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云边端协同的新能源终端监控架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架构
,具体涉及一种云边端协同的新能源终端监控架构。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初步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和核聚变能等,如今,新能源在实际生活中逐渐替代传统能源实现配电送电功能,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并网容量不断增加的今天,为了提升对新能源场站的感知和控制能力,需要引入“云
‑
边
‑
端”的新能源终端监控架构,从而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控制需求。
[0003]“云
‑
边
‑
端”的新能源终端监控架构一般包括云平台、边缘节点以及与边缘节点数据连接的控制终端等架构组成,现有技术中针对网络拓扑变化、监控信道时变等情况普遍存在着控制时延较长、每条业务流时延路径繁杂、调控指令能从边缘节点下达至各个边缘侧分布式设备花费时间较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云边端协同的新能源终端监控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云平台、边缘节点和终端分布式电源设备;所述云平台与所述边缘节点基于MQTT传输协议进行数据双向传输;所述边缘节点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网络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依次连接有光伏接入单元、储能接入单元和电动汽车接入单元,所述光伏接入单元输出端连接有光伏终端,所述储能接入单元输出端连接有储能终端,所述电动汽车接入单元输出端连接有电动汽车;所述边缘节点利用低时延动态路由算法实现与所接入的所有边缘侧分布式设备之间的业务交互,所述低时延动态路由算法基于网络拓扑变化和监控信道时变计算最优的业务交互路径;所述无线或有线通信网络包括LORA及其它可用的无线通讯网络和HPLC有线通讯网络;所述各种通讯协议包括MOBUS、DLT645和DLT698通讯协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边端协同的新能源终端监控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时延动态路由算法包括QoS模块、通讯效率模块、通讯数据量模块以及基于SDN和机器学习的最小时延QoS策略模块实现,实现过程具体包括:利用所述QoS模块、通讯效率模块和通讯数据量模块获取当前通信环境下的QoS参数、通讯效率和通讯数据量,基于获取的各项参数选择通信网络以及通讯协议,并将边缘节点与边缘侧分布式设备之间需交互的信息进行封装打包后映射至所选择的通信协议上,最后通过所选择的通讯网络进行发送;所述QoS模块动态计算及统计每个边
‑
端链路所需的服务质量要求,包括报文传输优先级、实时性要求、是否允许丢包等要求,并生成QoS评价;所述通讯效率模块动态计算及统计每个边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梅,蔡徽,黄敬志,蔡春元,黄小强,江疆,徐欢,杨秋勇,于恒友,姜绍艳,许兴雀,何欣欣,胡筱曼,张欢欢,谢东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