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自动二层台排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791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自动二层台排管装置,属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自动化装备技术领域。该双层自动二层台排管装置利用安装在井架上的上层自动二层台和下层自动二层台,将容易发生弯曲的管柱立根进行位置限定,防止管柱立根变形过大,确保二层台排管机械手能百分之百的捕捉到管柱立根,从而解决了管柱立根易发生中间弯曲现象以及管柱立根在排管过程中被排放的位置具有随意性,导致排管机械手捕捉管柱时捕捉率较低,作业过程中需要人工操作排管机械手捕捉管柱立根的问题。使起下钻作业的一键化操作能够完全实现,排管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降低了作业司钻人员和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二层台排管作业事故的发生频率。作业事故的发生频率。作业事故的发生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自动二层台排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层自动二层台排管装置,属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自动化装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天然气钻采作业中,自动化二层台排管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排管机械手被用于替代二层台排管工作的人工操作;排管机械手的应用不仅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也使排管工人的作业风险大大降低。近年来随着二层台排管机械手的持续应用,一键化排管作业也已经提上了作业队的议程,但二层台排管作业一键化操作在技术上存在一定难度,一是在海洋钻修井上,钻修井机既需要完成钻井作业,同时也需要完成修井作业,在修井作业起下钻时,被操作的对象管柱是薄壁油管,当三根薄壁油管组合后的管柱立根排放在二层台的立根区内时,由于现有的二层台只有一层,管柱立根只有上端固定在二层台上,上端只有一个支点,管柱立根在自身重力和外界风力等的作用下,极易发生中间弯曲现象,并且弯曲变形的方向无法预知,导致排管机械手无法捕捉到管柱,需要人工辅助操作捕捉管柱,因此无法完全实现一键化操作;二是管柱立根在排管过程中被排放的位置不是一定的,没有固定位置,排放的位置具有随意性,使得管柱排放位置偏差较大,导致排管机械手捕捉管柱时的捕捉率较低,需要人工辅助机械手操作来帮助捕捉管柱,因此也无法完全实现一键化操作。所以,为了完全实现二层台排管机械手的一键化操作,必须要对二层台及排管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钻修井起下钻作业过程中利用安装在钻修井机中部的上下层自动二层台联合作用,对容易发生弯曲变形的管柱立根上部和中部进行位置限制,减小管柱立根发生弯曲变形,使管柱立根尽可能的在系统预设的位置范围内,使安装在上层自动二层台上的排管机械手能够顺利捕捉到管柱立根,以实现二层台排管作业一键化操作的双层自动二层台排管装置。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0005]一种双层自动二层台排管装置,它由上层自动二层台、二层台排管机械手和下层自动二层台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自动二层台和下层自动二层台安装在钻修井机井架1前腿的前方,下层自动二层台处于上层自动二层台的正下方;所述上层自动二层台由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上层护栏、上层挡风墙和排管机械手导轨组件构成,上层挡风墙安装在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的走道外侧,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的走道内侧及猴台外侧安装有上层护栏,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的活动指梁上安装有指梁锁;所述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的下方安装有排管机械手导轨组件,二层台排管机械手安装在排管机械手导轨组件上;所述下层自动二层台由下层自动二层台本体和下层护栏构成,下层护栏安装在下层自动二层台本体的外围及猴台外侧,下层自动二层台本体的活动指梁上安装有指梁锁。
[0006]所述上层自动二层台的各活动指梁之间的间距和下层自动二层台上的各活动指梁之间的间距上下对正且间距相等。
[0007]所述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的各活动指梁的外端均安装有一个指梁锁,其中从靠上层护栏一侧的第一根活动指梁开始,每间隔一根活动指梁的中后部均布安装有三个指梁锁。
[0008]所述下层自动二层台本体的各活动指梁的外端均安装有一个指梁锁。
[0009]所述二层台排管机械手能在排管机械手导轨组件上做行走和旋转动作;在起下钻作业过程中,二层台排管机械手将管柱立根排放至上层自动二层台和下层自动二层台对应的活动指梁的间距内。
[0010]所述上层自动二层台和下层自动二层台上的活动指梁与活动指梁上的指梁锁联合作业限制管柱立根沿活动指梁的轴线方向的变形;所述的下层自动二层台上的活动指梁可以限制管柱立根沿垂直于活动指梁的轴线方向的变形。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该双层自动二层台排管装置利用安装在钻修井井架上的上层自动二层台和下层自动二层台,将容易发生弯曲的管柱立根进行位置限定,以防止管柱立根变形过大,使二层台排管机械手能百分之百的捕捉到管柱立根;从而解决了管柱立根易发生方向无法预知的中间弯曲现象,以及管柱立根在排管过程中被排放的位置具有随意性,位置不能固定,使得管柱排放位置偏差较大,导致排管机械手捕捉管柱时的捕捉率较低,作业过程中需要人工操作二层台排管机械手捕捉管柱立根的问题;使起下钻作业一键化操作能够完全实现,排管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降低了作业司钻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因为需要人工操作带来的误操作概率,大大降低了二层台排管作业事故的发生频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双层自动二层台排管装置安装在钻修井机井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双层自动二层台排管装置在指梁区抓取管柱立根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上层自动二层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上层自动二层台活动指梁区域指梁锁的分布局部示意图;
[0017]图5为下层自动二层台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钻修井机井架,2、上层自动二层台,201、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202、上层护栏,203、上层挡风墙,204、排管机械手导轨组件,3、二层台排管机械手,4、管柱立根,5、下层自动二层台,501、下层自动二层台本体,502、下层护栏,6、活动指梁,7、指梁锁。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下(参见附图1

5),本申请文件所述的井架的前腿以及井架的前方是指的井架装有二层台的一侧。
[0020]该双层自动二层台排管装置由上层自动二层台2、二层台排管机械手3和下层自动二层台5组成,所述上层自动二层台2和下层自动二层台5安装在钻修井机井架1前腿的前方,上层自动二层台2的安装高度距离钻台面约26.5m,下层自动二层台5处于上层自动二层台2的正下方,与上层自动二层台2的安装高度差约为15m,并且上层自动二层台2和下自动
二层台5的指梁区域前后距离完全保持重合。所述上层自动二层台2由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201、上层护栏202、上层挡风墙203和排管机械手导轨组件204构成,上层挡风墙203安装在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201的走道外侧,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201的走道内侧及猴台外侧安装有上层护栏202,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201的活动指梁6上安装有指梁锁7;所述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201的各活动指梁6的外端均安装有一个指梁锁7,其中从靠上层护栏202一侧的第一根活动指梁6开始,每间隔一根活动指梁6的中后部均布安装有三个指梁锁7(参见附图3

4)。所述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201的下方焊接安装有排管机械手导轨组件204,二层台排管机械手3安装在排管机械手导轨组件204上;所述下层自动二层台5由下层自动二层台本体501和下层护栏502构成,下层护栏502安装在下层自动二层台本体501的外围及猴台外侧,下层自动二层台本体501的活动指梁6上安装有指梁锁7,指梁锁7安装在下层自动二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自动二层台排管装置,它由上层自动二层台(2)、二层台排管机械手(3)和下层自动二层台(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自动二层台(2)和下层自动二层台(5)安装在钻修井机井架(1)前腿的前方,下层自动二层台(5)处于上层自动二层台(2)的正下方;所述上层自动二层台(2)由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201)、上层护栏(202)、上层挡风墙(203)和排管机械手导轨组件(204)构成,上层挡风墙(203)安装在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201)的走道外侧,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201)的走道内侧及猴台外侧安装有上层护栏(202),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201)的活动指梁(6)上安装有指梁锁(7);所述上层自动二层台本体(201)的下方安装有排管机械手导轨组件(204),二层台排管机械手(3)安装在排管机械手导轨组件(204)上;所述下层自动二层台(5)由下层自动二层台本体(501)和下层护栏(502)构成,下层护栏(502)安装在下层自动二层台本体(501)的外围及猴台外侧,下层自动二层台本体(501)的活动指梁(6)上安装有指梁锁(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自动二层台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自动二层台(2)的各活动指梁(6)之间的间距和下层自动二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冬辉王长军罗立臣孙强唐宇光安行张德松王家琦陈康李睿枫胡巳旸程海蓝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