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隐私防窃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870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技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隐私防窃取系统,其采用量子加密等多重加密,提高区块链上的用户隐私防窃取能力;包括输入模块、密码和生物特征识别模块、数字标签模块、数据长度分级模块、量子加密模块、存储模块和通讯模块,输入模块用于用户输入要上传区块链的数据,密码和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对数据头部加密,数字标签模块在数据尾部添加唯一的数字标签,长度分级模块将数据压缩或填充至标准长度,量子加密模块将标准长度数据加密成同样长度的加密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秘钥并将加密数据发送给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将加密数据上传至区块链的节点,通讯模块下载加密数据发送给存储模块,存储模块结合秘钥解密数据。钥解密数据。钥解密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隐私防窃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技术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隐私防窃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数据通讯的安全性,提出使用量子加密技术对数据加密,接收方接收数据长度和量子秘钥,接收方通过服务器接收加密数据再结合数据长度和量子秘钥破解数据,例如申请号“CN202210826649.3”提出的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
[0003]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用户在区块链的任一节点上进行的任一操作,在区块链的所有节点上都会产生相同的操作记录,这个记录使不可篡改的,基于区块链的特性,用户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上的信息可以被多个用户查看的,而且作为区块链节点的服务器如果被窃取或破坏,会造成用户隐私信息泄露,因此用户保存在区块链上的隐私需要加密防窃取,传统的加密方法有密码加密和指纹等,但是传统的加密方式容易被特殊算法破解,造成用户的隐私被窃取;因此结合量子加密等多重加密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隐私防窃取系统,避免用户隐私被窃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量子加密等多重加密,提高区块链上的用户隐私防窃取能力,实用性高的基于区块链的用户隐私防窃取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隐私防窃取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密码和生物特征识别模块、数字标签模块、数据长度分级模块、量子加密模块、存储模块和通讯模块,输入模块用于用户输入要上传区块链的数据,密码和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对数据头部加密,数字标签模块在数据尾部添加唯一的数字标签,长度分级模块将数据压缩或填充至标准长度,量子加密模块将标准长度数据加密成同样长度的加密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秘钥并将加密数据发送给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将加密数据上传至区块链的节点,通讯模块下载加密数据发送给存储模块,存储模块结合秘钥解密数据;通过密码和生物加密、添加数字标签、将数据通过压缩或填充的方式进行分级、量子加密等多重加密,即使用户的加密数据被窃取,也不能被破解,使用户的隐私信息不能被窃取,提高区块链上的用户隐私防窃取能力,实用性高。
[0006]优选的,密码和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包括密码模组和生物特征模组,生物特征模组包括指纹模块、声纹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密码和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将加密信息添加到数据头部,进行加密并生产秘钥A,秘钥A发送给储存模块;通过上述设置对数据进行一级加密,同时对数据进行签名。
[0007]优选的,数字标签模块运行区块链共识的数字标签函数生成唯一的数字标签并添
加在数据尾端,同时生成秘钥b,秘钥b发送至储存模块,秘钥b与秘钥A结合生成秘钥B,储存秘钥B;通过上述设置对数据进行二级加密,同时对数据添加区块链标签,形成区块链共识。
[0008]优选的,数据长度分级模块将设置多个数据长度等级,将不足0.5倍标准长度数据填充加密至1倍标准,不足1.5倍标准长度数据压缩加密至1倍标准,超过1.5倍标准长度数据填充加密至2倍标准,同时生成秘钥c,秘钥c发送至储存模块,秘钥c与秘钥B结合生成秘钥C,储存秘钥C;通过上述设置对数据进行三级级加密,同样长度的加密数据能够产生迷惑混淆作用,提高隐私信息的保密程度。
[0009]优选的,量子加密模块将数据量子加密成同等长度的加密数据,同时生成量子秘钥d,秘钥d发送至储存模块,秘钥d与秘钥C结合生成秘钥D,储存秘钥D;通过上述设置对数据进行第四级量子加密,同时不改变加密数据的长度,提高数据防窃取效果。
[0010]优选的,量子加密模块加密方式可以采用专利申请号“CN202210826649.3”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中提出的加密方法和BB84协议中的一种或两种;属于现有技术,实用性好。
[0011]优选的,通讯模块将多级加密的数据密文发送至区块链节点,通讯模块从区块链节点下载加密的数据密文。
[0012]优选的,通讯模块下载密文发送给存储模块,储存模块结合秘钥D与密文,将密文解密成明文;通过上述设置完成从区块链节点上下载数据并解密。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密码和生物加密、添加数字标签、将数据通过压缩或填充的方式进行分级、量子加密等多重加密,即使用户的加密数据被窃取,也不能被破解,使用户的隐私信息不能被窃取,提高区块链上的用户隐私防窃取能力,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密码和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的示意图;
[0016]图3是数字标签模块的示意图;
[0017]图4是数据长度分级模块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量子加密模块的示意图;
[0019]图6是下载和解密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隐私防窃取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密码和生物特征识别模块、数字标签模块、数据长度分级模块、量子加密模块、存储模块和通讯模块,输入模块用于用户输入要上传区块链的数据,密码和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对数据头部加密,数字标签模块在数据尾部添加唯一的数字标签,长度分级模块将数据压缩或填充至标
准长度,量子加密模块将标准长度数据加密成同样长度的加密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秘钥并将加密数据发送给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将加密数据上传至区块链的节点,通讯模块下载加密数据发送给存储模块,存储模块结合秘钥解密数据;密码和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包括密码模组和生物特征模组,生物特征模组包括指纹模块、声纹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密码和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将加密信息添加到数据头部,进行加密并生产秘钥A,秘钥A发送给储存模块;数字标签模块运行区块链共识的数字标签函数生成唯一的数字标签并添加在数据尾端,同时生成秘钥b,秘钥b发送至储存模块,秘钥b与秘钥A结合生成秘钥B,储存秘钥B;通讯模块将多级加密的数据密文发送至区块链节点,通讯模块从区块链节点下载加密的数据密文;通讯模块下载密文发送给存储模块,储存模块结合秘钥D与密文,将密文解密成明文;通过密码和生物加密同时对数据进行签名、添加数字标签对数据添加区块链标签并形成区块链共识、将数据通过压缩或填充的方式进行分级、量子加密等多重加密,即使用户的加密数据被窃取,也不能被破解,使用户的隐私信息不能被窃取,提高区块链上的用户隐私防窃取能力,通讯模块从区块链节点上下载数据并发送给存储模块解密。
[0023]实施例2
[0024]如图1至图5所示,数据长度分级模块将设置多个数据长度等级,将不足0.5倍标准长度数据填充加密至1倍标准,不足1.5倍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隐私防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密码和生物特征识别模块、数字标签模块、数据长度分级模块、量子加密模块、存储模块和通讯模块,输入模块用于用户输入要上传区块链的数据,密码和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对数据头部加密,数字标签模块在数据尾部添加唯一的数字标签,长度分级模块将数据压缩或填充至标准长度,量子加密模块将标准长度数据加密成同样长度的加密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秘钥并将加密数据发送给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将加密数据上传至区块链的节点,通讯模块下载加密数据发送给存储模块,存储模块结合秘钥解密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隐私防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密码和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包括密码模组和生物特征模组,生物特征模组包括指纹模块、声纹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密码和生物特征识别模块将加密信息添加到数据头部,进行加密并生产秘钥A,秘钥A发送给储存模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隐私防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数字标签模块运行区块链共识的数字标签函数生成唯一的数字标签并添加在数据尾端,同时生成秘钥b,秘钥b发送至储存模块,秘钥b与秘钥A结合生成秘钥B,储存秘钥B。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宝佳肖霞韩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神州新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