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溢集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溢集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降尘是指在空气环境条件下,靠重力自然沉降的颗粒物,粒径多在10μm以上。当空气湿度较大或发生降水时,气溶胶通过冲刷作用也可降落于地表形成降尘。
[0003]在监测环境空气中降尘时,通常使用内径15 cm,高30 cm的圆柱形集尘缸,将其放置在户外来收集降尘样品,采样周期为1个月左右。当夏季时,如果降尘采集周期内降水频繁,则集尘缸在收集降尘的同时也会收集到大量雨水。如果雨水充满集尘缸后溢出缸体,收集到的降尘样品也随之损失,则采集的样品不再具有代表性,整个采样过程失败。因此,为了避免溢缸,目前是通过人员巡检,及时替换下快要充满的集尘缸,并更换新缸,待采样周期全部结束后将多缸采集的样品合并测定。
[0004]巡检机制虽然可有效的降低溢缸造成采样失败的概率,但也需消耗大量人力,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地区雨季时一个晚上的降雨量就可造成溢缸,根本来不及换集尘缸。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溢集尘装置,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溢集尘装置,包括集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缸分为相互连通的第一集尘缸(1)和第二集尘缸(2),集尘缸上部一侧设置有排气管(4);顶部设置有可开闭的缸盖(3);所述第一集尘缸(1)和第二集尘缸(2)的下部均设置有排水管(8),第一集尘缸(1)和第二集尘缸(2)上的排水管(8)之间通过连通管(10)密封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溢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尘缸(1)为两个,第二集尘缸(2)可为单个或多个;两个第一集尘缸(1)对称设置在单个或多个第二集尘缸(2)的两侧;所述第二集尘缸(2)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排水槽(5),第一集尘缸(1)的一侧开设有排水槽(5);所述排水槽(5)沿所述集尘缸的高度方向开设,且在所述排水槽(5)与所述排水管(8)之间通过密封结构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溢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呈片状的一号密封垫(6)和二号密封垫(7),所述一号密封垫(6)密封贴合于集尘缸的内壁,二号密封垫(7)密封贴合于集尘缸的外壁,且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冠,陈晨,张静,郭晶晶,韩少强,许亮,范金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