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晶闸管阀组机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43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卧式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晶闸管阀组机械结构,采用卧式结构,由上下两层构成,两层之间采用复合支柱绝缘子连接,每层都由阀组件、高电位板组件、复合支柱绝缘子、光纤槽组件、动态均压电阻、动态均压电容、水管组件、首尾框架、绝缘支柱及法兰组成。阀体需水冷的两串阀组件和水冷电阻组件与水管组件在阀体的后侧;不需水冷的高电位板组件、光纤槽组件在阀体的前侧。阀组件设有碟簧压紧机构,每串阀组件由n个阀组件11及n+1个水冷散热片相间串在一起,承力环氧板和首端法兰、尾端法兰组成外框,在首端设有压簧导杆、碟簧、碟簧保护片、导流铜排、过渡调整圆铝;在尾端同样设有导流铜排、过渡调整圆铝以及顶压导杆、导向套、内六角螺栓。(*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及电力电子技术中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特别是一种卧式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晶闸管阀组的机械安装构造。
技术介绍
晶闸管阀是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控制晶闸管阀的触发角可以对阻抗进行连续调节。晶闸管阀体的机械安装结构涉及的技术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半导体器件安装、固体及流体应力分析、电磁兼容、高压绝缘配合等多方面的技术。目前在国内尚无此同类装置,西门子等公司有同类装置生产,其结构形式为单层卧式结构,其前后端为对称结构,其水路和主电路交织在一起,不便于检修;且万一水路泄漏,对电路影响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当中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35kV电压等级,水路和电路分开,占地面积小的卧式串联晶闸管阀组的机械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如附图说明图1、2、3,一种卧式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晶闸管阀组机械结构,采用卧式结构,由上下两层构成,两层之间采用复合支柱绝缘子连接,每层都由阀组件1、高电位板组件2、复合支柱绝缘子3、光纤槽组件4、动态均压电阻5、动态均压电容6、水管组件7、首尾框架8、绝缘支柱9及法兰10组成;首尾框架采用角铝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晶闸管阀组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卧式结构,由上下两层构成,两层之间采用复合支柱绝缘子连接,每层都由阀组件(1)、高电位板组件(2)、复合支柱绝缘子(3)、光纤槽组件(4)、动态均压电阻(5)、动态均压电容(6)、水管组件(7)、首尾框架(8)、绝缘支柱(9)及法兰(10)组成;    阀体需水冷的两串阀组件(1)和水冷电阻组件(5)与水管组件(7)在阀体的后侧;其他不需水冷的高电位板组件(2)、光纤槽组件(4)在阀体的前侧;    阀组件(1)、高电位板组件(2)、水冷电阻组件(5)、吸收均压电容(6)组件均通过超厚的绿玉色环氧树脂板与首尾框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麒汤广福于坤山蓝元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