第一导引单元,并且该第一导引单元抵靠该凹槽的内侧端的上边时,该门的活动边不会向下倾斜,在第一、二导引单元的致动过程中可进一步利用磁力的导引作用,强制活动边自动闭合,而达到无手感差异的关门动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置的门,尤其是涉及计算机、服务器等装置的门的导引机构。
技术介绍
有些计算机设备的一侧边枢接一门以遮蔽计算机机箱的前端,例如中国台湾公告专利 第543823号公开的结合于计算机设备的遮蔽门体,包括一个以上被固定在门体的导柱, 导柱的轴向两侧分别外凸有一轴部,且导柱指向计算机设备的被遮蔽面,利用二轴部枢接 于设在计算机设备端上所对应的枢接部,使该门体可以被开启或关闭。另外中国台湾专利第M260079号公开的计算机主机的门盖开合装置,主要是使用于 计算机主机前方,在计算机主机的前方一侧上部处设一凹槽, 一枢轴,所述枢轴枢设于凹 槽处, 一门盖,所述门盖与枢轴枢设,使门盖、枢轴之间相互枢接;门盖设有一个向上指 向被遮蔽面的夹部,并且在被遮蔽面对应这个夹部可以夹持的位置处设有与夹部数目相等 的横杆,横杆的两侧为镂空,可供夹部的两侧夹片伸入该镂空部以便夹持横杆。当门较宽且较重时,门的活动边因本身重量的关系会向下方倾斜,因此一般会在其下 端设置凸粒,当门闭合时,可藉由凸粒抵靠机箱相对应的下框板,使活动边不致于向下方 倾斜。由于下框板是镜面材质,其表面十分光滑亮丽,若受到凸粒的磨擦将损伤镜面而影 响其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计算机、服务器等装置的门闭合时更为顺畅且不会磨损其下端的下框板,而提 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的导引机构及具有该导引机构的装置,可顺 畅地导引门的闭合,闭合后使门的活动边不会往下方倾斜,确保门的外观的端正。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的导引机构及具有该导引机构的装置,使门 的下端不会磨损其下端的下框板而影响美观,并且能够方便使用者进行无手感上力量差异 的关门动作。本技术的门的导引机构,用以导引门关闭时不会向下倾斜,所述门的枢接边与一 箱子的开口端的第一侧框板相枢接,所述导引机构包括一第一导引单元,结合于所述箱子的所述开口端的第二侧框板;一第二导引单元,结合于所述门的活动边;其中,所述第一导引单元及所述第二导引单元中至少有一个具有一抵靠斜面,当所述 第一导引单元抵靠所述第二导引单元时,所述门的活动边即不会向下倾斜,可确保门的外观的端正。本技术的其他目的、功效,请参阅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门呈打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门未完全闭合时的第一实施例导引机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门闭合时的第一实施例导引机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导引单元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门闭合时的第二实施例导引机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1箱子 112第一侧框板 114上框板 116第一枢接单元 12门122、 122'活动边 124下边126、 126'第二导引单元 128、 128'斜面 1282、 1282'外侧端111开口113、 113'第二侧框板 115下框板117、 117'第一导引单元 121枢接边 123上边125第二枢接单元 127、 127,凹槽 1281、 1281'内侧端 129、 129'磁吸单元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l、 2、 3所示。本技术的门的导引机构,用以导引计算机、服务器等装 置的箱子(机壳)11开口端的门12,使门12关闭时,其活动边122不会向下方倾斜。箱 子11前端的开口 111端的两侧及上、下端分别具有第一侧框板112、第二侧框板113、上 框板114及下框板115;第一侧框板112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一枢接单元116。门12具 有枢接边121、活动边122、上边123及下边124;枢接边121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二枢 接单元125;第二枢接单元125与第一枢接单元116相枢接,例如相对应的轴与孔相枢接, 使枢接边121与第一侧框板112相枢接,如图1所示。请参阅图l、 2、 3、 4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门的导引机构,包括在箱子ll 的第二侧框板113结合一第一导引单元117,而在门12的活动边122结合一第二导引单元 126;如图2所示,第一导引单元117为一柱状的磁吸组件,所述磁吸组件可感应磁性或 具有磁性;第二导引单元126设一凹槽127,凹槽127的外侧端的上边设有一抵靠斜面128, 抵靠斜面128的内侧端1281比外侧端1282低;凹槽127的内侧结合一磁吸单元129;磁 吸单元129可感应磁性或具有磁性。本实施例的箱子11是计算机机壳。第一导引单元117与第二导引单元126相对应,当门12的活动边122靠近第二侧框 板113,第一导引单元117抵靠第二导引单元126的抵靠斜面128的外侧端1282时,藉由 第一导引单元117与磁吸单元129相吸的磁力作用,使第二导引单元126自动往第一导引 单元117的方向移动而吸附在一起,进而使第一导引单元117抵靠于凹槽127内侧的上边, 如图3所示。在第一导引单元117与第二导引单元126的自动吸附过程中,活动边122自动向第二 侧框板113的方向移动而靠拢,同时藉由抵靠斜面128受到第一导引单元117的限制,使 活动边122往第二侧框板113靠拢的同时向上方移动一小段预设距离,而使活动边122呈 闭合状态时不会向下倾斜。因此门12的上边123、下边124可正确地闭合在箱子11的上 框板114及下框板115之间。请参阅图l、 5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门的导引机构,是在与第一实施例中 的第二侧框板113、活动边122相对应的第二侧框板113'、活动边122'分别设有第一导引 单元117'、第二导引单元126';但第一导引单元117'设一凹槽127',凹槽127'的外侧端 的下边设有一抵靠斜面128,,抵靠斜面128'的内侧端1281,比外侧端1282,高;凹槽127' 的内侧结合一磁吸单元129';磁吸单元129'可感应磁性或具有磁性;且第二导引单元126' 为一柱状的磁吸组件,可感应磁性或具有磁性;当第二导引单元126'抵靠凹槽127'内侧的 下边时,也能达到使活动边122'呈闭合状态时不会向下倾斜的相同效果。本技术使门闭合时更为顺畅且不会磨损其下端的下框板而影响美观,且闭合后的 门的活动边不会往下方倾斜,确保门外观的端正,并能方便使用者进行无手感上力量差异 的关门动作。以上所记载的,仅为利用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运用本 技术所进行的修饰、变化,皆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而不限于 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1.一种门的导引机构,所述门的导引机构用以导引一箱子的开口端的门关闭时不会向下倾斜,所述门的枢接边与所述箱子的开口端的第一侧框板相枢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机构包括一第一导引单元,结合于所述箱子的所述开口端的第二侧框板;一第二导引单元,结合于所述门的活动边;其中,所述第一导引单元及所述第二导引单元至少有一个具有一抵靠斜面,当所述第一导引单元抵靠所述第二导引单元时,所述门的活动边即不会向下倾斜。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门的导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导引单元设有一 凹槽;所述凹槽外侧端的上边设有所述抵靠斜面;所述抵靠斜面的内侧端比外侧端低;当 所述凹槽容置所述第一导引单元,并且所述第一导引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的导引机构,所述门的导引机构用以导引一箱子的开口端的门关闭时不会向下倾斜,所述门的枢接边与所述箱子的开口端的第一侧框板相枢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机构包括:    一第一导引单元,结合于所述箱子的所述开口端的第二侧框板;    一第二导引单元,结合于所述门的活动边;    其中,所述第一导引单元及所述第二导引单元至少有一个具有一抵靠斜面,当所述第一导引单元抵靠所述第二导引单元时,所述门的活动边即不会向下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通平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