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器件以及发光屏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69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器件以及发光屏体。该发光器件包括:基板,基板包括发光区和位于发光区一侧的非发光区;发光单元位于发光区,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器件层和第二电极的叠层,第一电极位于基板的表面;第一电极引线位于非发光区,且与第一电极电连接;电子纸微囊结构位于非发光区,电子纸微囊结构包括透明囊体、第三电极、至少一个电子纸微囊和第四电极,电子纸微囊包括第一导电染料粒子和第二导电染料粒子,透明囊体用于放置第一导电染料粒子和第二导电染料粒子,第一导电染料粒子和第二导电染料粒子的颜色不同,第一导电染料粒子的颜色和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提升了发光器件的照明和显示效果。显示效果。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器件以及发光屏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器件以及发光屏体。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有机发光(OLED)器件包括多个发光区时,如果想要分别单独控制,每个发光区都有一个独立设置的第一电极。
[0003]现有的发光器件存在如下缺陷:第一电极引线会侵占发光区的面积,进而使得发光器件的开口率变小,且两个发光区之间的间隙也会变大;发光器件发光时,发光器件的对比度不高。上述缺陷均会影响发光器件的照明和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以及发光屏体,以提升发光器件的照明和显示效果。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包括:
[0006]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发光区和位于所述发光区一侧的非发光区;
[0007]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发光区,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器件层和第二电极的叠层,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基板的表面;
[0008]第一电极引线,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位于所述非发光区,且与所述第一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发光区和位于所述发光区一侧的非发光区;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发光区,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器件层和第二电极的叠层,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基板的表面;第一电极引线,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位于所述非发光区,且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电子纸微囊结构,所述电子纸微囊结构位于所述非发光区,所述电子纸微囊结构包括透明囊体、第三电极、至少一个电子纸微囊和第四电极,所述电子纸微囊包括第一导电染料粒子和第二导电染料粒子,所述透明囊体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导电染料粒子和所述第二导电染料粒子,所述第一导电染料粒子和所述第二导电染料粒子的颜色不同,所述第一导电染料粒子的颜色和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复用为所述第三电极导电染料粒子导电染料粒子导电染料粒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层覆盖所述发光区和所述非发光区;所述电子纸微囊结构还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三电极位于所述基板的表面;所述电子纸微囊结构位于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一绝缘层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和所述非发光区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重叠,且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电子纸微囊结构;所述第二电极复用为所述第四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为顶发光,所述第一电极为阳极,所述第二电极为阴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与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电压、所述第一导电染料粒子所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立雪朱映光李栋栋张国辉胡永岚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