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芯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878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软包电芯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装置,包括工装底座、托盘滑轨、托盘、极耳裁剪机构和极耳挤压成型机构,所述托盘滑轨固定在所述工装底座上,所述托盘与所述托盘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托盘用于放置电芯,所述极耳裁剪机构对电芯极耳进行裁剪操作,所述极耳挤压成型机构对电芯极耳进行挤压成型操作,所述极耳裁剪机构和极耳挤压成型机构沿所述托盘滑轨滑移方向依次设置。通过极耳裁剪机构和极耳挤压成型机构形成对电芯极耳裁剪挤压成型一体化操作,极耳裁剪机构对电芯极耳进行裁剪,裁剪完成后,极耳挤压成型机构对极耳进行成型操作,实现一体化双工位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大都单工位独立操作使用,提高极耳成型效率。成型效率。成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电芯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软包电芯极耳
,尤其涉及一种软包电芯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极耳是软包锂离子电池产品的一种组件。电池分为正极和负极,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现有技术对极耳加工,大都采用单工位对极耳进行裁剪、挤压成型操作。
[0003]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4977037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极耳成型装置,通过下切刀组件与上切刀组件匹配设置,在驱动件驱动上切刀组件靠近待切割极片时,配合上切刀组件完成对待切割极片的切割。此只形成对极耳切割操作,并未将极耳最终加工成型,需进行下一步操作,使得产线延长,不能实现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操作,因此,需要提供裁剪挤压一体化双工位,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软包电芯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装置,以解决极耳不能进行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包电芯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装置,包括工装底座、托盘滑轨、托盘、极耳裁剪机构和极耳挤压成型机构,其中,
[0006]所述托盘滑轨固定在所述工装底座上,所述托盘与所述托盘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托盘用于放置电芯;
[0007]所述极耳裁剪机构对电芯极耳进行裁剪操作;
[0008]所述极耳挤压成型机构对电芯极耳进行挤压成型操作;
[0009]所述极耳裁剪机构和极耳挤压成型机构沿所述托盘滑轨滑移方向依次设置。
[001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极耳裁剪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组、裁剪具和裁剪座,
[0011]所述裁剪具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组的输出端处;
[0012]所述裁剪具设置有裁剪面,所述裁剪座对应所述裁剪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工装底座上。
[001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极耳挤压成型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组、折弯具和成型座,
[0014]所述第二气缸组竖直设置在所述工装底座上;
[0015]所述折弯具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组的输出端处;
[0016]所述成型座对应所述折弯具的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工装底座上;
[0017]所述折弯具的侧面对应所述成型座的一侧设置有折弯斜面。
[001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极耳挤压成型机构还包括第三气缸组和挤压组件,
[0019]所述第三气缸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组的侧面,且所述第三气缸组高于所述第二气缸组;
[0020]所述挤压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气缸组的输出端处,通过所述第三气缸组带动所述挤压组件对电芯极耳挤压成型操作。
[002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挤压组件包括第一挤压块、第二挤压块和弹簧,
[0022]所述第一挤压块固定在所述第三气缸组的输出端处;
[0023]所述第二挤压块对应所述成型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挤压块的下方;
[0024]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固定连接。
[002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成型座上端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挤压块的下端面对应所述凹槽设置有弧形凸块。
[002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安装片,
[0027]所述安装片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的两端设置。
[002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螺栓组件,
[0029]所述螺栓组件包括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
[0030]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安装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挤压块内;
[0031]所述第二挤压块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移动槽,且所述移动槽两端开口,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安装片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移动槽内,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槽滑动连接;
[0032]所述安装片的侧面且对应所述第二挤压块的一端侧面贯穿设置有移动孔,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移动孔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挤压块内,所述第三螺栓的端头与所述安装片的侧面滑动连接。
[003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托盘行程限位柱,
[0034]所述托盘行程限位柱设置有两个,所述托盘行程限位柱对应托盘滑轨的末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工装底座上。
[003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板,
[0036]所述固定板设置有若干个,且分别对应所述极耳裁剪机构和极耳挤压成型机构的侧面与所述工装底座的上端两侧固定连接。
[003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机构固定座,
[0038]所述极耳裁剪机构和极耳挤压成型机构通过所述机构固定座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
[0039]本技术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0](1)通过设置极耳裁剪机构和极耳挤压成型机构,通过极耳裁剪机构和极耳挤压成型机构形成对电芯极耳裁剪挤压成型一体化操作,极耳裁剪机构对电芯极耳进行裁剪,裁剪完成后,极耳挤压成型机构对极耳进行成型操作,实现一体化双工位操作,解决了现有
技术大都单工位独立操作使用,提高极耳成型效率。
[0041](2)设置弹簧、安装片和螺栓组件,当第三气缸组的输出端带动挤压组件升降,使得第二挤压块作用到在成型座上的电芯极耳,因弹簧具有弹性空间,使得第一挤压块可相对第二挤压块进行升降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因安装片和螺栓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不会发生位置偏移,从而使得挤压更稳定,且挤压效果更加。
附图说明
[004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3]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装置的立体图;
[0044]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装置的极耳裁剪机构立体图;
[0045]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装置的极耳挤压成型机构立体图;
[0046]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装置的极耳裁剪机构侧视图;
[0047]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装置的俯视图;
[0048]图6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49]图7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50]图8为图4中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51]图中,工装底座1、托盘滑轨2、托盘3、极耳裁剪机构4、第一气缸组41、裁剪具42、裁剪面421、裁剪座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芯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底座(1)、托盘滑轨(2)、托盘(3)、极耳裁剪机构(4)和极耳挤压成型机构(5),其中,所述托盘滑轨(2)固定在所述工装底座(1)上,所述托盘(3)与所述托盘滑轨(2)滑动连接,所述托盘(3)用于放置电芯;所述极耳裁剪机构(4)对电芯极耳进行裁剪操作;所述极耳挤压成型机构(5)对电芯极耳进行挤压成型操作;所述极耳裁剪机构(4)和极耳挤压成型机构(5)沿所述托盘滑轨(2)滑移方向依次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裁剪机构(4)包括第一气缸组(41)、裁剪具(42)和裁剪座(43),所述第一气缸组(41)竖直设置在所述工装底座(1)上;所述裁剪具(4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组(41)的输出端处;所述裁剪具(42)设置有裁剪面(421),所述裁剪座(43)对应所述裁剪面(421)固定连接在所述工装底座(1)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挤压成型机构(5)包括第二气缸组(51)、折弯具(52)和成型座(53),所述第二气缸组(51)竖直设置在所述工装底座(1)上;所述折弯具(5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组(51)的输出端处;所述成型座(53)对应所述折弯具(52)的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工装底座(1)上;所述折弯具(52)的侧面对应所述成型座(53)的一侧设置有折弯斜面(52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挤压成型机构(5)还包括第三气缸组(54)和挤压组件(55),所述第三气缸组(54)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组(51)的侧面,且所述第三气缸组(54)高于所述第二气缸组(51);所述挤压组件(5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气缸组(54)的输出端处,通过所述第三气缸组(54)带动所述挤压组件(55)对电芯极耳挤压成型操作。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包电芯极耳裁剪挤压一体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55)包括第一挤压块(551)、第二挤压块(552)和弹簧(553),所述第一挤压块(551)固定在所述第三气缸组(54)的输出端处;所述第二挤压块(552)对应所述成型座(53)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吉佩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