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沙造林营养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03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种植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治沙造林营养容器,包括培养板,所述培养板上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安装块,若干组所述安装块内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培养盘,若干组所述培养盘与对应的支撑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培养盘上设置有便于将植株转移种植的安装机构,两组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培养盘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在使其进行日照时,使用人员可通过调节机构,使若干组培养板分层错位,光照结束后,使用人员通过调节机构将其收回至竖直状态,达到减少其占地面积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沙造林营养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种植设备
,具体为一种治沙造林营养容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土地承受的压力过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使土地严重退化,森林被毁,气候逐渐干燥,最终形成沙漠,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对退化的土地进行治沙造林活动,用以恢复生态,但是在荒漠化地区进行造林活动较为困难,幼苗不易生存,因此需要一种治沙造林营养容器来辅助幼苗存活。
[0003]针对已知的治沙造林营养容器,参考专利号为:202020712658.6,通过公盆与母盆之间相互配合,达到便于更换与对水分的存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对大量植株进行培养时,不便于使用人员集中处理,且对其进行转移时,对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治沙造林营养容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通过公盆与母盆之间相互配合,达到便于更换与对水分的存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对大量植株进行培养时,不便于使用人员集中处理,且对其进行转移时,对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沙造林营养容器,包括培养板,所述培养板上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安装块,若干组所述安装块内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培养盘,若干组所述培养盘与对应的支撑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培养盘上设置有便于将植株转移种植的安装机构,两组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培养盘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培养盅,所述培养盅底部贯穿开设有出水孔,若干组所述培养盘上端均开设有若干组培养槽,所述若干组所述培养盅均活动安装在对应的培养槽内部,且若干组所述培养槽底部与对应的培养盅底部之间均设置有储水装置,若干组所述培养槽内部与对应的培养盅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培养盅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通过设置培养盅,从而达到使用人员对单一植株个体进行转移的效果。
[0007]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杆,两组所述连杆将对应的两组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连杆与安装盘平行设置,所述培养板上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板,两组所述连杆中心端均固定设置有蜗轮,两组所述安装板之间转动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均与两组蜗轮相啮合,且所述蜗杆一端贯穿安装块固定设置有旋转把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从而达到便于使用人员操作的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储水装置包括蓄水板,所述蓄水板为吸水海绵材质组成,所述蓄水板活动安装在培养槽与培养盅之间,通过设置蓄水板,从而达到减缓水分蒸发速度的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块,若干组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在培养盅外侧上
端,所述培养槽内部上端均开设有若干组L型弧槽,若干组所述限位块均卡合在对应的L型弧槽内部,通过设置限位块,从而达到便于使用人员安装的效果。
[0010]优选的,若干组所述培养槽内部均连通开设有出水管,且所述培养板底部四角均固定设置有移动轮,四组所述移动轮均为锁止万向轮,通过设置移动轮,从而达到便于使用人员其移动的效果。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治沙造林营养容器,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在使其进行日照时,使用人员可通过调节机构,使若干组培养板分层错位,光照结束后,使用人员通过调节机构将其收回至竖直状态,达到减少其占地面积的效果。
[0013]2、该治沙造林营养容器,通过设置储水装置,在对其进行浇水时,安装机构内部的储水装置将水分存储,达到减少其水分蒸发较快的效果,且当浇灌的水较多时,被蓄水板吸收一部分后,高于出水管的水,经出水管排出,从而达到减少其将植株根部一直浸泡在水中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支撑杆及其周边零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安装机构及其周边零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培养盘机构周边零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培养板;2、安装块;3、支撑架;4、培养盘;5、培养盅;6、出水孔;7、培养槽;8、连杆;9、安装板;10、蜗轮;11、蜗杆;12、旋转把手;13、蓄水板;14、限位块;15、L型弧槽;16、出水管;17、移动轮;18、安装机构;19、调节机构;20、储水装置;21、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
[0021]实施例1:在使用本技术时,使用人员通过将植株植入培养盅5中进行培养时,使用人员可通过安装机构18将其放置在安装板9上端时,达到便于使用人员集中管理的效果,使用人员可通过底部的移动轮17对其进行转移,从而达到便于使用人员操作的效果,在对其进行浇水时,安装机构18内部的储水装置20将水分存储,达到减少其水分蒸发较快的效果。
[0022]实施例2:在使用本技术时,当植株需要照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时,使用人员可通过调节机构19,使若干组培养板1分层错位,达到便于使用人员操作的效果,且光照结束后,使用人员通过调节机构19将其收回至竖直状态,达到减少其占地面积的效果。
[0023]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治沙造林营养容器时,使用人员通过将植株植入培养盅5中进行培养时,使用人员将其放置在安装板9上端时,可通过将对应的限位块14置于对应的L型
弧槽15内部后,使培养盅5与培养槽7卡接后,达到将若干组培养盅5放置在培养盘4上端,从而达到便于使用人员集中管理的效果。
[0024]使用人员可通过底部的移动轮17对其进行转移,从而达到便于使用人员操作的效果,在对其进行浇水时,培养槽7底部与培养盅5底部之间的蓄水板13将水分存储,达到减少其水分蒸发较快的效果。
[0025]当植株需要照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时,使用人员可通过转动旋转把手12,旋转把手12同步带动蜗杆11转动时,蜗杆11通过两组蜗轮10同步带动对应的两组连杆8同步转动,带动支撑架3转动时,使其角度改变,使若干组培养板1分层错位,达到便于使用人员操作的效果,且光照结束后,使用人员通过调节机构19将其收回至竖直状态,达到减少其占地面积的效果。
[0026]当对其进行浇水时,当浇灌的水较多时,被蓄水板13吸收一部分后,高于出水管16的水,经出水管16排出,从而达到减少其将植株根部一直浸泡在水中的效果。
[00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沙造林营养容器,包括培养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板(1)上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安装块(2),若干组所述安装块(2)内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培养盘(4),若干组所述培养盘(4)与对应的支撑架(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培养盘(4)上设置有便于将植株转移种植的安装机构(18),两组所述支撑架(3)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培养盘(4)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沙造林营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8)包括培养盅(5),所述培养盅(5)底部贯穿开设有出水孔(6),若干组所述培养盘(4)上端均开设有若干组培养槽(7),所述若干组所述培养盅(5)均活动安装在对应的培养槽(7)内部,且若干组所述培养槽(7)底部与对应的培养盅(5)底部之间均设置有储水装置(20),若干组所述培养槽(7)内部与对应的培养盅(5)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培养盅(5)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沙造林营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9)包括连杆(8),两组所述连杆(8)将对应的两组支撑架(3)底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红烨刘冬林高天健赵菲马博齐昆马存平李荣李江宁郜超李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