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拼接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071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拼接桩,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管桩和至少一个钢套,所述钢套套装于相邻两个所述管桩的连接处的外周;每个所述管桩的连接处上固定连接有一端板,所述端板的外壁上焊接有钢箍,所述钢箍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钢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钢套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带有外螺纹的钢箍和带有内螺纹的钢套,可以实现相邻两个所述管桩的螺纹连接,以机械连接的方式提高所述组合拼接桩的抗拔强度。抗拔强度。抗拔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拼接桩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混凝土桩
,具体的涉及一种组合拼接桩。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管桩的施工工序包括有定桩—桩机就位—插桩—沉桩—接桩—再次沉(压)桩—确认沉桩达到设计标高—成桩,在整个施工中,将上节管桩跟下节管桩接桩时,需要把上节管桩跟下节管桩两端端部的端板固定。
[0003]目前,常用的接桩方式为在现场通过焊接的方法接驳上、下两段管桩,例如公开号为CN10406060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拼接管桩及其接桩方法,包含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中空桩体和至少一个钢筒体,该钢筒体为中空圆柱状,套装于组合拼接管桩相邻两个中空桩体连接处的外周,所述钢筒体上设置有若干塞焊孔,钢筒体通过塞焊孔与中空桩体焊接。该技术方案通过钢筒体连接桩体,可以增加水工用桩的承载力及抗弯能力,同时在钢筒体上设置塞焊孔,通过塞焊方式焊接连接,较之传统的直接焊接方式更省时省力,但是仅仅通过焊接连接组成的管桩之间会存在抗拔强度较弱的问题,且由于现场桩基施工单位及人员的焊接水平存在差异,会造成焊接质量的差异,给工程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组合拼接桩,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拼接上下管桩,结构简单,拼接操作方便,且能提高组合拼接桩的抗拔强度。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及其他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了一种组合拼接桩,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管桩和至少一个钢套,所述钢套套装于相邻两个所述管桩的连接处的外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桩的连接处上固定连接有一端板,所述端板的外壁上焊接有钢箍,所述钢箍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钢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钢套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连接。
[00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钢套为圆环状。
[0007]在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管桩的接缝处设置于所述钢套的中部。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钢箍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钢套的高度。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钢套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上设置有帮焊倒角。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管桩为中空圆桩或实心圆桩。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管桩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薄壁钢管离心混凝土管桩或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桩。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端板的形状与所述管桩的形状匹配。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张拉钢筋孔,所述端板通过所述张拉钢筋孔与所述管桩固定连接。
[0014]本技术通过设计带有外螺纹的钢箍和带有内螺纹的钢套,可以实现相邻两个所述管桩的螺纹连接,以机械连接的方式提高所述组合拼接桩的抗拔强度;且所述组合拼
接桩的整体结构简单,拼接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5]图1显示为本技术一种组合拼接桩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显示为本技术一种组合拼接桩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3显示为图2中A位置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至图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拼接桩100,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管桩110和至少一个钢套120,所述钢套120套装于相邻两个所述管桩110的连接处的外周。请结合图2和图3,每个所述管桩110的连接处上固定连接有一端板111,所述端板111的外壁上焊接有带有外螺纹113的钢箍112;所述钢套120为圆环状,所述钢套120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121,所述钢套120通过所述内螺纹121与所述外螺纹1111连接,以实现相邻两个所述管桩110的固定连接。
[0020]如图2所示,所述管桩110可以是中空圆桩,也可以是实心圆桩。进一步地,所述管桩110可以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管桩)、薄壁钢管离心混凝土管桩(TS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桩(YTSC管桩)等。
[0021]所述端板111上设置有若干个张拉钢筋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端板111通过所述张拉钢筋孔与所述管桩110固定连接。所述端板111的形状可以是根据实际需要制造的所述管桩110的形状而设定的形状,例如中空圆端板、实心圆端板等。
[0022]如图3所示,相邻两个所述管桩110的接缝处设置于所述钢套120的中部。所述钢箍112的高度H2大于或等于所述钢套120的高度H1,以保障所述钢箍112与所述钢套120的咬合面连接强度,同时使所述钢套120可以完全套设在一根所述管桩110的所述钢箍12上,以待拼接另一根所述管桩110。例如,所述钢箍112为10厘米时,所述钢套120可以是10厘米,也可以是8厘米。
[0023]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将所述钢套120沿第一根管桩110的外螺纹113往上套,直至所述钢套120完全套住第一根管桩110的钢箍112;然后,对第一根管桩110进行定桩、插桩和沉桩等施工操作;进入接桩环节时,先将第二根管桩110的一端与第一根管桩110对齐,再将所述钢套120沿第一根管桩110的外螺纹113转离第一根管桩110,以使所述钢套120同时与两根管桩110螺接,当所述钢套120的中部移至两根管桩110的接缝处时,此时上下两根管桩110的钢箍112露出部分基本等长,即完成一次接桩;此外,可以在所述钢套120的上边缘120a和下边缘120b上设置帮焊倒角(图中未示出),当所述钢套120的中部移至两根管桩110的接缝处后,通过所述帮焊倒角将所述钢套120焊接在所述钢箍112上,以进一步提高所述钢套120与所述钢箍112连接的牢固性。完成接桩后进行后续再次沉桩、确认标
高和成桩等施工操作。
[0024]综上,通过带有外螺纹113的钢箍112和带有内螺纹121的钢套120,可以实现相邻两个所述管桩110的螺纹连接,以机械连接的方式提高所述组合拼接桩100的抗拔强度。
[0025]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拼接桩,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管桩和至少一个钢套,所述钢套套装于相邻两个所述管桩的连接处的外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桩的连接处上固定连接有一端板,所述端板的外壁上焊接有钢箍,所述钢箍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钢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钢套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拼接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为圆环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拼接桩,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管桩的接缝处设置于所述钢套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拼接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箍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钢套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