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路连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
,特别是一种线路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目前,很多变电站使用的移动式融冰装置和融冰断路器、动力电源箱之间是互相独立的,在每次工作时,都需要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二次接线,且都使用临时二次电缆露天放置,工作完成后又拆掉,工作量非常大,人力物力成本非常高。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线路连接装置,用于对移动式融冰装置使用时需要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二次接线,且都使用临时二次电缆露天放置,工作完成后又拆掉,工作量非常大,人力物力成本非常高的技术问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线路连接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100),包括转动轴(101)、第一定位柱(102)、移动轮(103)和高度定位板(104),所述转动轴(101)两端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移动轮(103),所述转动轴(10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定位柱(102),所述转动轴(101)外侧的两端均固定有高度定位板(104);以及,绕线机构(300),包括绕线轮(301)、电线(302)和连接头(303),所述绕线轮(301)的外侧设置有电线(302),所述电线(302)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头(303);转动机构(400),包括转动壳体(401)、第二定位柱(402)、第一升降板(403)和移动定位板(406),所述转动壳体(401)与绕线轮(30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壳体(401)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定位柱(402),所述第二定位柱(402)与高度定位板(104)滑动连接,所述转动壳体(401)内部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升降板(403),所述第一升降板(403)的顶部固定有移动定位板(406),且所述移动定位板(406)与绕线轮(301)滑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302)靠近连接头(303)一端的外侧还固定有防护罩(304)。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400)包括连接块(404)、调节推杆电机(405)、驱动组件(407)和限位组件(408),两个所述第一升降板(403)相互远离一端均固定有连接块(404),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404)与转动壳体(401)滑动连接,所述转动壳体(401)的内部还固定有调节推杆电机(405),所述调节推杆电机(405)的推杆与其中另一个所述连接块(404)固定,所述转动壳体(401)的内部且位于两个第一升降板(403)之间安装有用于传动的驱动组件(407)和用于定位的限位组件(408),且所述限位组件(408)位于驱动组件(407)的底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07)包括第一驱动组件(407a)、第二驱动组件(407b)、第三驱动组件(407c)、第四驱动组件(407d)和第五驱动组件(407e),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07b)与第一升降板(40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07b)的外侧固定有驱动组件第一(407a),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07a)与转动壳体(401)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07a)与绕线轮(301)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407c)与第一升降板(403)固定,所述第三驱动组件(407c)的输出端连接有第四驱动组件(407d),所述第四驱动组件(407d)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驱动组件(407e),所述第三驱动组件(407e)固定在所述第四驱动组件(407b)的外侧。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408)包括第一限位组件(408a)、第二限位组件(408b)、第三限位组件(408c)、第四限位组件(408d)和第五限位组件(408e),所述第四限位组件(408d)与第一升降板(403)固定,所述第四限位组件(408d)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第三限位组件(408c),所述第三限位组件(408c)的外侧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瑀,郑书毅,李义,刘星,黄伟,饶冲,杜伟,姜继彬,吴建蓉,聂刚,何鹏,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