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天航空用高温钛合金换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温换热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航天航空用高温钛合金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航空发动机预冷换热系统、太阳能光热发电熔岩颗粒换热系统、核反应液态金属换热系统等,由于工作空间有限,对换热器布置形状、外形尺寸、重量、管线布置均有特殊要求,规则形状的换热器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这类换热器的工作压力、工作温度均较高,换热工况较为复杂,工作介质也比较特殊,或由多个介质参与换热,或介质为直径过大的颗粒形态,或为流动性差的液态金属,此类介质参与换热时会产生流道结垢或堵塞,不能达到换热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航天航空用高温钛合金换热器,以解决现有常规换热器无法满足特殊工况下的换热要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航天航空用高温钛合金换热器,它包括壳体和多个换热核芯,所述多个换热核芯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换热核芯包括换热片组和两个盖板,所述两个盖板分别设置在换热片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航空用高温钛合金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1)和多个换热核芯(4),所述多个换热核芯(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壳体(1)内部,所述换热核芯(4)包括换热片组和两个盖板,所述两个盖板分别设置在换热片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换热片组包括多个冷侧流道板(10)和多个热侧流道板(9),所述冷侧流道板(10)与热侧流道板(9)依次交替叠加,所述换热片组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集箱(7)和第二集箱(8),所述冷侧流道板(10)的流道进口与第一集箱(7)连通,冷侧流道板(10)的流道出口与第二集箱(8)连通,所述热侧流道板(9)的流道进口和流道出口均与壳体(1)的内腔连通,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联箱(2)和第二联箱(3),所述第一集箱(7)和第二集箱(8)上均设有第一接管(5),所述第一集箱(7)和第二集箱(8)分别通过第一接管(5)与第一联箱(2)和第二联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博,孟桂芝,徐礼鹏,李雪梅,李云浩,贾际,李海山,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