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89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安装件,该安装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与相对第二表面的本体;从该第一表面向外延伸的结合部;贯穿该本体的安装孔;以及结合孔,贯穿该本体及结合部,其轴线平行于该安装孔的轴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安装件,其具有至少两个彼此可独立运作的开孔,避免操作时发生连动现象,使厚度减少节省空间,稳固地固定两板体并使该两板体间具有一间隔。(*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安装件,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固定两个板体的安装件。
技术介绍
从整合线路的电路板问世以来,电路板在各式电子装置中均被大量使用,电子装置中作为主板的电路板大多固定在一具有设置功能的板体上,然而,基于散热以及顾及电性短路,电路板与板体间必须具有一间隔,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可在板体加工凸体,或设置可将电路板固定在板体的安装件。以服务器为例,用于将主板锁附的承载板板体中,由于主板经常安装元件以及承载诸如CPU等重要元件,因此该承载板必须由具有弹性且强韧的金属制成,但金属制的承载板会导致主板上电路形成短路,因此使用适当元件将主板与承载板分隔再进行锁附是必要的。请参阅图1A及1B,它们是现有用于将主板安装在承载板上的固定柱。如图1A所示,该固定柱1包括中空的本体10,该本体10的外观是六角形便于徒手旋转,在该本体10内部形成有螺孔11,并在该本体10顶端形成一开口12,该本体的底部凸设一螺栓13。如图1B所示,固定柱1安装在承载板(计算机底板)14,并固定主板15,该固定柱1是以螺栓13螺合形成在承载板14的螺孔140,并接置贯穿主板15的开孔150在该主板15的一侧,借由螺栓16通过开孔150螺合在螺孔11,将主板15固定,以本体10分隔主板15以及承载板14。现有固定柱虽然可分隔主板与承载板避免主板的短路,但由图1B可清楚看到螺栓13穿透螺孔140,其原因为承载版14的厚度有限,导致螺孔140提供螺栓13锁附的螺芽数也受限,然而若螺栓13上的螺芽仅相对应螺孔140的螺芽数设置,极容易因拆卸主板必须进行旋转螺栓16的动作,连带的使固定柱1跟着旋转致使螺栓13脱离螺孔140。然而,固定柱的螺栓外露于承载板的现象,对于个人计算机直立式的承载板影响较小,但对于服务器,由于承载板是服务器的底板,即不适用。并且,即使现有固定柱以加长螺栓13的方式避免固定柱1从承载板14脱落,但锁附主板以及锁附承载板的结构是同轴,极容易在拆装或有震动时发生松动现象,使得主板固定后的稳定性欠佳。再者,为了顾及锁附主板的稳固,螺孔11必须具备足够数量的螺芽锁附螺栓16,如此一来,本体10势必维持某一长度以在其内部具有足够的螺芽,当应用在高度有限的服务器,例如薄型服务器时,使主板过度垫高影响其内部空间的运用。除了服务器以外,其它必须将两全板体组合并使该两者间保持一间隔的装置也有如上述操作时螺丝与固定柱连动的问题、螺芽数不够的问题以及影响装置内部空间的问题。因此,研制一种新组件设置在板体用于固定另一板体,避免上述缺点,为现今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件,具有至少两个彼此可独立运作的开孔,避免操作时发生连动现象。本技术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件,使厚度减少、节省空间。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件,可稳固地固定两个板体并使该两个板体间具有一间隔。为达成上述及其它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安装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与相对第二表面的本体;从该第一表面向外延伸的结合部;贯穿该本体的安装孔;以及结合孔,贯穿该本体及结合部,其轴线平行于该安装孔的轴线。其中该结合孔贯穿该本体及结合部,该结合部可定位在一形成有与其相对应的定位开口的板体,该板体还包括装设开口可供同时连通在该安装孔,借由一穿过该装设开口与安装孔的结合件将该安装件固定在该板体,另一板体通过该结合孔接着在该安装件上。该板体是例如服务器的承载板,该结合件是例如沉头螺栓,该装设开口为锥形孔,该安装孔为螺孔,并等同该装设开口与其接着的孔径。该结合部是凸设的块体,其形状为多角形,定位在该定位开口后使该安装孔定位在可连通该装设开口的位置,该结合孔是连通在该定位开口的螺孔。该另一板体可以是例如服务器板主板,具有开孔,该开孔组设有与该安装孔对应设置的螺栓,利用螺栓通过该开孔与该安装孔结合,将该主板固定在该安装件上。与服务器中在承载板上固定主板相比,现有技术由于承载板厚度有限导致固定柱的螺栓外露现象,本技术的安装件,其与承载板之间的结合是以沉头螺栓从承载板背面经由承载板的装设开口(锥形孔)结合在安装件中的安装孔(螺孔),固定完成后,该沉头螺栓齐平于该锥形孔,避免了现有外露于承载板导致应用在服务器中产生不便的现象,形成在安装件中的螺孔也可提供较承载板足够的螺芽供锁附,使安装件稳固地锁附在承载板上。并且,本技术的安装件用于锁附主板的结合孔与锁附承载板的安装孔不同轴,避免了现有转动锁附主板的螺栓时,连带地使固定柱松动的现象。本技术的安装件可由定位开口及结合部的形状限制该结合部在该定位开口的转动,使其定位后即令该安装孔固定在可连通该装设开口的位置。再者,现有固定柱由于顾及锁附主板的稳固性使固定柱必须保持一定的高度,使应用在薄形服务器时产生空间上的浪费,本技术的安装件用以锁附主板的螺栓贯穿该结合部,该结合部是凸出的块体,因此其内部可提供额外的厚度形成更多的螺芽供锁附,此额外的厚度嵌入承载板中,因此不会造成主板过度远离承载板影响计算机内部的空间。因此,本技术的安装件兼具定位性好、节省空间且结合稳固的特点,解决了现有种种缺点,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A及1B是现有供固定及垫高主板的固定柱示意图;图2A及2B是本技术的安装件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件固定在承载板的侧视分解及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安装件固定在承载板并供接置另一板体的侧视分解及剖面示意图;以及图5A及5B是本技术的安装件的另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2至5是依照本技术的安装件实施例绘制的附图。在下列实施例中的安装件可应用固定在具有板体的装置,诸如桌上型个人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便携式电子产品或服务器等电子装置,或其它具有板体的装置。虽然下列实施例中以应用在将主板组设到诸如服务器承载板用的安装件为例作说明,但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同时,由于现有桌上型个人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或其它具有板体的相关装置等均可为适用对象,且其结构并未改变,故为简化起见,并使本技术的特征及结构更为清晰易懂,在附图中仅显示与本技术直接关联的结构,其余部分则予以略除。请参阅图2A及2B,它们是本技术的安装件实施例的示意图。本技术的安装件2包括具有第一表面201与相对第二表面202的本体20、从该第一表面201向外延伸的结合部21、贯穿该本体的安装孔203以及贯穿该本体20及结合部21的结合孔204。该本体20具有第一表面201与相对的第二表面202,该结合部则从该第一表面201向外延伸而出。该本体20形成有轴线相互平行的安装孔203、结合孔204,该安装孔203贯穿该本体20,该结合孔204贯穿该本体20及该结合部21。还请配合参阅图3,它是本技术的安装件2固定在一板体的示意图。该板体3形成有装设开口31及定位开口32,该结合部21定位于该定位开口32,该装设开口31可供同时连通在该安装孔203,该装设开口31并组设有可供结合在该安装孔203的结合件4,将安装件2固定在该板体3,可供另一板体通过该结合孔204接着在该安装件2上。该结合件4可例如是沉头螺栓,该装设开口31是锥形口,该安装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件,其特征在于,该安装件包括:    具有第一表面与相对第二表面的本体;    从该第一表面向外延伸的结合部;    贯穿该本体的安装孔;以及    结合孔,贯穿该本体及结合部,其轴线平行于该安装孔的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伶娥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