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杀菌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菌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杀菌光源的杀菌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自新冠肺炎的疫情发生以来,大众对于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物品上的病毒及细菌更有高度警觉心,尤其是随身携带的物品,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使得紫外线杀菌的设备受重视,而具有深紫外光发光二极管(UVC
‑
LED)的装置为目前最常见的杀菌设备。
[0003]深紫外光直接照射至人体时容易造成伤害,特别是容易造成人体眼睛受损,其中由于深紫外光的波长介于100至280nm之间且为不可见光源,故目前市面上具有深紫外光发光二极管的装置中,会包含警示灯来提醒使用者,然而此种方式却无法直接降低深紫外光对人体的损害。
[0004]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杀菌结构,实为目前迫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结构,其具有安全性较高的优势。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为一种杀菌结构,应用于电子装置上,杀菌结构包含发光单元、开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上,且该杀菌结构包含:一发光单元,用以于启动时提供一杀菌光源;一开关单元,连接于该发光单元,用以切换一开启状态或一关断状态,并对应提供一控制信号以控制该发光单元的运作;一安全部件,用以选择性地在一初始位置及一最终位置之间移动,且包含一穿孔;以及一遮盖部件,可移动地邻设于该安全部件及该开关单元,且该遮盖部件覆盖于该发光单元上,当该安全部件移动至该最终位置时,施予一第一外力将该遮盖部件由一第一位置往一第二位置方向移动,使该遮盖部件部分穿设且卡合于该安全部件的该穿孔,并触动该开关单元切换为该开启状态,而利用该控制信号控制该发光单元启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结构,其中当该遮盖部件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遮盖部件错位于该发光单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结构,其中当该遮盖部件朝远离该安全部件的方向移动,该遮盖部件退出该安全部件的该穿孔且覆盖于该发光单元,并远离该开关单元切换为关闭状态,而利用该控制信号控制该发光单元关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结构,其中该电子装置包含一壳体,该安全部件还包含一推动部及一第一连接部,该推动部及该第一连接部相互连接,且该穿孔贯穿于该第一连接部,该推动部可移动地邻设且部分突出于该壳体的一第一侧,当施予一第二外力于该推动部时,该推动部带动该第一连接部由该初始位置移动至该最终位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结构,其中该壳体具有一凹槽,且该遮盖部件包含一灯罩及一第二连接部,该灯罩及该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该灯罩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凹槽内,该第二连接部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壳体内,且与该安全部件的该第一连接部相互垂直设置,而该遮盖部位通过该第二连接部穿设并卡合于该安全部件的该穿孔。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结构,其中该杀菌结构包含一弹性元件,与该安全部件的该第一连接部相对应,该弹性元件的一第一侧连接固定于该壳体内的一壁面,当该安全部件移动至该最终位置时,该安全部件的该第一连接部抵顶于该弹性元件的一第二侧,当该遮盖部件脱离该穿孔时,该弹性元件对该安全部件的该第一连接部提供一弹性恢复力,以使该安全部件根据该弹性恢复力而由该最终位置回复至该初始位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结构,其中该电子装置的一壳体包含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与一转轴部,该第一机体通过该转轴部旋转而与该第二机体形成一夹角,该安全部件包含一推动部及一第一连接部,该推动部及该第一连接部相互独立,该第一连接部设置于该第一机体内,该推动部凸出于该第二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守训,陈驿日,王博勋,卢柏任,
申请(专利权)人: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