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通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隧道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原地区铁路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高寒、高海拔、低气压的特殊气候条件。在高海拔隧道的建设中,面临最主要的一个难题就是施工人员的安全,尽管高原居民已经适应了在高原特殊环境劳动作业,但是高原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稀少,在高原隧道建设中的大量施工作业人员均来自平原地区,施工人员除了需要面对同平原隧道建设中相同的施工环境问题,如机械噪音、爆破产生的粉尘及有害气体等常规问题外,高寒缺氧也将严重影响施工人员工作效率。特别是严重缺氧,将会导致施工人员产生严重高原反应,诱发工程安全事故,严重的影响了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0003]此外,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隧道内的有害气体、粉尘浓度等进行控制,故需要进行通风设计。考虑到目前的隧道施工,首先是开挖斜井,而后进行正洞开挖,故需要对隧道施工的全流程的通风系统及方法进行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通风系统,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仓组件(1310),其设置于隧道上层且位于斜洞与正洞的交叉口处,风仓组件(1310)内部形成密闭的风仓(1410),风仓(1410)具有位于斜洞处的风仓进风区域(1311)、位于正洞大里程方向的风仓第一出风区域(1312)和位于正洞小里程方向的风仓第二出风区域(1313);进风组件(1320),其连通风仓进风区域(1311)及外界,以用于将外界空气输送至风仓(1410)内;第一送风组件(1330),其包括通过第一轴流风机(1331)与风仓第一出风区域(1312)连接的第一送风管道(1332),第一轴流风机(1331)用于将风仓(1410)处的空气输送至大里程掌子面处;第二送风组件(1340),其包括通过第二轴流风机(1341)与风仓第二出风区域(1313)连接的第二送风管道(1342),第二轴流风机(1341)用于将风仓(1410)处的空气输送至小里程掌子面处;以及第一回风组件和第二回风组件,第一回风组件包括第一射流风机(1333),第二回风组件包括第二射流风机(1343),第一射流风机(1333)和第二射流风机(1343)分别位于大里程掌子面处和小里程掌子面处且均位于隧道下层,第一射流风机(1333)和第二射流风机(1343)用于分别促进大里程掌子面处和小里程掌子面处空气流通至斜洞与正洞的交叉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风仓(1410)内设置导流组件,导流组件包括导流板(1351)和第三射流风机(1352);导流板(1351)用于对风仓第一出风区域(1312)和风仓第二出风区域(1313)进行隔断,且构造成使得风仓第一出风区域(1312)和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陈稳干,孙兵,汪爽爽,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