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兴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肿瘤靶向的再生丝素蛋白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848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肿瘤靶向的再生丝素蛋白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肿瘤靶向的再生丝素蛋白药物递送系统包括负载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的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和偶联于纳米粒表面的DR5单克隆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药物递送系统是以再生丝素蛋白为载体材料,其共负载两种抗肿瘤药物即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以实现双药物联用,协同增强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同时兼顾较低的毒副作用;偶联于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表面的DR5单克隆抗体能够靶向肿瘤病灶区域,实现肿瘤的精准治疗,进一步降低了毒副作用,为化疗药物与免疫治疗药物联用治疗肿瘤开辟一条新途径。物联用治疗肿瘤开辟一条新途径。物联用治疗肿瘤开辟一条新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靶向的再生丝素蛋白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涉及一种肿瘤靶向的再生丝素蛋白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是一种极其致命的恶性肿瘤,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死亡率极高(5年生存率<5%,平均中位生存期仅为4

6个月),有“癌中之王”之称。因此,为了改善PC的预后和临床疗效,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策略。PC患者预后极差的主要原因是在早期就易浸润转移,且对放化疗不敏感、易复发。
[0003]研究发现,胰腺癌具有极强自我更新能力,常规化疗无法有效靶向杀伤胰腺癌细胞,且毒副作用大,是造成PC耐药、转移及复发从而导致临床治疗胰腺癌失败的主要原因。此外,胰腺癌的增殖信号传导通路复杂,抑制一个信号通路或单一化疗难以有效杀死胰腺癌,而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通路和化疗则能有效降低胰腺癌的数量至几乎检测不到的水平。因此,采用药物联合疗法多通路抑制胰腺癌增殖,实现对PC的精准治疗,实现有效抑制PC增殖,侵袭和转移的目标,有望成为治疗PC并防止其复发及转移的一个有效策略,可为化疗药物与免疫治疗药物联用治疗PC开辟一条新途径,也为其他肿瘤的综合治疗及靶向治疗给药系统的构建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参考。
[0004]药物联合疗法在临床中常用于增强癌症化疗效果,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药物溶液形式联合给药时,药物之间的药代动力学性质的差异会阻碍组合药物间的共存和最佳协同杀伤作用,从而使得联合化疗有效性低,且以常规治疗剂量同时给予多种药物溶液,往往会增加对正常组织的毒性。针对这些问题,科学家们设计了各种纳米粒共载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精心设计的纳米制剂可改变联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毒性曲线、使药物在肿瘤中累积并以相同速率同步释放,从而维持在起协同作用的药物比例以增强抗癌效果。
[0005]基于以上现状,如何能够开发一种新型纳米共递送给药系统,共载可从多通路有效抑制胰腺癌增殖及转移的联用药物,并靶向胰腺癌细胞,实现PC的精准治疗,同时最大程度降低毒副作用,可为化疗药物与免疫治疗药物联用治疗PC开辟一条新途径,也为其他肿瘤的综合治疗及靶向治疗给药系统的构建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参考。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靶向的再生丝素蛋白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7]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肿瘤靶向的再生丝素蛋白药物递送系统,所述肿瘤靶向的再生丝素蛋白药物递送系统包括负载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的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和偶联于纳米粒表面的DR5单克隆抗体。
[0009]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药物递送系统是以再生丝素蛋白为载体材料,其共负载两种抗肿瘤药物即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以实现双药物联用,协同增强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同时兼顾较低的毒副作用;偶联于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表面的DR5单克隆抗体能够靶向肿瘤病灶区域,实现肿瘤的精准治疗,进一步降低了毒副作用,为化疗药物与免疫治疗药物联用治疗肿瘤开辟一条新途径。
[0010]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再生丝素蛋白既可通过三元体系提取法获得也可通过溴化锂溶液提取法获得,更优选如下的三元体系提取法获得,该提取工艺得到的再生丝素蛋白浓度适宜,既能保持较高的提取效率,也不会使得蛋白浓度过高不易保存,同时蛋白溶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且稳定性好,在4℃下可保持3个月不发生由变性而产生的大量沉淀。
[0011]优选地,所述再生丝素蛋白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获得:
[0012]将桑蚕丝用碱液煮沸脱胶,洗涤后干燥,得到丝素蛋白;将丝素蛋白溶解于含有氯化钙的乙醇水溶液中,水浴加热,然后用含有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对其进行透析,干燥即得。
[0013]优选地,所述碱液为0.01

0.06M(例如0.01M、0.02M、0.03M、0.04M、0.05M、0.06M等)碳酸钠水溶液。
[0014]优选地,所述煮沸脱胶的时间为20

70min,例如20min、25min、30min、40min、45min、50min、55min、60min、65min、70min等。
[0015]优选地,所述含有氯化钙的乙醇水溶液中氯化钙、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1:(1

3):(5

10),例如1:1:5、1:1:7、1:1:8、1:1:10、1:2:5、1:2:8、1:2:10、1:3:5、1:3:7、1:3:8、1:3:9、1:3:10等。
[0016]优选地,所述水浴加热的温度为65

85℃,例如65℃、70℃、75℃、80℃、85℃等;时间为2

6h,例如2h、3h、4h、5h、6h等。
[0017]优选地,所述水溶性聚合物为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
[0018]采用含有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进行透析尤其是同时含有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的水溶液进行透析,能够提高蛋白的提取率,同时提高蛋白的稳定性。
[0019]优选地,所述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的浓度为10

20%,例如10%、12%、14%、16%、18%、20%等。
[0020]优选地,所述透析时间为48

96h,例如48h、56h、64h、72h、80h、88h、96h等;期间更换透析液2

10次,例如2次、5次、7次、9次等。
[0021]上述各项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0022]优选地,所述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中雷公藤甲素的载药量为5

10μg/mg,例如5μg/mg、6μg/mg、7μg/mg、8μg/mg、9μg/mg、10μg/mg等;所述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中雷公藤红素的载药量为10

15μg/mg,例如10μg/mg、11μg/mg、12μg/mg、13μg/mg、14μg/mg、15μg/mg等。
[0023]优选地,所述DR5单克隆抗体的偶联量为7

9μg/mg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例如7μg/mg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7.5μg/mg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8μg/mg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8.5μg/mg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9μg/mg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等。
[0024]优选地,所述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80

220nm,例如180nm、190nm、200nm、210nm、220nm等。
[0025]上述各项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0026]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药物递送系统中负载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的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可以选用冷冻制法或去溶剂沉淀法获得,更优选下述特定的去溶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靶向的再生丝素蛋白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靶向的再生丝素蛋白药物递送系统包括负载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的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和偶联于纳米粒表面的DR5单克隆抗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靶向的再生丝素蛋白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丝素蛋白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获得:将桑蚕丝用碱液煮沸脱胶,洗涤后干燥,得到丝素蛋白;将丝素蛋白溶解于含有氯化钙的乙醇水溶液中,水浴加热,然后用含有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对其进行透析,干燥即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肿瘤靶向的再生丝素蛋白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为0.01

0.06M碳酸钠水溶液;优选地,所述煮沸脱胶的时间为20

70min;优选地,所述含有氯化钙的乙醇水溶液中氯化钙、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1:(1

3):(5

10);优选地,所述水浴加热的温度为65

85℃,时间为2

6h;优选地,所述水溶性聚合物为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优选地,所述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的浓度为10

20%;优选地,所述透析时间为48

96h,期间更换透析液2

10次。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肿瘤靶向的再生丝素蛋白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中雷公藤甲素的载药量为5~10μg/mg;所述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中雷公藤红素的载药量为10~15μg/mg;优选地,所述DR5单克隆抗体的偶联量为7

9μg/mg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粒。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根生王雪军丁宝月李明娟张洁高欢张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