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的炉灯安装结构,包括有导风罩(1)、隔热罩(2)、加热管(3)、炉灯(4)和温度传感器(5),所述的隔热罩(2)安装在所述的导风罩(1)内,所述的加热管(3)安装在所述的隔热罩(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灯(4)包括有灯座(41)和灯体(42),所述的灯座(41)安装在所述的导风罩(1)上,所述灯体(42)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的灯座(41)上,灯体(42)的第二端伸入到隔热罩(2)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5)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的灯座(41)上,温度传感器(5)的第二端伸入到隔热罩(2)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炸锅的炉灯安装结构安装结构简单。安装结构安装结构简单。安装结构安装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炸锅的炉灯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设备
,具体指一种空气炸锅的炉灯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空气炸锅是一种利用高速、高温空气循环技术对食品进行炸制的新型家用电器,其做出的食品比传统电炸锅相比可降低80%油脂,在日常使用中易于清洁,既安全又经济,备受人们所青睐。
[0003]现有的空气炸锅一般包括机体,机体内形成有烹饪腔体,机体内设有能向烹饪腔体内部送入高温空气的热风组件,烹饪腔体内设有用于盛放食物的锅体,利用热风组件工作时产生的高温热风,对锅体内的食材进行加热,热空气与食物充分接触,利用食物表面瞬间快速失去水分,或再加上食品自身产生的油脂,使食品表面形成酥脆口感,呈现被油炸的效果。
[0004]为了方便观察空气炸锅的工作状态,一般会在锅盖上设置炉灯,如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0364205.8(公告号为CN216814120U)的技术专利《空气炸锅上机芯组件灯的安装结构》通过将照明灯的灯座安装在导风罩上,将灯体穿过隔热罩并伸入到隔热罩内部照亮烹饪腔中的食物。
[0005]为了实现温控功能,一般会在锅盖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0364205.8(公告号为CN216814120U)的技术专利《空气炸锅上机芯组件灯的安装结构》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与加热管配合,能够对烹饪腔温度进行调控。
[0006]但是,上述炉灯和温度传感器需要各自配备对应的安装座进行安装,安装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安装结构简单的空气炸锅的炉灯安装结构。
[0008]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炸锅的炉灯安装结构,包括有导风罩、隔热罩、加热管、炉灯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隔热罩安装在所述的导风罩内,所述的加热管安装在所述的隔热罩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灯包括有灯座和灯体,所述的灯座安装在所述的导风罩上,所述灯体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的灯座上,灯体的第二端伸入到隔热罩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的灯座上,温度传感器的第二端伸入到隔热罩内部。
[0009]为了方便灯体和温度传感器在灯座上的安装,所述的灯座包括有连接部以及凸设在所述连接部底部的安装部,所述的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的导风罩上,所述的灯体安装在所述的安装部上,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的连接部上。
[0010]为了对灯座进行防护,所述导风罩的外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有凹陷部,该凹陷部的顶部具有开口,该开口处盖设有盖板,所述的连接部容置在该凹陷部内。
[0011]为了实现连接部在凹陷部内的固定,所述凹陷部内部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的连接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的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部通过将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的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而固定在所述的凹陷部内。
[0012]为了方便灯体在灯座上的安装,所述凹陷部内部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的隔热罩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穿孔相对应的第三穿孔,所述的安装部自上而下依次穿过第一穿孔和第三穿孔并伸入到隔热罩内部,所述的灯体安装在安装部的底端。
[0013]为了方便温度传感器在灯座上的安装,所述的连接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凹陷部内部的底面上开设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穿孔,所述的隔热罩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穿孔相对应的第四穿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的安装孔内,温度传感器的第二端自上而下依次穿过第二穿孔和第四穿孔并伸入到隔热罩内部。
[0014]另外,上述安装方式能起到对灯座进行预定位的作用。
[0015]为了方便接线,所述的盖板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炉灯的接线端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端连接有第二导线,该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均穿过所述的穿线孔延伸至所述凹陷部的外侧。
[0016]为了避免发生干涉,同时避免加热管附近的高温影响使用寿命,所述的炉灯和温度传感器均位于所述加热管的外周。
[0017]为了提高冷却和热循环效果,还包括有
[0018]电机,安装在所述导风罩的顶壁上;
[0019]冷却风扇,设于导风罩和隔热罩之间的夹层中,且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以及
[0020]热循环风扇,设于所述隔热罩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加热管的正上方,且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将灯座安装在导风罩上,将灯体的第一端安装在灯座上,灯体的第二端伸入到隔热罩内部,将温度传感器的第一端安装在灯座上,温度传感器的第二端伸入到隔热罩内部,灯体和温度传感器共用同一灯座,无需为温度传感器配备额外的安装座,安装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空气炸锅的炉灯安装结构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的纵向剖视图;
[0024]图3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中炉灯和温度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空气炸锅的炉灯安装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空气炸锅的炉灯安装结构包括有导风罩1、隔热罩2、加热管3、炉灯4、温度传感器5、电机6、冷却风扇7和热循环风扇8。
[0028]其中,导风罩1的外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有凹陷部11,该凹陷部11的顶部具有开口,该开口处盖设有盖板12。具体地,凹陷部11内部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1、第一穿孔112和第二穿孔113,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穿孔113分别位于第一穿孔112的两侧;盖板12上开设有穿线孔122以及与第二连接孔111相对应的第三连接孔121。
[0029]隔热罩2安装在导风罩1的内部,隔热罩2上开设有与第一穿孔112相对应的第三穿孔21以及与第二穿孔113相对应的第四穿孔22。
[0030]加热管3安装在隔热罩2的内部,下述炉灯4和温度传感器5均位于加热管3的外周,避免发生干涉,同时避免加热管3附近的高温影响炉灯4和温度传感器5的使用寿命。
[0031]炉灯4包括有灯座41和灯体42,灯座41包括有连接部411以及凸设在连接部411底部的安装部412。具体地,连接部411容置在凹陷部11内,连接部411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11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4111以及与第二穿孔113相对应的安装孔4112,连接部411通过将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三连接孔121、第二连接孔4111和第一连接孔111而固定在凹陷部11内;安装部412自上而下依次穿过第一穿孔112和第三穿孔21并伸入到隔热罩2内部,灯体42呈长条状,基本竖直布置,其第一端安装在安装部412的底端,第二端伸入到隔热罩2内部。
[0032]温度传感器5呈长条状,基本竖直布置,其第一端安装在安装孔411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炸锅的炉灯安装结构,包括有导风罩(1)、隔热罩(2)、加热管(3)、炉灯(4)和温度传感器(5),所述的隔热罩(2)安装在所述的导风罩(1)内,所述的加热管(3)安装在所述的隔热罩(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灯(4)包括有灯座(41)和灯体(42),所述的灯座(41)安装在所述的导风罩(1)上,所述灯体(42)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的灯座(41)上,灯体(42)的第二端伸入到隔热罩(2)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5)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的灯座(41)上,温度传感器(5)的第二端伸入到隔热罩(2)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的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座(41)包括有连接部(411)以及凸设在所述连接部(411)底部的安装部(412),所述的连接部(411)连接在所述的导风罩(1)上,所述的灯体(42)安装在所述的安装部(412)上,所述的温度传感器(5)安装在所述的连接部(4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的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1)的外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有凹陷部(11),该凹陷部(11)的顶部具有开口,该开口处盖设有盖板(12),所述的连接部(411)容置在该凹陷部(1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的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1)内部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1),所述的连接部(41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11)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4111),所述的盖板(1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4111)相对应的第三连接孔(121),所述的连接部(411)通过将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的第三连接孔(121)、第二连接孔(4111)和第一连接孔(111)而固定在所述的凹陷部(1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炸锅的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航,马言辉,卢群映,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兆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