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用智能安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8006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用智能安防系统,包括用于获取监控区域的特征信息的基础信息采集模块、通过局域网或Internet网络实现特征信息传输的数据汇聚与传输模块、处理并进行分类存储特征信息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和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远程监控和管理系统对于陌生访客远程监控处理的末端用户智能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用智能安防系统,通过构建陌生访客预警分析模型,对进入社区内部的陌生人员访客和陌生车辆访客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内容生成风险预警等级指令,基于风险预警等级指令生成风险决策,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远程监控和管理系统,实现对于陌生访客的远程监控处理,降低安全风险影响程度,保证社区内部安全。保证社区内部安全。保证社区内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用智能安防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社区安防系统
,特别涉及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用智能安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公共安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智能安防技术及其应用的迅速发展,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安防系统涉及范围较广,包含子系统种类繁多,且各子系统的部署和管理相对独立,需要应用到物联网技术将各子系统连接。
[0003]目前,针对于社区的智能安防系统是通过在社区和楼宇入口布设人脸识别、车辆识别、视频监控、智能门禁、智能钥匙、WIFI围栏等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但对于来往社区的陌生访客的管理并不严格,实际情况中,往往是陌生访客通过简单地进行登记即可进出社区,且可以在社区内部自由停留,这无疑会增加社区内部的风险程度,为此,我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用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基础信息采集模块、数据汇聚与传输模块、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末端用户智能模块;所述基础信息采集模块通过子系统采集设备获取监控区域的特征信息;所述数据汇聚与传输模块将所述监控区域内异构的各子系统的管理主机按照不同的接入方式接入局域网或Internet网络中,通过局域网或Internet网络实现所述特征信息的传输;所述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将所述特征信息规范化处理,并进行分类存储,构建特征信息数据库和陌生访客预警分析模型,通过构建的所述陌生访客预警分析模型对陌生访客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内容生成风险预警等级指令;所述末端用户智能模块基于所述风险预警等级指令生成风险决策,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远程监控和管理系统,实现对于所述陌生访客的远程监控处理;所述陌生访客预警分析模型的构建步骤为:通过所述基础信息采集模块采集陌生访客信息,并将所述陌生访客信息存储至所述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所述陌生访客信息包括访客身份信息、访问对象信息、访问目的信息、到访时刻和离开时刻,所述访问目的信息包括第一目的、第二目的直至第n目的,取各项所述访问目的信息构建预警指标;以所述预警指标作为网络输入,构建1个隐含层的3层BP神经网络模型,其中,对于所述BP神经网络模型,式中:h为所述BP神经网络模型隐含层节点数,t为所述BP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层节点数,r为所述BP神经网络模型输出层节点数,α为1

10的常数;通过所述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获取各项所述访问目的信息对应的所述到访时刻信息和所述离开时刻信息,计算所述离开时刻与所述到访时刻之间目的停留时长,分别获取第一目的停留时长、第二目的停留时长直至第n目的停留时长;建立以所述目的停留时长为自变量的函数模型,取所述函数模型的因变量为警示等级级数,所述函数表达式为:其中,Q
i
为第i项所述警示等级的级数,m
i
为第i目的停留时长,t
avg
为i项目的停留时长均值,以所述警示等级级数作为所述BP神经网络模型输出层节点数;采用问卷调查法按照风险程度大小对各项所述预警指标进行评分,获取预警指标输入数据;将所述预警指标输入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获取若干份样本数据,随机抽取80%的所述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敦申夏磊王一戈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来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