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层织物及其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866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夹层织物及其织造方法,旨在解决夹层织物一体编织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面层一、面层二以及芯层,所述芯层夹设于面层一和面层二之间;所述面层一和面层二均为纬编织物,并分别由纱线一和纱线二编织,所述面层一和面层二的对应位置形成有若干提花组织;提花组织处,纱线一形成编织于面层二的提花线圈一,纱线二形成编织于面层一的提花线圈二,面层一和面层二实现连接,并将中间的芯层夹设于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双面提花组织相互连接,不仅实现的表面提花,形成花纹,又能够实现织物各层之间的相互复合,实现一体化编织,减少了复合和印花装饰的工艺。少了复合和印花装饰的工艺。少了复合和印花装饰的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层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纬编织物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夹层织物,还涉及一种夹层织物的织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夹层织物一般通过在布料裁切、缝纫过程中,在两层布料之间填充徐庄的限位填充物,并通过缝纫或者热压复合的方式将两层布料连接,进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夹层复合织物。通过当中假设填充物,能够提高布料的厚度,增加其保暖效果,一般用于保暖服饰、空调被等产品当中。
[0003]目前,絮状物填充的夹层织物无法一次性织造成型,各层织物分别织造而成再相互连接,又增加了夹层织物的加工步骤。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夹层织物,该夹层织物之间采用提花线圈的结构连接,实现两层纬编织物间连接,方便织物的生产。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夹层织物,包括面层一、面层二以及芯层,所述芯层夹设于面层一和面层二之间;所述面层一和面层二均为纬编织物,并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层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一(1)、面层二(2)以及芯层(3),所述芯层(3)夹设于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所述面层一(1)和面层二(2)均为纬编织物,并分别由纱线一(11)和纱线二(21)编织,所述面层一(1)和面层二(2)的对应位置形成有若干提花组织(4);提花组织(4)处,纱线一(11)形成编织于面层二(2)的提花线圈一(12),纱线二(21)形成编织于面层一(1)的提花线圈二(22),面层一(1)和面层二(2)实现连接,并将中间的芯层(3)夹设于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一(1)和面层二(2)还分别包括有垫纱(51),所述垫纱(51)穿插编织于纬编织物的线圈横列处,并在线圈的对应位置形成悬弧(52)或浮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纱(51)为锦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位置处,面层一(1)的纱线一(11)和面层二(2)的纱线二(21)相互替换编织,提花线圈一(12)和提花线圈二(22)分别在面层二(2)和面层一(1)外侧形成花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组织(4)包括图形部分(42)和连接部分(41),所述图形部分(42)的提花组织(4)呈片状的连续分布,用于形成提花图案;所述连接部分(41)的提花组织(4)呈点状或线状的分散分布,用于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夹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部分(42)的轮廓边缘位置,面层一(1)和面层二(2)之间相互连接;所述图形部分(42)的中心位置,面层一(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定云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顺楠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