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夹紧及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341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人机夹紧及行走装置,包括双向丝杆装置、滚轮座和包胶防滑滚轮;所述滚轮座位于所述双向丝杆装置上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包胶防滑滚轮位于所述滚轮座的一侧,嵌套在所述滚轮座内,所述双向丝杆装置带动所述包胶防滑滚轮相向或背向滑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无人机夹紧及行走装置,能够实现无人机在充电时沿着输电线移动。无人机在充电时沿着输电线移动。无人机在充电时沿着输电线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夹紧及行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无人机夹紧及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续航时间短是制约无人机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一般续航时间在30分钟以内,如何提升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成为当前业内研究的重点。目前关于无人机的续航解决方案中主要是通过外部设备对无人机进行充电。
[0003]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16301513U的技术专利,一种配网线路监测无人机的充电装置,包括感应取电装置和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包括装置拓展平板、无线充电感应线圈和平台盖板,装置拓展平板的一个侧面与感应取电装置连接固定,且该装置拓展平板的另一个侧面设有与无线充电感应线圈适配的线圈凹槽,无线充电感应线圈固定与线圈凹槽中,且无线充电感应线圈的电能输入端与感应取电装置的电能输出端电气连接。平台盖板的一个侧面与装置拓展平板的另一个侧面扣合,感应取电装置能够通过无线充电感应线圈向配网线路监测无人机供电。现有技术中,无人机需要停靠在无线充电平台上充电,在充电时,限制了无人机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无人机在充电时,不能移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人机夹紧及行走装置,包括双向丝杆装置(232)、滚轮座(234)和包胶防滑滚轮(235);所述滚轮座(234)位于所述双向丝杆装置(232)上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包胶防滑滚轮(235)位于所述滚轮座(234)的一侧,嵌套在所述滚轮座(234)内,所述双向丝杆装置(232)带动所述包胶防滑滚轮(235)相向或背向滑动。
[0007]优点:通过夹紧及行走装置夹紧输电线,无人机在充电时,即使无人机停止飞行,也能够使无人机沿着输电线行走。
[000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无人机夹紧及行走装置还包括滑动块(233),所述滑动块(233)位于所述双向丝杆装置(232)和所述滚轮座(234)之间。
[000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无人机夹紧及行走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236),所述驱动装置(236)位于所述滚轮座(234)的另一侧,驱动所述包胶防滑滚轮(235)在所述滚轮座(234)上转动。
[00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滑动块(233)包括第一滑动块(2331)和第二滑动块(2332),所述滚轮座(234)包括驱动滚轮座(2341)和从动滚轮座(2342),所述驱动滚轮座(2341)与所述第一滑动块(2331)固定连接,所述从动滚轮座(2342)与所述第二滑动块(2332)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装置(232)带动所述第一滑动块(2331)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332)相向或背向滑动。
[00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滚轮座(234)呈矩形箱体,并在其一侧内凹,形成
一个容纳空间(2340)。
[00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包胶防滑滚轮(235)位于所述容纳空间(2340)内,且所述包胶防滑滚轮(235)部分突出所述滚轮座(234)。
[001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包胶防滑滚轮(235)呈中部内凹并平滑过渡至两端的圆柱体。
[001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包胶防滑滚轮(235)包括主动包胶防滑滚轮(2351)和从动包胶防滑滚轮(2352),所述主动包胶防滑滚轮(2351)嵌套在所述驱动滚轮座(2341)内,所述从动包胶防滑滚轮(2352)嵌套在所述从动滚轮座(2342)内。
[001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主动包胶防滑滚轮(2351)和所述从动滚轮座(2342)相对设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即使在充电的过程中,为省电,无人机本体停止飞行,被悬挂在输电线上,通过夹紧及行走装置也能带动无人机本体沿着输电线行走,安装的无人机本体上的一些监控、消防设备还能继续工作。
[0018]需要充电时,当输电线进入所述夹持区域内后,双向丝杆装置带动滑动块相向滑动,间接带动滚轮座相向滑动,最终使包胶防滑滚轮贴合并夹紧输电线,驱动装置驱动包胶防滑滚轮转动,使包胶防滑滚轮产生能够沿着输电线轴向的力,即使夹紧及行走装置能够沿着输电线行走。充电结束,双向丝杆装置带动滑动块背向滑动,间接带动滚轮座背向滑动,最终使包胶防滑滚轮松开输电线,输电线脱离夹持区域。
[0019]通过等电位夹爪装置,使无人机本体与输电线瞬间形成等电位,避免整个装置的控制系统给收到电场干扰,实现无人机本体能够在输电线上边走边充电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夹紧及行走装置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夹紧及行走装置和无人机本体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初始状态下的夹紧及行走装置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夹紧状态的夹紧及行走装置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行走取电装置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的取电装置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另一个角度下的取电装置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初始状态下的取电装置示意图。
[0028]图9为本技术等电位夹爪装置和灭火装置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技术不同俯仰位置的等电位夹爪装置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技术的等电位夹爪示意图。
[0031]图12为本技术的等电位夹爪夹取输电线示意图。
[0032]图13为本技术的另一个角度下的等电位夹爪夹紧输电线示意图。
[0033]图14为本技术的导向夹爪示意图。
[0034]图15为本技术一种状态下的导向夹爪示意图。
[0035]图16为本技术另一种状态下的导向夹爪示意图。
[0036]图17为本技术再一种状态下的导向夹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8]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9]实施例一
[0040]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夹紧及行走装置,包括滑动底座231、双向丝杆装置232、滑动块233、滚轮座234、包胶防滑滚轮235和驱动装置236。滑动底座231与无人机本体100固定连接,双向丝杆装置232位于滑动底座231上,双向丝杆装置232与所述滑动块233连接。滚轮座234位于滑动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夹紧及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丝杆装置(232)、滚轮座(234)和包胶防滑滚轮(235);所述滚轮座(234)位于所述双向丝杆装置(232)上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包胶防滑滚轮(235)位于所述滚轮座(234)的一侧,嵌套在所述滚轮座(234)内,所述双向丝杆装置(232)带动所述包胶防滑滚轮(235)相向或背向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夹紧及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夹紧及行走装置还包括滑动块(233),所述滑动块(233)位于所述双向丝杆装置(232)和所述滚轮座(23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夹紧及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夹紧及行走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236),所述驱动装置(236)位于所述滚轮座(234)的另一侧,驱动所述包胶防滑滚轮(235)在所述滚轮座(234)上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夹紧及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233)包括第一滑动块(2331)和第二滑动块(2332),所述滚轮座(234)包括驱动滚轮座(2341)和从动滚轮座(2342),所述驱动滚轮座(2341)与所述第一滑动块(2331)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韬张佳庆过羿叶良鹏章彬彬尚峰举黄玉彪刘睿程宜风祝现礼谭甜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