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微生物肥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991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微生物肥及应用,属于复合肥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磷酸二氢铵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微生物肥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肥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微生物肥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小麦在种植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且轻则减产重则绝收,给农民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流行速度快,危害性大,小麦赤霉病在整个生长期内都可发生。在幼苗期,有些幼苗出土后出现腐烂而变色,最后死亡,主要是由两种原因引起的,一是土壤中病残体携带的病原菌所致,二是种子自身带有的病原菌侵染所致。目前,对于小麦赤霉病幼苗期的防治方法有培育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化学防治等。化学防治主要采用的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但是长期大量使用容易造成土质退化、环境污染等。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及对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开发环保、对病菌杀伤特异强,同时有利于小麦生长的复合肥尤为重要。
[0003]公开号为CN11151783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小麦赤霉病防治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该有机肥的原料为小麦秸秆60份,沼渣30份,微生物菌群悬液2份,肥料增效剂0.2份,尿素6份;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菌群悬液是从染病秸秆中分离出微生物菌群后经扩大培养得到的,对禾谷镰刀菌有抑制作用,较单一菌株而言环境适应能力更强;施用后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利于农田的可持续发展利用;该有机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赤霉病,营养成分单一。
[0004]公开号为CN107628866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肥料及其使用方法,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富美双可湿性粉剂5

15份、秸秆40

50份,家畜粪便28

35份、尿素14

29份、磷酸二氢钾31

36份、硼砂2

5份、硫酸锌2

4份、硫酸镁1

3份、硫酸亚铁2

6份、亚硒酸钠9

15份、中草药提取液40

60份,发酵菌剂0.5

2.5份,纤维素酶1

2份,红糖1

4份,该复合肥料结合中草药提取液来防治小麦赤霉病,杀菌驱虫,对防治小麦赤霉病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微生物肥及应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微生物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磷酸二氢铵20

30份、磷酸镁铵5

8份、硝酸钙4

7份、饼肥12

15份、草木灰6

8份、腐殖酸铵0.2

0.5份、微生物菌剂3

5份、添加剂1

3份。
[0008]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菌剂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链霉菌、粉红粘帚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进一步的,所述添加剂包含硼砂、EDTA螯合锌、防结块剂JDY

01。
[0010]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各组分的含量为:枯草芽孢杆菌30

40%、假单胞菌
20

30%、链霉菌20

30%、粉红粘帚霉10

20%。
[0011]进一步的,所述添加剂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之比为硼砂:EDTA螯合锌:防结块剂JDY

01为1:2

3:0.5

1。
[0012]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各组分的含量为:枯草芽孢杆菌35

38%、假单胞菌23

25%、链霉菌24

26%、粉红粘帚霉12

15%。
[0013]进一步的,所述饼肥为豆饼、菜籽饼、花生饼、芝麻饼中的一种或多种发酵而成。
[0014]进一步的,所述饼肥中氮含量为4.5

7%、磷含量为1

2.5%、钾含量为1

2%。
[0015]进一步的,所述所述饼肥为豆饼、菜籽饼、花生饼和芝麻饼发酵而成,四者的重量之比为豆饼:菜籽饼:花生饼:芝麻饼为1:0.5

0.8:1.2

1.5:1。
[0016]进一步的,上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微生物肥在基肥中的应用。
[0017]所述草木灰中钾含量为10%以上,磷含量为1.5

3%,优选为向日葵杆灰、阔叶树灰。
[0018]饼肥的发酵方法为:1.称取饼料:豆饼、花生饼、芝麻饼、菜籽饼中的一种或多种,粉碎,称取有机肥发酵剂、稻壳,三者的重量之比为饼料:有机肥发酵剂:稻壳为100:0.2:15,有机肥发酵剂为市售的贝佳有机肥发酵剂;
[0019]2.将饼料、有机肥发酵剂、稻壳加水混合,拌匀,水分控制为60%左右,建堆发酵,表面加盖稻草,发酵7天。
[0020]小麦赤霉病侵染的过程是指在水分、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子囊孢子从子囊壳内释放出来,通过雨水或气流传播落到开花的麦穗花药上,孢子遇到水分之后产生菌丝,菌丝侵入引起小麦穗部发病,小麦赤霉病发病程度跟小麦品种、生存坏境等密切相关。对于品种特性来说,晚熟、小麦的颖壳较厚、品种不耐肥水的发病重,反之,发病较轻;对于生存环境来说,低洼地、粘质土、氮肥使用量大发病重,反之,发病较轻。小麦赤霉病发病严重的地区气候条件主要为多雨潮湿的温带,当小麦处于扬花期,遇到3天以上的连续阴雨天,空气的相对湿度在80%左右,温度普遍高于15℃时,小麦赤霉病发病快,并且小麦赤霉病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为5天左右,最长的潜伏期可长达25天,因此,如果不注重预防,可能错过最佳的治疗期。
[0021]赤霉病以小麦扬花到灌浆期侵染为害为主,尤其是扬花期侵染为害重,一般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和误区。首先,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发生与防治存在侥幸心理,不注意发病条件以及发病规律等;其次,错失防治的最佳时期,往往是病状发生明显时开始防治,大范围的喷药,既严重污染环境,又使小麦产生抗药性;最后,不注意抑菌机理,盲目施用药剂。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容易想到在进行播种时就开始对小麦的赤霉病进行防治。
[0022]目前,对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控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农药的喷洒时期一般在扬花期,额外增加了劳动量和成本。比如,公开号为CN106007930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止赤霉病的氮磷钾复合肥,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钾长石30

33、磷矿30

33、65%磷酸溶液130

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微生物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磷酸二氢铵20

30份、磷酸镁铵5

8份、硝酸钙4

7份、饼肥12

15份、草木灰6

8份、腐殖酸铵0.2

0.5份、微生物菌剂3

5份、添加剂1

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微生物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链霉菌、粉红粘帚霉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微生物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含硼砂、EDTA螯合锌、防结块剂JDY

0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微生物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各组分的含量为:枯草芽孢杆菌30

40%、假单胞菌20

30%、链霉菌20

30%、粉红粘帚霉10

2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微生物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之比为硼砂:EDTA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玉虎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昇南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